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发生的两件事,都是因为我疏忽造成的,难免有些自责,但是我选择了欣然接受,心平气和地面对问题,所以自我感觉良好。
1
中午我去吃饭,到了店里我熟练地填写单子,交给老板,听着音乐等候。
老板上菜时,问我特辣的能吃吗?我感觉有些莫名其妙,告诉老板自己点的口味是微辣,老板笑呵呵地把单子递给我,仔细一看,原来勾的是特辣,我无语,只能无奈地笑笑。
脑海中浮现出面对自己的疏忽,可能出现的几种反应:
一是后悔自责懊恼,怀疑自己的能力;
二就让老板重新再做一碗,浪费16元钱;
三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辣死也要吃完”;
既然事已如此,自责懊恼都无济于事,所以我只能选择平静地面对。
“特辣”对我来说绝对是一种挑战,因为我不能吃辣,现在却是特辣,结果可想而知,我泪眼婆娑地吃完了这顿特辣餐,吃完后舌头已经完全麻木,耳朵嗡嗡作响,辣的我找不到北,这种体验很奇妙。
其实,我也可以选择再换一晚,不需要勉强自己,自找苦吃,只是我想给自己一个警告,有了这次经历,我相信类似情况再出现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我想“特辣体验”会提醒我日后做任何事情都不能马虎大意,很多事情,因为有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疏忽,同样会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2
今年7月份,我在墙纸店选购了2卷墙纸,准备装饰工作室。当时的销售人员是年龄50多岁的大姐,考虑到高温天气,我也不想再去其他家比较,决定就在这家购买,临走时我把300元支付给大姐。
这件事情,从7月份一直拖到现在,原本想着本周末开始施工,所以中午我给墙纸店电话,计划让店里安排人员周末施工。
接电话的是一个陌生的店员,她让我加微信把之前的订货单发给她看,我拍了照片传给她,大约5分钟,她告诉我,没有查到我的付款记录,我一听有些着急,我非常清晰地记得自己支付了300元现金,我告诉她自己可以百分百地确定已经付了钱。
店员发给我一个号码,让我给原先销售的人员打电话,电话接通了,当我说明事情的详细经过时,她说自己根本记不清了,让我拍张照片发过去。我很快把照片发过去,结果她回复说已经没有印象,希望我再发一张,这一次被我拒绝了。
我给她发信息说,即使拍再多也是一样,她仍然不会有印象,我自然不会做无用功。
事情发展到这个阶段,我意识到自己必须要有主见,要心平气和地解决眼前的问题。
过了一会儿,陌生店员发消息给我说,希望我可以抽空去店里一趟,也不算麻烦,让之前销售的人员见到我回忆一下,可能还会有印象。
这一次,我的回复很坚定:“麻烦你们自己再仔细地看看单子,如果能确定我已经付过款更好;如果不能确定就算了,我也不会去店里,我认为去了也没用。每天店里来来往往的顾客那么多,我不相信店员看到我就能判断出四个月前我是否支付了300元,因为白纸黑字都不能确定,我去了也不会改变结果,并且因为这件事影响了我的午休,我不会再浪费时间和精力去关心这件事,顺其自然吧!”
我在反思,对我来说,眼前的结果是因为我的拖延和疏忽造成的,已经无法改变,自责懊恼根本没用,所以我不想因为300元钱再继续浪费时间和精力,那样只能是徒增烦恼。
曾经在书中看到,研究者们把这种已经交付出去的、无可挽回的投入称作“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可以是金钱,也可以是时间、精力和感情投入。它会影响和左右人们后续的行为和决定,使人们做出不那么理性的决策,这种现象被称作“沉没成本效应”。
心理学家们为沉没成本效应提供了一个解释。原来,与获得和已经拥有的东西相比,人们更在意的是损失。
其实,早在1759年,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就描述过一个有趣的现象:状况由好变坏时,人们所承受的痛苦,比由坏变好时体会到的欢乐多。
而1979年,两位科学家Kahneman和Tversky用实验证实,损失和获益产生的心理效用并不相同,比如在赌博游戏中,如果实验者描述游戏赢得50美元或输掉50美元的概率均为50%的话,对参与实验被试来讲基本没有什么吸引力,被试普遍都不愿意参加游戏,因为赢50美元的心理效用小于输掉50美元,虽然金钱数额相同,但被试心理感受更像是自己赔了,而不是不赔不赚。
我想,面对无法改变的情况,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可以选择,就是接纳现状,保持平和的心态,还有不能忽视的“沉没成本效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