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要走很多路,这些路通向不同的地方,路两边的风景也不一样。每个人选择眼前这条路的理由都不同,走在路上的感受和心情自然也不一样。
你行走在路上,你就是这条路上的风景,你看路边和远方的风景,路边的人也在看着你这个画中人。风吹草动,每时每刻风景都在变化,如同你的心情,如同路边人的心情。
风和日丽时,景美人俊,如诗如画,你充满善意的面容与路边人的安静从容相映成趣,暖风拂过你的面庞,还有他们的面庞。微笑与恬静就成了这个大自然最美的画面。
起风了,狂风大作。
闪电了,电闪雷鸣。
天暗了,黑云压顶,人和周围的一切都透不过起来。
黑暗给人带来了恐惧,暴雨早已把人从外到内,浇个冰凉通透。
黑暗给了你黑色的眼睛,你只能在闪电中,看到黑色的恐惧。
西北边陲的梁山战场上,周处正带着自己的五千骁骑儿郎,纹丝不动地立着那里。他们在等待着,前面不远处山林中的氐人,也就是他们的敌人。据探马消息,氐人统帅齐万年这次带来了七万人,他们正在前面的山林里,死死地瞪着自己,也任凭雨水浇灌着他们的面庞。
半个时辰前,队伍准备出发时,周处骑上它那匹健壮的战马,站在五千儿郎面前,看着他们的面容。闪电的亮光中,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坚毅的决绝,看不到一丝恐惧和不安,人与胯下的战马像雕塑一般。
周处举起手中的青锋宝剑,划向头顶的黑暗:“去去世事已,策马观西戎。藜藿甘梁黍,期之克令终。”
随后拔转马头,带着他那五千骁骑儿郎奔向梁山战场。
也许下一秒,齐万年就会带着他的七万敌兵扑过来,要把周处他们吞没并撕碎。
周处知道,他们只有战死沙场这唯一的一条路。梁王是不会派兵救他们的,这次被梁王指名前来助战,并被委以先锋,梁王就是要他来送死的。
京城里那群脑满肠肥的家伙应该正在大摆筵席,歌姬们跳着妖娆的艳舞,那些家伙正举杯相庆。以后再也没有哪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来管他们的闲事了,他们可以在洛阳城里的每一个街道上肆无忌惮地横冲直闯了。
梁王应该也正在大营里,搂着妖艳的姬妾,喝着血红的葡萄美酒,静静地等着探马把他们战死的消息回报。
只有家中的老母和那两三个交好的朋友,正在远方的空气中,为他们深深地担忧着,期盼着,盼望能出现奇迹,盼望他们能绝处逢生,平安回去。周处知道,那是梦吟般的虚无,醒来时会发现什么都没有发生。
山林里的氐人统帅齐万年这时正在黑暗中注视着周处,他其实不想面对周处,他非常了解面前的这个对手,这是一个文武兼备,受人敬仰的对手。他希望周处能不来最好,如果来了,他就一定会把周处擒拿。
周处身后的五千骁骑依然静静地立在那里,和他们的战马一起,和他们眼前的这位神一样的头领一起,融化在这电闪雷鸣的暴风雨中。他们从小就听过他的故事,每一个字都深深地刻印在他们的心底里。
他很小的时候就死了父亲,到处闲逛,不服从母亲的管教。在他十五六岁的时候,生得臂力惊人,到处喜欢与人打架斗狠,看谁不顺眼就收拾谁,成了乡里的一大祸患。后来猛然觉醒,发现自己得罪了满乡父老,就想痛改前非。
一天在街上闲逛,发现乡亲父老在看到他时都面色忧郁,眼含惊慌。就过去问到:“现在风调雨顺,生活安定,为什么不开心?”
乡亲父老说:“三害没有除掉,那里敢有开心啊?”
周处问:“都有哪三害?”
老人说:“南山中有一只老虎,大河里有一条长蛟,还有一个就不说了。”
周处一定要他说另一害是什么,老人才战战兢兢说就是他自己。
周处笑着说:“你们不用害怕,凭我的本领,我去把它们全部除掉。”
乡亲们说:“你要是真的把它们除掉了,这就是咱们县里的一大幸事了。”
周处回家拿了弓箭,就跑到南山里面藏在山谷中,等傍晚时果然看到老虎奔跑过来,周处不慌不忙连射两箭,全部射中老虎的要害部位,老虎当时就倒在地上死了。
随后他来到大河边,跳进河里与长蛟搏斗起来,长蛟在水里时沉时浮,跑了几十里,周处紧紧跟随,手持宝剑与长蛟搏斗,斗了三天三夜,才把长蛟的头砍下来,然后回到村子里。
乡亲们知道他去除长蛟了,三天三夜还没回来,都以为他死了呢,互相庆贺起来。猛地却发现他却除蛟归来,又不免喜中带忧。
周处知道他们心里的想法,很感慨地对他们说:“老虎和长蛟已被我除掉,我从此以后也一定改正,做个好人,如果再作恶,必遭老天爷的惩罚。”
乡亲们见他说的非常真诚,知道他真的会改好,都高兴地向他道谢而去。
后来他就去拜当时的名士陆机和陆云为师,励志好学,克己复礼。言必行,行必果。
再后来他做官做到御史中丞,坚守原则,不怕权贵,结果得罪了洛阳城里的很多权贵,当然还有那个他们现在的统帅—梁王。
就在这时,随着一声凄厉的雷鸣声,齐万年带着他的手下冲了出来,万丈潮水般碾压过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