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洛阳白马寺回望之四

洛阳白马寺回望之四

作者: 零墨道未央 | 来源:发表于2020-08-06 01:29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所认识的佛教与其诞生之初在印度的状况是非常不同的,有学者将佛陀悟道传教之初所主张的基本思想称为“原始佛教”,原始佛教近似一套完整而高深的哲学思想。以今天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人文学科达到的高度来探究原始佛教,也可以看出这套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包涵了哲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甚至是“群体行为学”(当然这只是今天的说法)的庞大系统。

    佛陀带着印度哲学特有的形而上的思辨,提出关于世界和人自身的根本性问题,即生命本质的问题。当生于贵族之家,受过良好教育的王子,逃离父母和妻儿,彻底“断,舍,离”于俗世,想必一定是受到内心强大的召唤吧!

    他于生死之间,荒野之中苦修冥想数年之后,悟道成佛。佛陀“开悟”之后的核心思想是关于生命之“无常”,以及无常带来的,贯穿人之一生的无尽之苦。他提出所有经由人的感官所感知的有形之物——“色”,无形之“想”,皆为“空”——即变动不拘之“无常”,生命终究是而且只能是无常的,一切眷恋,渴望,追求只会带来痛苦——“我执”的痛苦。

    “苦”的本质既然是一切形式之“存在”的无常性,与无常对抗就是无可逃避的生命内在的要求。

    佛陀提出彻底的出离方式即“到达彼岸”,而“到达”要经过“业报”与“轮回”。通过虔敬,冥思,冷静的自制,不断沉入抛弃一切俗念的自我深化,践行佛所说的“业由己造,不作他受”,每个人完全依靠自己达到解脱的禅悦——彼岸之皆大欢喜。

    因此,在原始佛教中,佛祖从未将自己作为神,他只是一个导师,一位引导众生去往“彼岸”的圣者。

    佛陀在创教之初,用他特有的“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方式布教,他用绵密的,反复的谈话,引导听者进入他的体系和逻辑,这个方式与耶稣基督动人的“赎罪”讲道,或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基于幻觉的命令都截然不同。佛陀非常纯粹地诉诸智性,是极致的,以精湛而宽广的系统性的辩证方式来穷尽话题,要跟上这样一种教诲,如果没有独特的,印度教思维的良好训练是根本不可能的!

    因此,原始佛教时期的佛弟子主要来自贵族氏族以及富裕的市民阶层。佛祖本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在当时的印度,只有高种姓的婆罗门和刹帝利才有接受佛教的能力。而没有受过教育的“心灵贫乏者”是很难接受和理解一个如此复杂的系统的。佛教虽然并不排斥弱势社会阶层,但对于大多数在贫苦和辛劳中挣扎的人群而言,他们更需要“现世报偿”:财富与声望。这恐怕也是佛教与印度文化最深的根基(相对更加温和,简单的救赎方式与更多人性化的神)有所背离,以致在其诞生的本土不敌印度教甚至耆那教(印度另一个本土宗教)。这是不是使佛教在佛陀涅槃后数百年就逐渐衰落的重要原因呢?

    (待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洛阳白马寺回望之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cpypr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