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活着,谁不想?”,这是来自一个垂直等死中心的回声。
所谓“垂直等死中心”其实就是一个钻井式监狱,而不同于其他监狱构造的地方是,这个钻井式监狱有333层,像是一根被挖空的柱子,每层两个人,活动范围有限,能获取的新鲜物品只有每一天从上而下的方形平台上的食物,越是靠近顶层的人,食物越是精致和完整,而100 层之后,由于食物已经被掠夺完,那些人就只有狱友和掉落的尸体,为了活着,残杀室友,分吃尸体。
这,就是西班牙惊悚电影《饥饿站台》——《饥饿站台》。
讲述了一个扭曲的社会寓言,揭露了人性中最黑暗、最饥渴的一面,以及这个监狱为何会发展到人吃人的局面。
那里的人不是人,是丛林里饿极了的野兽。
有意思的是,与监狱中残酷的生存环境相比,0 层的厨师长在看到一个退回的、完整的奶冻之后,第一时间追问“奶冻里为什么会有一根头发”,这种极端完美主义与电影中大幅度渲染的破败、颓然、血腥的监狱环境格格不入,场景对比使得电影氛围愈发诡异,甚至是毛骨悚然。
然而,在这个监狱的第333层,也就是最后一层,住着一个看起来非常干净的小女孩,不仅衣着干净,还有她那双干净清澈的眼睛,充满童真和美好。
这就非常奇怪,监狱的最后一层,没有杀戮、没有污渍,没有食物却有人活在这里。
男主看到这个小女孩后,递给了她一个意大利奶冻,便转头走进了黑暗。
小女孩是否真实存在?这个奶冻是否就是电影开头被退回的有一根头发的奶冻?男主的结局是死是活?一直在找女儿的女人真的是在找孩子吗?
导演并未给出一个明确的结局,是理想还是现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就像堂吉诃德慢慢死去,放弃追求和欲望。拿起又放下——这是僵尸不可避免的命运。”
——艾萨克·马里昂《温暖躯壳》
《堂吉诃德》是西班牙作者塞万提斯所著,而这部西班牙超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也是由此展开,描绘了一个反乌托邦式的世界。
男主自愿进入这个“自我管理中心”时,选择带的唯一一样物品就是《奇情异想的绅士堂吉诃德》。
因此他在最初就被定义为极具理想主义的堂吉诃德式人物。在被命运不断分配楼层的过程中,不仅经历了生死,还见到了不少极具“个性”的人物,比如利己主义的老头,一直寻求“自发性团结”的利他主义监狱工作人员,见到了向上层监狱人员呼救的黑人大哥,充满戏剧性的智者...以及神秘的亚裔女人和最后一层特别干净单纯的小女孩。
但是,在这里,不论作为哪一派的忠实追随者,只要满足不了作为一个“人”最底层的生理需求,那除了自杀便是等死。
换句话说,监狱里的那些人,就算他们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个主义的“信徒”,在资源有限、阶级差异巨大的情况下,他们也会被社会顶层那“无形的手”自动分配站队,被迫改变。
哪怕大家是在监狱这样的地方,拥有利好条件的上层人,也不会分让出自己的资源,而下层人,更是为了活下去不择手段。处在上层的人可以随时强迫下层人听从自己的命令,而后分刮自己留下的残羹剩饭。但是作为下层人,是根本不可能触碰到上层人的逆鳞,更别说隔层传达信息。
在这个监狱中,或者说,在这个“国度”里,不论是食物还是信息,一切只能自上而下。
尾声:
男主最后降落到监狱的最深层,虽然四周一片漆黑,但头顶却似乎有一道天光照射下来,这道光代表着希望、代表着救赎。考虑到西班牙是一个宗教信仰浓厚的国家,导演如此安排可谓恰如其分。
戏剧应该是人生的镜子,风俗的榜样,真理的造象。——《堂吉诃德》上部 第四十八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