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老家有这样一个说法,没结婚的人即便成年还是个孩子,成家后才算成人。一邻居三十好几四十快挂零,还打着光棍,有人跟他开玩笑说他还是个孩子。很尬不是?
以前有一句话叫“没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跑吗?”,现在吃过猪肉的没见过猪跑的人可多了。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说,云南某地猪肉卖到100元一斤。照此下去,估计很快有人没吃过猪肉也没有见过猪跑了。
猪肉的价格一变再变,不变是我们吃猪肉的情怀。没吃过猪肉只看到猪跑的人就是不知道肉有多香。
恋爱和结婚的差别也是如此。恋爱的时候是你侬我侬、幸福满满。一结婚原地傻眼: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有了孩子后更是鸡飞狗跳、一地鸡毛。
科技的进步日新月异,人性的弱点一成不变。人在本性都是趋利避害,婚姻却要求饮食男女共享。共享对方父母亲大人、共享儿女、财产、共享一张床,共享一个马桶。
起初以为世界因共享而美丽,结果因共享而疲惫。所以,才有人急不可待地走进围城,又气急败坏地逃出来。
人们恋爱的真正原因,往往不是他们自己所想的那回事,真正动机是需求。我们以为的爱情不过是一种需求的投射,不过只是我需要你成为我想要的样子。我们通常把自己从小到大得不到的、未被满足的需求投射到我们的爱人身上,我们常常觉得有了TA,这些需求就会得到满足。
然而,你终究会发现一个事实:TA也是这样想的。
对方的需求变成自己的负担,如果对方还是一个很纠缠的人,那就更麻烦了。所以,就有人宁愿加班,也不愿早回家;就有人到了楼下,还要先抽根烟才上楼。
自己的需求并不能完全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大多数人都会认为自己的要求很正常,一点也不过分,但是很少人明白,当你在一件很小的事情一再执着地要求,背后的动因才是最大的心魔。
而你之所以心魔难除,很大的可能是你自己成长过程中被人这样要求过,不是你习惯和维护的东西,就是你一直求而不得的东西。更诡谲的是有一些你很讨厌、反对的东西,反而成了你摆脱不了,或者不自觉地遵从的东西。这些都是囿于原生家庭忠诚原则,它是南墙,叫人头破血流也撞不破的南墙。
在外人面前,我们是带着面具生活的,不会要求别人符合自己的期待,但是在爱人面前我们“内在的小孩”就显露出来,幼稚、难缠、不可理喻。
实际上我们是要证明自己的价值,希望确认自己值得被爱。不管我们受到多重的打击,身体所受的痛总是比不上心里的痛,感觉自己不被爱是最伤人的。
很早前就有人说,判断一个人适合不适合结婚,就是跟TA去旅行一次。这话有点道理,旅行就是体验共享生活。但我的建议是,一次旅行恐怕还不够,多几次才好,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判断能力和自省意识。
前不久网上热议离婚冷静期,我觉得更值得提倡是婚前冷静期。到了离婚阶段,想必冷热交替多次了,再冷不冷的意义不是很大,再说冷透了不是还可以复婚吗。婚前冷静期倒是很有必要,婚前能真真切切地把对方瞧个明明白白,会大幅度降低离婚率。
当然不能光盯着别人看,也要对着镜子照照自己。古人云,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大可能不是遇人不淑,就是误人子弟。
如果我们意识到有些问题在于我不在TA,正视它,修复它,好好地解决它。那么婚姻就是帮助我们更加认识自己的契机,亲密关系会有助于疗愈我们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婚姻就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当你从桥这边走到桥那边,你就跨过山和大海 ,也穿过人山人海,桥的另一边是一个更成熟的你。
成熟意味着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欲望,了解自己的局限。四十不惑不是指对于人生不再困惑,而是指对自己有最大程度的了解,
如果你有九成熟的话,那么你就是不仅了解自己,也理解别人,理解别人的欲望,理解别人的局限。
我们了解了自己,就会明白:事实上,我们并不需要自己认为需要的东西,需求是在我们忘记自己的心早已拥有一切时,才会有的错误想法。
婚姻是很考验人性的,而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所以不要尝试去考验对方,与其固执地想改变对方,不如执着地调整和改变自己,这才是积极正向的应对方式。
年轻时,我会向众人索要他们能力范围之外的:友谊长存,热情不灭。如今,我明白只能要求对方能力范围之内的:做伴就好,不用说话。而他们的情感、友谊和操守,在我眼中仍完全是一种奇迹,是恩惠的完全表现。——加缪
一个人的自我发展水平越高,也可以说越成熟,意味着TA在责任心、忍耐力、独立成就、自我修复力、人际间诚信等方面越多积极变化。TA在面对世事变迁时,也会更少受到打击,具有更高的应对能力。
这种应对能力不只是婚姻的护城河,而是整个人生的护城河。凛冬时刻,它是我们身上不可战胜的春天。
image调整看起来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却往往是一个充满挣扎的艰苦的过程。调整自己原有的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体系、使其能够容纳和解释新的遭遇,是非常困难的。在调整成功之前,人们往往要沉浸在“为什么这一切会发生”的内心痛苦中。
都是TA的错,才搞成这个鬼样子。大环境不好,我才没有成功,不是我不努力。因为XXX, 所以我才XXX。把自己失败的原因归咎于他人和环境,总之我没错,我就是太倒霉。抱怨的人永远都在抱怨,因为他把关注点放在了环境上了,而又改变不了环境,所以只能抱怨了。
不抱怨的人遇事先从内因找起,把关注点放到能改变的事情上去,比如该采取什么行动,要掌握什么能力,如何才能解决。这样会辛苦得多,但他的能力随着一件件问题的解决而变得强大。
正是这些充满挑战的人生经历,拓宽了我们的世界观、加深了我们对自我的认知,从而使我们成为更复杂、更成熟、更有能力应对世事变迁的人。
但这种成熟发生的前提,是直面负面的经历、是拥抱不确定、是努力理解和消化痛苦的感受。如果对负面的经历和感受采取逃避和否认的策略,自我的成熟便不会发生。
所以我们可以尝试去刻意关注负面经历中可能的积极产出——比如自己获得的经验和心得认知等,以此去促进自我的发展。
并不是无条件地接纳就是调整,调整自我是针对那些我们自身的缺点或者弱点,使自己变得更强大,而不是矮化自我,屈从他人。低到尘埃里的爱情都是悲剧,维持一段不值得的婚姻并不叫调整,那叫抱残守缺。悲伤成河护不了城,也渡不了人。
走向成熟的道路或许艰难,但成熟而幸福的人,能够体会到简单的人生模式下无法体会到的人间百味、感悟更多的关于世间的真谛。
村上春树有这样一句话,当你穿越过暴风雨,你就不是原来的那个人了。
人生要乘风破浪,也要守城有方,愿我们拥有一个攻守兼备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