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看完《信息简史》,对书中的主要观点我倒并不感冒,反而是对前半部分纯粹信息的变革历史感触很深。书从一开始就花了很大的篇幅讲述信息是如何量化、如何标准化、如何校验。当然,从整个信息史来看,我们一直做的事情都是在致力于信息的标准化过程,从非洲的鼓声、文字的诞生、电报编码的发展……一直到现在的万物皆比特,莫不是如此,只是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标准化的载体不同罢了。
书的脉络基本是工业革命发展的脉络,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代替人工,解放了人力,信息就像当时的一切事物一样,等待着机械去解放他们,让他们融入到机械当中,从而解放人力。伴随着电力的产生,第二次工业革命席卷而来,电像救世主一般解救万物,信息也随着遍布地球的电缆进一步传播发展。而当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信息的发展更是不需多言,随着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的发展,似乎每一门学科究其最后,都可以进行编码,将其比特化,量化该门学科。这也就引申出本文最主要的观点——万物源自比特。
QQ图片20140806090124.jpg纵观信息史,或者说科技史,似乎可以看出这就是人类不断用更好的方式去量化、标准化事物的一个死循环过程,这个过程随着科技的进步终而复始。
以这个抽象出来史观去思考之前遇到的一些事物,似乎确实有那么一点道理。譬如今年过年期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问题: “如何能使「中国制造」达到「德国制造」的水平?”其中丙等星的回答非常精彩,尤其是当中的:
轻松一点,咱们先来讲段子。你是否也听过类似的故事:
- 大公司的生产线会发生空包装的问题,于是斥巨资请来博士生研究改造。同样的问题,小作坊的农民工用一台电风扇把空包装都吹走了。
………………
但很可惜,现实不是这样的。
………………
小作坊当然可以用电风扇吹走空包装,但如果你是一万条生产线的大企业,你去装一万个电风扇吗?一万条线的空包装,且不说产能浪费的问题,光是每天捡盒子就能要你的命。
小聪明、小机灵通常只在小作坊模式下有用,当企业规模扩大了、技术级别提高了,各种问题自然接踵而至,装电风扇这种小伎俩又能够支撑多久呢?苹果这级别的公司是靠小聪明走到今天的吗?
拿小作坊的“权宜之计”,去嘲笑大作坊“严谨踏实”,这就是裹足不前的原因了。
所以中国不缺一夜暴富的土豪,却没有底子够硬的龙头,此绝非偶然。除了看到别人的"突破",更请看到别人的"积累"。以现代科学而言,后者甚至更为重要。
很明显以上找的例子对于我的这篇文章似乎有点偏题,但是所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标准化、流程化非常重要。这就像木桶原理中的那块短板,约束你行业的发展。以这个观点去看那些即将消失的行业,比如手工业,不难理解他们的苦楚。这种有天然约束性的行业,在当下的时代注定了只能栖居在小部分人的情怀之中。如果要发展,首当其冲的问题就是解决该行业的标准化与流程化。
再谈谈当下已经热得快馊掉的互联网思维,大家的一致观点就是用互联网的思维去改造传统行业。但是一说到互联网思维包括哪些?又如何去改造?感觉一帮所谓的行业分析师就开始扯不知所云的屠龙之术。如果从这个观点出发,如果说互联网思维真的成立的话,那也只是和前两次工业革命一样,通过新技术新思维去量化、去标准化传统行业。黄太吉固然是互联网思维的标杆,但是如果从这点去思考,他也仅是在宣传上运用了互联网思维的传播,而售卖方式未见与传统行业有多大区别,还是一个一个的去卖,只是宣传带来了基数较大的流量,产品卖的比较好罢了。而刚拿到腾讯融资的荣昌“e袋洗”服务倒是落实了之前提到的史观,他将传统洗衣的“件洗”改造成“袋洗”,将洗衣进一步标准化,从而适应当下的发展,也能够更好更快速的将这个产业复制壮大。
如果不能真正从量化与标准化的角度,将行业进行改造,那所谓的改造也必然是浮在表面上的改造。当然有些行业注定是无法改造的,这也就注定了在当下的时代,其无法发展壮大的现实。所以当我们在思考互联网思维如何改造传统行业时,或者衡量这个idea靠谱与否时,是否可以先从标准化的角度入手,看看该传统行业是否可以进行标准化及量化的评估。
依照总结的史观,如果期望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及传播手段去辅助传统行业的发展,在当下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滚滚浪潮之下,能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是否应该去思考对行业整个流程上的标准化改造,而不是看到一个小的技术点觉得可以应用在传统行业中就迎面向上。这也就是现在很多所谓宣扬互联网思维的企业的问题,他们主要是看到了互联网传播上的便捷性,而对自身的行业改造思考较少。如果仅是这么做,那也只能称作是叫互联网宣传思维的企业。当然仅仅就是互联网传播这一项,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都远远没有做好。
以上是个人阅读《信息简史》的读后感,重新审阅这篇文字,发现感悟与这本书的内容跑偏太多。呵呵,一些个人的思考,这样也未尝不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