美文网首页
父辈的点滴记忆8

父辈的点滴记忆8

作者: zaiminzhang | 来源:发表于2022-11-16 18:03 被阅读0次

                  --读«昔日情怀»

          五姨夫1970年5月去了五七干校养猪。看到了一些章节,感觉颇深。其中有一个章节是领导找五姨夫谈话,要他去五七干校,姨夫脾气耿直语言犀利,当时就表示不愿意去,提出转业回家算了。后来听说有其他战友也去还是同意去了。在那个年代干部去干校体力劳动,不知道是什么力量驱使,形成了一场运动,各个单位都按照一定比例抽调干部,到五七干校参加劳动,时间长短不一。这些干部当中,其中五姨夫在«昔日情怀»中描述到:在干校的学员中有八路牌的,有新四牌的,援朝牌的,义务牌的(建国后参军的)。在这里同时被改造的学员,没有年龄老少官阶大小,苏振华官够大,海军上将政委(老红军,后任军委委员)还不是老婆和两个不满10岁的孩子拉着车到冷水滩买煤球。

          在干校苦中作乐,仍然保持很高的政治觉悟。其中有讲到,他们养猪场也养着鸡,但是他们自觉约束自己,不私自杀一只鸡,不私自吃一只鸡蛋,人虽在五七干校,但革命觉悟仍在。在«昔日情怀»中读到五姨父少年得志,根红苗正。后来在仕途升迁一直比较慢,用他自己的话说,做了13年的副职。姨夫文化水平高,脑子反应快,讲话直来直去,不留情面。不知道是工作中和与人接触中得罪了什么人,还是«昔日情怀»中提到的在档案中发现黑材料起的副作用,也或是受到小人嫉妒排挤,使五姨夫多年升迁受阻。公平的讲按照五姨夫的家庭成分、实际才干,职位级别绝对应该比现在高。

          我住在泰安西良庄的时候,躺在炕上看到房梁上的上梁记录,用毛笔黑墨水写着1963年上梁。二姨夫就是在那个时期自济南果树研究所被贬回老家泰安西良庄务农的。一位1943年参加革命的八路军干部,回家当起了农民。我网上查了一下,那时候有一个“四清运动”。什么是四清运动呢?四清运动是指1963年至1966年,在全国城乡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的内容,一开始在农村中是“清工分,清账目,清仓库和清财物”,后期在城乡中表现为“清思想,清政治,清组织和清经济”。二姨夫就是这个时候莫名的回了老家。1976年之后,二姨夫多次到北京信访局上访,住在我家,穿着一身破棉衣。记得爸爸设法给他查找相关的平反文件。在他们的多次交谈中我听到,信访局的干部对二姨夫说:档案记录中你啥错误都没有,既没有思想问题,又没有政治问题,没有经济问题,也没有组织问题,甚至还没有男女关系问题,如何为你纠错平反呢?案件一直拖了很多年,二姨夫不停的来京上访。再后来上级出了一个文件,名字大概叫做解放以来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件中有个平反的根本原则,叫做有错必纠。二姨夫就是依照这个文件精神平反的。一家人回到泰安城,安排了工作。如果没有这场不清不楚的磨难,也许二姨夫的职务和级别会更高些。

          1979年,越南反动政府反华排华到了最猖獗的时期,驱离我华侨杀害我边民。我国政府发表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强硬声明,随即宣布对越自卫反击战。当时爸爸已经病休在家。记得有一次他对我们说,要报名去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我们调侃道,现在的部队干部都年轻化了,上战场还用得上你们。足以可见老革命的涓涓爱国情怀。

        大约是1980年,爸爸接到上级通知,称来京的任务已完成,爸爸及全体家眷须离开北京回原部队。当时气氛极为诡异,安排的时间也比较紧。记得毛主席纪念堂已经落成,但对外是有限开放的,不是谁都能去的。爸爸这些老革命还提出一个要求,去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一下他老人家的仪容,之后便会安排离京。

          多年以后我们才清楚的知道,爸爸他们这批军人是在什么情况下来北京的,是什么具体任务!上级的文件中,称他们为“三支两军”人员。爸爸1968年调入北京参加军管会,参与接管北京市公安局。怪不得我们小的时候,爸爸在公安局工作,却穿着解放军的绿军装,头戴红五星。而其他干警都是穿蓝制服头戴国徽。

    什么是“三支两军” :是"那个"时期的一项重大事件。1967年初开始,全国处于"打倒一切"、"全面内乱"的局面,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极度混乱之中。武斗成风,局势难以控制。为制止全国混乱局面,上级决定派人民解放军执行任务。这批军人在艰巨复杂的情况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冒着生命危险,努力维护局势稳定,制止武斗,保护了一些老干部和知名人士的安全。保护了一些重要单位和设施免遭破坏,维护了全国的交通、邮政、金融、财政、公安、检察、法院、武器研制的相对正常的活动,等等。

          原来这是上级下达的文件。要求这批军人立刻撤离现工作岗位,返回原部队报到。文件中对这次的任务评价毁誉各半。称“这次任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

          后来上级又深化了这批军人的撤离办法,对这批人的工作状态和身体状况进行了重新评价和分类。给予一定缓冲时间段,做了相关细化安排。我爸爸因病,按照文件规定和政策要求,“因工作积劳成疾”的,允许就地治病退休,我们一家留在了北京。他的一些战友大部分都回了部队,很快就转业了。他们这批军人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作为党的军队,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堪称是党指挥枪的楷模。他们听从党的召唤,奉命执行任务,却无法避免身处社会的漩涡中。要知道他们调入北京的这批人,大部分都是营级以上的优秀军官,不乏团级师级干部,还有一名军长。在北京工作十几年,职务级别没有提升,他们对党忠诚、无怨无悔。

          历史的长河浩浩荡荡,波涛汹涌却永远前行,历史自有史学家去书写评说。父辈们作为时代的局中人,无法选择历史环境。他们在解放前后各个时期工作中,听从党的召唤,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不管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中,都做到问心无愧团结工作。牺牲个人利益,顾及集体利益,舍小家,为国家。他们永远值得尊敬,是最可爱的人。

    --全文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父辈的点滴记忆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mzy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