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二)

家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二)

作者: 英华奶爸 | 来源:发表于2018-11-15 08:24 被阅读0次

    ——续上篇

    “古人授课的第三步,叫复讲。这又是中国教育天下第一的秘诀之一。复讲就是学生背好书后,举手告知学生,于是再次上去先生那里,要检查。检查通过,就可以再次上书,所以是学生决定着学习的进度。那么什么是复讲呢?是不是老师再讲一遍呢?不是。是学生讲!老师刚才怎么讲给你的,请你再复述一遍。我一直觉得,这招太毒了。我们做老师的都明白,什么才叫真学到了本事?就是能讲给别人听。认真听课不保险,认真做笔记更不保险,猛背也不保险。什么才是真掌握了?就是能教别人了。古代的儿童是从三岁就开始做这项训练了。三四岁的时候,刚开蒙,老师教的东西很少很简单,是他可以复讲的。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增加难度,但一直是他那个年龄可以承受的。就这样下去,一直到成人,不得了的。”

    授书流程

    “复讲很难吗?也不难。只要有这么个氛围,这么个传统。三岁的孩子,一进入学校,他也不知道什么叫学校,什么叫学习呀。看到大家都是复讲的,也就自然形成了这样的学习习惯。没什么大不了的。从易到难,从量变到质变。所以古人私塾毕业,就可以“代圣贤立言”作八股文,可以融会贯通,把所学到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再创新。钱学森先生曾问总理:“为什么我们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于是大家就喊创新。创新靠喊没用的。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恳请大家关注“复讲”,让“复讲”重回中国课堂。”

    “从授书,到背书,到复讲,这样就完成了一次课堂教学。于是再次授书。大家从中看到了什么?就是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实老师授课的时间不长,每个人一次授书也就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一天下来,老师还有很多空闲时间。您没看到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所描述的吗?他的先生寿镜吾每天都有很多时间在自己看书。他的授课时间,每天能有四小时就很不错了。有的私塾先生还要自己备考,还要去考科举的。怎么这么清闲?因为学生是自学为主的,老师只引导、点拨。这没有什么,只要从小形成习惯就好了。现在我们的教学,老师就是学生的学习保姆。不厌其烦地讲啊讲啊,学生都理解的,还在讲,浪费时间,浪费老师的精力。学习的效果怎样?反正寿先生培养出了鲁迅。”

    “更重要的,是学习的态度。试想,你听一堂课,后面没下文,和后面要考试,你的听课态度就不同。如果是后面要复讲,你的听课态度又怎样?那真是生怕漏下了一句,而且一定要理解,不理解没法讲啊。脑子高速转着,不断把老师讲的重新组织起来,马上就能发现疑问,因为到那儿自己讲不下去啊,于是就问老师,这样的学习,才是高效率的,因为是自觉的。”

    “从第一天开始,学习就是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去和先生交流。和先生不同是正常的,正是可以和先生讨论的地方,正是复讲要做的事情。这样的一种学习态度一旦形成,您可以想象有多大的力量!整个的学习姿态都改变,一辈子学习都改变。不是知识改变命运,也不是学习改变命运,而是学习的态度改变命运。”

    “一对一教学、复讲、在一定程度上自己决定学习进度、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学为主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互相配合的,都在养成学生的一种主动学习态度。”

    中国古代的私塾与我们做home education的家塾有不少类似可借鉴之处。比如:混龄,因材施教等。

    在与我们每周一聚的HE家庭中有不少多子女家庭。 一家4-6个孩子的挺常见。每每看到十几岁的大哥,大姐照顾,提醒,保护弟妹的场面,总是让人觉得一切是如此自然温馨。我家的两个也很快地融入这种混龄的环境。看着他们午休时在室外游戏奔跑,仿佛看见了童年的自己在弄堂里与小朋友们嬉戏。

    离开学校同龄编班的环境,在以家庭为范围的小群体中,家长更容易体察孩子的个体差异与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从我家姐弟的例子来看。姐姐是同年级中的偏大龄孩子,再加上女生相较于同龄男孩成熟,她在学校各科表现都很不错。而弟弟与姐姐同年龄时相比,明显在语言表述,行为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姐姐。如果不考虑时空的差异,把这样两个同龄的小孩放在同一个班里,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是什么结果?姐姐是个优等生而弟弟就是个落后生。在家里自己教,没有同龄的peer pressure。 姐弟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姐姐英文强,可以自己阅读英文章节书。又喜欢历史。我们就从历史书入手。有声书配文字书。姐姐因此了解了很多中外历史事件,对许多冗长的英文历史名词也很熟悉。弟弟语言发展慢,我们就慢慢磨,一点一滴,大半年自教HE下来,进步有目共睹。另外,充分发掘姐姐的优势。姐姐就如同古代私塾里的大师兄。老师上完课,有问题先请教大师兄。弟弟的英文由姐姐负责。一些复习功课也交给姐姐带领。懒爸妈很少需要插手。

    中文学习方面,我们走的是国学之路。由古代蒙学入手,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等。采用授书,自习背书,复讲的模式。按照两个孩子接受与理解力的不同。以三字经为例,姐姐一天学12句,每句3字。弟弟每天4或8句。有时候句子比较难,时间紧或者孩子比较累,就学4句。状态好的时候就学8句。有姐姐在前面引领。弟弟总想要赶上姐姐。每当他想偷懒的时候,就用赶上姐姐来刺激引诱一下。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姐姐历史典故知道的多,理解力比弟弟强。讲解可以深入一些。弟弟懵懂,就讲的浅白一些。新课授书在每天早晨。下午2,3点找大人复讲。中间自己按照check list来。自己可以完成的自己做。有需要父母协助的学习内容,主动找大人。有时候,两人也可互相协助一下。授书与复讲中间的时间并不是被学习填满。看书,听音频,运动,劳逸结合,自己掌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塾教育的因材施教(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hjef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