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项目化学习源于对学科本质和世界关联的思考,需要对每一个学科进行深入的探索。142
为什么要进行母语项目化学习
母语项目化学习,首先一定是指向母语习得本身的,是指向学生的语言素养培养。它对语言的理解要说出一般的语文课,它将语言看作一种社会性的互动实践,是在对有意义的话题讨论中、对多种语言材料的批判性分析中发展起来的,是人的语言知识、思维方式、交流能力的语言情境中综合而灵活的表现。
在美国、加拿大和芬兰等国家的学校课堂中,我们看到儿童母语学习的多样性、互动性,他们会开展各种有趣的项目,同伴间、师生间进行大量的互动性、批判性阅读 。阅读、写作、视听贯穿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等多个学科,最后产生一份分很有意思的海报、手册、绘本、小书。这一切让语言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真实可感。142
1.母语化项目学习遵循了语言的习作规律
为了交流而学习语言。人类天生需要交流沟通,发展语言对于满足交流需要来说最为重要的。语言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并随着社交互动和社会关系的数量与性质的发展而不断发展。143
在有意义的情景中学习真实的语言。项目化学习为语言的学习创作了真实有意义的情境,学生阅读反映多元文化的材料,而不仅仅是使用技能训练手册,写作手册,练习册进行学习。母语项目化学习始终聚焦在为作为真实的人或职业的群体将会怎样进行阅读、写作、会怎样进行口头交流与报告。那些只有在语文课上用到,而在真实的世界中几乎找不到其他可用地方的零散而孤立的能力,不是语文项目化学习关注的重点。
整体性的语言学习。项目化学习中所关注的语言能力和概念具有整体性,十大概念和大能力要对零散的孤立的语言技能进行整合和提炼,要考察这些技能在真实生活中是怎样被表现和互相作用的。为此,母语项目化学习要避免技能和知识点琐碎化。
对内容的深度理解与思维和语言的发展是不可分割的。语言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了学习语言,即学习者在日常生活中倾听他人的谈话并使用语言和他人交流;学习与有关语言的知识,即学习者逐步加深对语言结构和使用机制的理解;通过语言开展学习,即学习者以语言为工具来倾听、思考、讨论反思各种信息、观点和问题。
总体而言,语言的学习不是一个孤立的学习过程。每一种学科的学习,都有语言的元素。语言提供了项目化学习的载体,又是母语项目化学习探究的对象。
母语项目化学习中渗透批判性、研究性的阅读和写作144
母语项目化学习聚焦语言的习得,它更加关注运用语言进行批判性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学生的语言思维和探究的流程应包括:选择主题——收集信息——使用不同的资源——提出问题——运用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等,每个项目都重点对某个能力进行培育。145
在学科项目化学习中跨学科的素养,这一条主线是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建立新旧知识与情境、社会的联系——进行基于证据的表达的实践历程。
母语项目化学习培育学习者多媒介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社会互动性
母语项目化学习中的语言类型不仅包括通常所说的听、说、读、写。还包括口头语言(听、说),视觉语言(观看、演示),书面语言(阅读、写作)。148
项目化学习能培育学生视觉语言的敏感性。视觉材料包括纸质的,电子的和实物的,主要类型有演示文稿、广告、小册子、电脑游戏和程序、网站、电影海报、符号、标志、旗帜、地图、表格、图形、思维导图、组织图、动漫和连环画作品等。这种倾向体现了新的数字时代对学生语言新的要求。学会理解、批判性的分析、运用这些材料在数字时代将越来越重要。项目化学习中的讨论报告、评论都会涉及对观众的口头报告。为了更好地表达观点,学生需要形成视觉材料和多媒体的材料,这让学生对如何用图表、动画等互动形式来更有力地表达观点、思想更加敏感。
母语项目化学习会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甚至辩论,有大量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和交流,学生同时要作为报告者、倾听者和评论者,需要在不同身份中进行切换。在这些不同的身份中,他们运用语言材料思考和表达,进行真实的语言实践。听不仅仅是听见声音,还要积极地、有意识地专注倾听,从而理解声音所包含的意义,进行有目的的回应。在项目化学习中,口头和书面的报告都会展现出学习者的思考,是一种工具,通过“内心话语”,引导学生与他人进行互动表达和交流,在社会性的场景中重构意义、深化理解。148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