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期笃行班 第一组 第十七封家书
姓名:岁月如歌
日期:2020年8月3日
《怕什么、做什么----突破自我成长》
尊敬的博仁老师、大爱付出的志愿者们、第八期笃行班的家人们,大家好!
怕什么,做什么,博仁导师的这句口号式的宣言,给我无穷力量,成为战胜我拖延症的法宝。
我做事情往往有畏难情绪,但凡有压力、需要动脑子的工作、学习,往往选择逃避,拖延,暂不去理会。直到成为了自己的心事,每每想起时,心头一紧,但就是不去积极面对,能拖到什么时候,就是什么时候,实在是不能拖了,才硬着头皮去做,去做的时候,发现畏惧的工作、学习也没想象的那么困难,只是自己的畏难情绪而已。可是下一次遇到同样的有点困难的事情,依然如此,真不知,这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
最近听了樊登老师解读的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的《思考,快与慢》。对这种心理活动有了一定的认识,原来这与人的大脑有关。我们大脑有两套思维体系。系统1(快思考)和系统2(慢思考)。系统1不需思考、不需判断,比如问你1+1=?,你根本不用思考就能脱口而出,此时受系统1的控制,如果问你13X28=?你就不能脱口而出了,需要停下来思考,这时大脑控制,从系统1转化到系统2。系统2是处理费脑力的思考、运算、决策等一切复杂、困难的的活动,需要耗费大脑能量,但是人的大脑特别懒,能不动脑,就不动脑,能不费力就不费力,系统2从不主动工作,只有系统1求助时,才肯处理,所以,生活中的表现就是,对于系统1处理的问题,我们就积极主动,因为不用动脑子,需要系统2处理的问题,我们往往拖延,因为系统2需要耗费大脑的能量,且很难被调动。
这就是拖延症在心理学、生理学上的机理。了解机理,不是给自己的拖延症找借口,恰恰相反,了解了拖延症的机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战胜拖延症。如何调动我们大脑的系统2,克服其懒惰的本性,需要我们的意志力,就像博仁导师所讲,怕什么、做什么,逼迫、调动系统2去开展工作。
打破自己的舒适圈,直面内心的纠结、畏惧、积极主动的调动我们大脑系统2.其实所谓的困难、压力,都是我们的自以为,当你真正去做的时候,困难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我们通过学习,完全可以一点点的克服,关键是我们要勇敢的迈出这一步,就是这一步,由于我们的惰性,我们宁愿躺在自己的舒适圈里纠结、焦虑,也不肯迈出这一步,总把困难想象成是老虎、是猛兽,不可战胜,无法逾越,心里充满恐惧,完全被困难的假象吓倒了。恐惧就是你的向导,冲着恐惧去,这是我们突破成长的方向。逃避恐惧就是画地为牢,束缚在自己的自以为的舒适圈里,没有成长和突破。恐惧、害怕、不舒服只是我们的感受,并非外界的事情造成,而是我们对这件事情看法造成的,认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工作的需要,其实我们的自以为并非真相,当我们冲着压力、恐惧、不舒服去的时候,困难的假象烟消云散。所以,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拓展自己的能力与智慧,看清事物的真相,因为打败我们的从来都是我们想象的困难。
生活中,我们要切实在这一点践行,直面恐惧、害怕、挑战,冲向它,只有真正的做到,才能打败自己制造的困难的假象,活出真我。
今天是周日,拖了很长时间的一个工作报告,就是不肯写,就觉得自己完成不了,写不好,一直拖着、焦虑着,就觉有心事,可是,迟迟不肯开始。害怕什么,做什么,下午就去单位加班,着手开始写这个让我头痛的工作报告。
践行在每一个当下。
明天期待朱建银老师的精彩分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