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有很多人不吃折耳根,包括很多道地的四川人。
“吃不来,试过很多次,不行不行,还是接受不了那个味”,这是挂在他们嘴边的口头禅。
作为一个第一口尝试就爱上了的人,我有点无法想象有人可以长久的拒绝它的香味,但是我表示理解。
汪曾祺在《生活,是很好玩的》中这样写:
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什么都要尝尝,不管是古代 的还是异地的食物,比如葵和薤,都吃一点。 一个一年到头吃大白菜的人是没有口福的。许多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的蔬菜,比如菠菜和莴笋,其实原来都是外国菜。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许多东西,乍一吃,吃不惯,吃吃,就吃出味儿来了。
你当然知道,我这里说的,都是与文艺创作有点关系的问题。
以及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我之所以说折耳根,是因为我经常通过一件小事去浓缩一些人生道理。
有些人会不自觉的给自己设限,他们认知已经固化,看不见自己的盲区,更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一辈子活在自己觉得安全的区域。
特别喜欢一句话,“人是通过选择来自我塑造的”,你过往的认知决定了你的选择,你的选择又决定了你所付出的行动,得到一个结果,这个结果也会反过来去塑造你的认知。
对食物是这样,对职业选择也是同样的道理。
如果你无法突破自己,就只能一遍又一遍在心理重复着“不行不行,我接受不了那个味”,进而只能待在原地。
虽然每个人在生活中所面临的情况大不相同,但是生活也不是一锤子买卖,你的筹码每天都会更新,你的选择亦然,你可以押注无数次,失败是必然的,而其实我们赌的就是那仅有的几次赢的可能。
但你用这种思路去看待生命中的选择时,我不说一定会走向人生巅峰,但至少可以笑着放下一些恐惧与担忧,你要先见到更大的世界,才能拥有跟开放的世界观啊。
祝好,周末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