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往往一瞬间
这件事过去足有三天了,我劝告自己,不要写出来,可能会小题大作,可每次走进教室,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眼神,我总会心生愧疚,那么美好的瞬间,那么纯洁的感情,我视而不见,不是对孩子们最大的不公吗?
周三下午放学,我站在教室门口送学生,叮嘱他们路上小心,回家记得写作业……
孩子们挥着小手连声说:“老师再见、老师再见……”
这时月月小朋友从座位上一瘸一拐的走出来,他昨晚跳皮筋扭伤了脚,上午上课时疼得哭了起来。
她的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奶奶身体残疾。只好给已出嫁的姑姑打电话,姑姑赶来带她去看了医生,贴了膏药,让她回家多休息几天。
可月月非要姑姑把她送到学校继续上课,放学要姑姑来接。
午饭时,我给学生打好饭,去看她,馍、菜、汤已经摆在面前,在吃了,见到我兴奋的说:“老师,我同桌帮我打的饭,我俩一起吃,可香了……”
现在怎么办?教室到大门口至少还有六七十米的距离,她步行都困难,还有重重的书包呢?
我伸出胳膊,准备接过月月的书包,送她到大门口,交给姑姑。
这时从我胳膊底下钻出一个小脑袋:扎着马尾辫,明晃晃的大眼睛,笑盈盈的,先我接过书包,转过小脸,露出一排洁白的牙齿,甜甜的说:“老师,我送月月吧,您在这里看学生(班级里还有一部分寄宿生)。
感动,往往一瞬间原来是瑞瑞,看这俩人开心的样子,我说:“好啊,护送月月的任务就交给你了!”
俩人刚走没几步,拉着拉杆书包的子涵赶了上去,一把夺过瑞瑞挎在胳膊上的书包,“来,给我,装在我的‘二轮车’上,”“哈哈,正好,你回去吧,别耽误了吃饭。”
瑞瑞无奈的看向我,好像在说:“老师,我没完成您的任务。”我招手示意她过来排队,等待吃饭,再看子涵,一副拉杆上两只书包,一手拉着书包,一首牵着月月的手,有说有笑的朝大门口走去……
我的心微微一颤:这就是乡村的孩子,典型的留守儿童。大多跟着年迈的爷爷、奶奶甚至亲戚生活,缺少关爱,无人赞赏,但他们不自卑,不放纵,视老师如亲人,待同学如姊妹。
互助互爱,快乐生活,健康的成长,这不正是我们所希望的吗?
感动,往往一瞬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