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五)

家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五)

作者: 英华奶爸 | 来源:发表于2018-12-06 06:27 被阅读0次

    上周聊到千家诗。学诗一定不能没了吟诵。像现在这样朗诵着读诗只是近一百年的事情。古人是吟诵的。吟诵不光可以读诗,还可以读文章。吟诵是现代人为了和朗读区别而起的名字。古人叫作读书,而古人的读就是吟诵。

    那么,什么是吟诵?

    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中国人学习文化时高效的教育和学习方法,有着两千年以上的历史,代代相传,人人皆能,在历史上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吟诵应是“吟咏”和“诵读”的合称。“吟咏”这个概念,对象是诗词韵文,甚至可以做诗词韵文的代称。好像没有看到过“吟咏”散文的说法。散文是诵读的。当然诗词韵文也可以诵读,但是使用“吟咏”的方法的时候更多一些。吟咏诗词,诵读文赋,看来是一个普遍的情况。

    汉语古代诗词文赋的创作、传承、学习的语音方式,主要有唱、吟、诵、念四大类。念,就是用口语读。诵,是艺术化的念,强调清晰准确和语气情感,但没有音阶。吟,有音阶,是像唱歌一样地诵读。吟和唱的区别是:唱是音乐为主,语言为辅,目的在于欣赏曲调;吟是语言为主,音乐为辅,目的在于更准确地表达语言内容。

    吟诵的规则有平长仄短、平低仄高、入短韵长、依字行腔,依字行腔、依义行调。其中平声指1、2声,仄声是3(上)、4(去)声和入声。   

    吟诵的语音,与当地方言有密切的关系。但是,没有全部用方言口语语音吟诵的。吟诵使用的是文读系统的语音。在北方,更接近官话,在南方,更接近当地方言。文读与方言口语的差异,在北方可在10%—30%左右,在南方更大,最多者甚至可达到80%。

    各地的吟诵有各种发声特点,与汉族其他声乐有同有异,但总的来说,是汉语式的自然和自由地发声。它和汉语的特点结合非常紧密,是适合汉语特点并且放大汉语特点的。吟诵讲究以气驭声,依字行腔,腔音特征比较明显。

    一般吟诵是拖长腔的,所谓曼声长吟。古代的诗词文赋,本来每个字之间的间隔就是比较长的,并非如今口语的快速读过。音长超过口语常规,自然会让人联想其深意,是为言外之意。诗词文赋的涵义,就是建立在每个字拖长的语音形式之上的。这就是吟诵的创作方式。所以也用吟诵来欣赏之。

    吟诵原则上没有节拍,不是均分律动的节奏。因为吟诵跟着感情走,感情的变化是没有节拍的。有节拍的吟诵是特殊情况。吟诵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始终控制着声音的高低、强弱、疾徐、曲直,变化分明。

    吟诵是自娱的,不是表演艺术。更重要的是,吟诵是学习方法。怎样去吟诵一篇诗文,实际上就是怎样理解这篇诗文。学习者往往通过反复吟诵,不断修正,达到对诗文的记忆和理解。吟诵又是即兴的,因为每次吟诵,吟诵者对作品的理解以及自己的感情都会有变化,所以吟诵每次也有不同

    吟诵是一种乐教。徐健顺在《我所理解的中国古代教育》中写道:

    “周代是礼乐文化,乐教之发达,自不必言。《周礼》有记,不赘述。到了春秋时代,礼崩乐坏,连乐官都散跑了,乐恢复不起来了。孔子一生的梦想,就是恢复礼乐。他成功了吗?他成功了,巨大的成功。他把礼乐转型了。此处不说礼,单说乐。乐,以前基本上是集体行为,有唱的有弹的有舞的有执礼的。现在,不可能了。孔子就从乐器中挑了一件,——琴——随身带着。他走到哪里都弹琴唱歌,并以此教学。他的学生,有会琴的有会瑟的,有什么都不会的。不会怎么办?就清唱。于是吟诵诞生了。孔子把乐从集体行为转换为个体行为了。”

    “从此以后,文人唱着歌儿读书,作诗,生活。这就是后世的乐教。后世乐教的基础,就是吟诵。吟诵是文人的基本技能,也是中国音乐的根。”

    “吟诵可以修身。吟诵的内容是经典,所以修身。吟诵的形式是中国式的腔音,是连绵起伏的旋律,是高低长短轻重缓急的平衡,是对生命的细致感悟,所以修身。吟诵是表达对作品的理解,是化身作者,充分体会别人,所以修身。吟诵是养气调息,所以修身。”

    “会吟诵就会作曲。吟诵本身就是作曲。当孩子们唱着自己的歌——自己的诗,自己的曲,自己唱——的时候,还有周杰伦吗?被“学堂乐歌”颠覆了的中国音乐,将在新时代的“学堂乐歌”——吟诵的推展下,重新颠覆回来。当然不会是清朝音乐,而是吸收了西方音乐的中国音乐,但是,它是中国的!”

    我家目前跟着国内的老师在学吟诵。国内方言众多,涌现出的吟诵调也越来越多。学习人数比较多的有普通话吟诵,华调吟诵,唐调吟诵等等。就我家目前学习的华调吟诵来说,初级学习格律诗的8个基本调,分别是平起五言绝句,仄起五言绝句,平起七言绝句,仄起七言绝句,平起五言律诗,仄起五言律诗,平起七言律诗,仄起七言律诗。

    正如吟诵老师们所说,吟诵能够帮助记忆。南北朝的木兰辞,姐弟两学了两天就基本背了下来。现在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们都还记得里面的每一句话。姐弟俩闲来无事时,会时常吟诵一下。据分析,吟诵能触动大脑的深层记忆,如同唱歌一样,既记得快又记得牢。除此之外,还能帮助孩子理解吟诵的内容,陶冶性情。实在是中华文化传统中的一块瑰宝。

    姐弟俩参加山东孔子网举办的中华吟诵大会获得的证书

    部分内容载自网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nxn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