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虎: 还得要回到最初定的调子
寻虎: 写作不树立任何靶子,而是表现,不怒不怨
寻虎: 因为心是没有情感的。 也不做判断
寻虎: OK,那么感受从何而来?它不是凭空,这是确定的
寻虎: 那么,有感受,又不能表达,岂不是憋死?
寻虎: 有选择 表现 恰恰是女主角回家的路上 可以展开
难道要回忆路上的情景吗 显然不是 路上没有发生任何事
寻虎: 否则已经写了 那么展开就是在这没有任何事的路上展开
寻虎: 这就是从虚无中显露 这篇值得一说。希望有启发。
也就是说,写了一半 重要的另一半没写
寻虎: 如果能写完,就是不错的作品。写作不是有什么微言大义要写就是平常的事情,在心里化为不平常,因为它不是空穴来风。它有根,心在说话,你要听好了。
寻虎: 如果你贴地行走,必然是女主角回家生闷气,或者不得不去外甥家要债。这就是贴地爬行,被现实逻辑束缚得死死的
寻虎: 她哪里都不去,只是回家的路上闲逛,她去了哪里,看到了什么?你要让心来告诉你,而不是自作主张让她跑动跑西
寻虎:
汤已渐冷这篇,小国无所事事,他在小店,有人拉他下水,他不愿意,他去了镇子尽头,返回,他遇到了什么?有个孩子喝汤。然后他灰旅馆。再然后,汤再次浮现,为什么?汤虽然渐渐冷了,可是碗还是热的。有没有这个体验?对。温暖,他需要温暖。这就是心在指引,意象在指引,让我这样写下来。
寻虎: 否则喝汤就是无用的闲扯,是胡思乱想的作品。不会没有用,一定有指引。
寻虎: 此前遇到的撒传单的人告诉他,没有出路。因此意象里那个传单男,也不是闲人,他再出现,告诉小国这个现实。
寻虎: 一切都有指引,听从心的安排,就是走心。
寻虎: 懂了没有? 将所有的情绪都要按住
寻虎: 这样推动力始终在
寻虎: 抒情剧透说教一次,就是泄洪一次,三次之后,作品气韵全无,就像瘪了的气球不能展开。
寻虎: 这样就会有事要发生
寻虎: 否则 就是什么事都没有,说完了事,就事论事。
寻虎: 不表达,只表现
寻虎: 下雪了,这就足够好。不需要她的心也下起了雪
寻虎: 气就是这么一点点被泄掉的
寻虎: 和大作家的差别就在此,无他。
寻虎: 三天都不行的话,就烂尾。写别的。
寻虎: 写过的不会浪费
寻虎: 不必非要强行完成
寻虎: 人的处境人的境遇,就没有那些前因后果。一句话,有人倒霉了,没有理由。
寻虎:
比如小志那篇,女孩死了。案子查出来,就是侦探小说。案子查不出来,就是文学。
寻虎: 没有什么道理可讲。人人都有嫌疑,人人都无罪。
寻虎:
我想到村下独行那片红风衣,如果女孩的钱丢了,但不知道谁偷的,就更好了。作品背后有一只黑手,不需要理由。
寻虎:
那么这篇讨债,可不可以是主人公去某公司讨要货款,空手而回,然后下雪了呢。她在路上遇到一只疯狗,跑进了某个烂尾楼工地,可不可以呢?
寻虎:
将人置于那种毫无道理的倒霉处境,这就是人类了,而不是某个人的遭遇。
寻虎: 作品不但可以展开,而且可以很好。
寻虎:
这就超越了日常,不再婆婆妈妈中打滚。要债无门,空手而归,就是这么倒霉,没有任何道理可讲。
寻虎:
再说挪威的森林。木月死了,毫无道理可讲。直子也死了,也没有道理。渡边萎靡不振,出路也找不到,就不能好好活着吗?不,就是这样,没有什么道理。这就是人的处境,及至人类的处境。 拍脑袋吗?我们看看周围,每天发生的事,再看看周围的人。
寻虎: 这是有着几千万人的生活状态,也是处境。
寻虎: 嗯。再反思一下,拷问一下自己。
寻虎:
美好的事物,让它一点点破碎,就像用小锤子一点点敲碎一个精美的宋代陶瓷花瓶;让痛苦的事情,一点点剥开,死也死不了,活也活不好。为什么呢?因为这样的事天天都在发生。
寻虎:
写作不是写实,超越了现实,你就不会纠结于人物是不是和自己的生活对应。
寻虎:
它本不是写一人一事,几个人几件事,它表现的是一群人的处境和境遇。这个人群,少则几千万,多则几亿人。
寻虎:
春眠不觉晓,处处为啼鸟。并非某个人,而是这样的人生体验:春光美好,并非秋天,一夜风雨,花瓣就凋零了。因此这说的是人类的体验。
寻虎: 嗯。所以很重要的是第一句就要摆脱,就要切入意象。
寻虎: 不要因果,不要从事实出发,而是从意象出发,这是至真。
寻虎: 上午说的太宰治斜阳。开篇写的是吃饭
寻虎: 不是说家道中落什么的
寻虎: 处境已经开始展开了
寻虎: 第一句不能进入意象,确实很难摆脱现实的束缚,现实逻辑很强大摆脱不掉。
寻虎:
写作是精神活动,关心的是心灵那一块的,它不管日常生活。日常生活有专门的管,新闻,电视台,肥皂剧,微博,街坊邻居侃大山,居委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