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孩童时期,人人都很纯真,看世间万物都平静,喜怒哀乐行于色;常常一句话会把大人逗乐,有时候说错了话,大人也是一句“童言无忌”不会较真。
校园时期,开始有了攀比,随学习知识的提升同学之间有了竞争;学习差被视为不良学生,说错了话会批评为没有教养,于是乎大家便渐渐的开始学习说谎。有些谎言不但不会惹人生气反而会被认定为是善意的谎言,受到许多人的认同。
踏入社会之后,发现了纯真几乎寸步难行;到处充满着套路,真心待人反而更容易被利用。人人都期许着对方守信,也时常标榜着自己诚信;言谈间却掩藏了自己的真心,处处提防着对方的套路;而这恰恰只是一小部分善良的人,遵从的原则。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然而一些老奸巨猾的人却正是利用人性牟取私利,而那部分人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比例。你猜不透何人是真心,何人是忽悠。真心换来的是伤心,因此善良的人为了保护自己,也只能逐渐的掩藏自己的真心。
然这一切的本质无非就是利益,古人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然“道”这一字在不同人眼里有不同的含义。在物质的时代,人的追求都是围绕着物质,这“道”自然也还是围绕着物质。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从小就会被潜移默化的灌输利益至上。心早已被蒙尘,又怎么会记得初心;即便是有初心,恐怕也会是如何趋吉避凶、唯利是图;真正能不为利益所动,保持住善良、纯真的会有几人。
人生不易坚持本心便是修行。是恶是善、是假是真,皆由自己选择。
明心见性,只为度己;既非圣人无言度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