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若非上过《社会心理学》这课,总会把心理学与“占卜”“解梦”“催眠”等具有神秘色彩的词相联系,还理所当然的认为“学心理的就能看穿人们的内心世界”。
其实,心理学没那么玄妙,也没法一眼看穿人心,更无法探测过去、预言未来。
而这种误解是有原因的。人们都渴望全面透彻的了解自己、知悉他人,由此而抱着好奇的心理,来走近心理学。而实际上是一种对未知事物自身无法破解而把这项任务转交给了心理学,以此获得安全感。
常见的生活案例就是“小王老爸病了,医院也无计可施,小王便去求神拜佛,要是小王老爸最后还是走了”大家会坚信,是小王对佛不够虔诚,不够真心,所以他爸才会走了。
这是最简单的心理运用,但这其实是种伪心理学。人们深信不疑的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就是典型代表。
2.
那么怎么识别究竟是不是伪心理学呢?
首先,科学的心理学应该是普遍的、可验证的。这种普遍并非大众所广泛接受的,而是指适用于大多数人。值得注意的是,能接受的并不意味着合适的。这就好像男女生处对象,答应了在一起,并不能说所有在一起的男女生都是完全合适的。而可验证的,即通过事实检验,可以被证明是对的。比如:人们说佩戴平安符可以保平安,但是带了平安符的人还是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也就证明带平安符不能真平安,伪心理学是经不起事实考验的
其次,科学的心理学应该是可以真正解决问题的。而伪心理学更多的是人们对于现实无可奈何,而信奉某种思想的一种精神寄托。事实上并不能帮你改变现状。“病急乱投医”“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等传统思想,都是为了摆脱困境,而着急采取的一些不靠谱的措施。但是,事实上,病重了,乱投医,经常不但不能减轻病况,反而加速了死亡。聪明人的做法,应该是找行业专家治病,实在病入膏肓,应该顺其自然,让其死的安心、不痛苦。
最后,科学的心理学来源于实证。长久以来,人们获取知识的办法是只思考或信权威,这就是典型的伪心理学。在我国古代,皇上说的就是圣旨,不可忤逆。哪怕错的也得遵守,违抗者斩。而皇上坐拥朝堂之上,民间之事难免不知,此等情况下,凭空想象下的旨,十之八九是有问题的。此乃伪心理学,未经实践考察。
3.
若非专业人员,错把伪心理学当真知,世俗之人难以避免。但是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学点心理学颇为实用。
更何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一切。能够区分伪心理学,不但能让你自己学识渊博,更能让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能为你提供方法论,指导你更好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心理学的著作很多,朋友们可以看看加拿大心理学家Keith E. Stanovich的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中文译本窦东徽、刘肖岑两位老师(亦是一对学术伉俪)的很不错噢!(非出版商,只是当时对心理学感兴趣,无意中发现了这本好书,想分享给大家!只是因为该书内容比较全面实用,看完也就几个小时。)
错把伪心理学当真知(《对伪心理学说“不”》有感)菜鸟一枚,欢迎大家摇摆指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