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你对死与死亡的恐惧。

作者: 掌上书店 | 来源:发表于2018-07-17 16:03 被阅读32次
    彻悟生死

    无庸讳言,古今中外,人们对死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恐惧感;正如18世纪法国哲学家卢梭所说:“谁要是自称面对死亡无所畏惧,他便是撒谎。人皆怕死,这是有感觉生物的重要规律,没有这个规律,整个人类很快就会毁灭。”

    对死亡的恐惧,主要表现为害怕死后自身不复存在,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了,包括自己的亲人。尽管人死后并无意识,不知道自身不复存在,也不知道自己再也看不到这个世界了,但面对死亡毕竟是在活着的时候,明明白白地知道自己要离开这个生活过的世界,与周围的一切要做最终的诀别,难免会有一种绝望的依恋与特有的恐惧。即便如此,我们也应尽可能淡化这种情绪,并进而消除这种恐惧,安详坦然地面对死亡。

    死亡本身其实并不可怕,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学习、修炼,努力减轻乃至消除对死的恐惧。如果要说可怕,倒应该是“不得好死”把死的过程拖延得很漫长,使死的感受很痛苦,让自己死得没有尊严。其实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1、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人类对死亡的恐惧,除了害怕死后自身不复存在外,还表现为怕死的那一刻会很痛苦。

    由于一般人死前都要经历病痛的折磨,自然而然地就会对死的那一刻心存恐惧,这是由于对死的无知,其实,根据科学家对大量经历过“濒死体验”后“死而复生”者的研究,发现无论是患什么疾病,真到死的那一刻,并不会有什么痛苦。

    所谓“濒死体验” ,就是濒临死亡的体验,是指某些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获得恢复的人,以及处于毁灭性境遇中预感即将死亡而又侥幸脱险的人,他们在回顾自己面临死亡威胁时的主观体验。在综合分析大量濒死体验案例的基础上,心理学家将普遍认可的濒死体验大体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一是感到极度的平静、安详和轻松(占五分之三,系指占濒死者中的五分之三,下同) 。

    二是觉得自己的意识甚至是身体形象脱离了自己的躯体,浮在半空中,并可以与己无关似地看医生们在自己的躯体周围忙碌着(占三分之一) ;觉得自己进入了长长的黑洞,并自动地快速向前飞去,还感到身体被牵拉、挤压(占四分之一)。

    三是黑洞尽头出现一束光线,当接近这束光线时,觉得它给予自己一种纯洁的爱。亲人们(他们中有的已去世)出现在洞口来迎接自己,他们全都形象高大,绚丽多彩,光环萦绕。这时,自己一生中的重大经历,在眼前一幕一幕地飞逝而过,就像看电影一样,多数是令人愉快的事件(占七分一)。

    四是同那束光线融为一体,刹那间觉得自己已同宇宙合二为一。

    五是还会出现醒悟感、与世隔绝感、时间停止感、太阳熄灭感,以及被外力控制感等之类的感觉。

    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科学家都完全认同上述濒死体验的结果,但至少是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提出濒死体验是一种可怕的感觉,这就足以让我们消除对死亡那一刻的恐惧。

    人一死什么都不知道了,也不觉得痛苦了,也不觉得遗憾了。

    法国哲学家霍尔巴赫曾指出:“死,就是停止思维和感觉,停止享乐和受苦。”我国宋代诗人陆游的“死去元知万事空”,以及“人死如灯灭”等之类的谚语,也都说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死就是“无”;既然死后什么也感知不到了,该是没有什么可怕的。

    或者如世俗所说,死就同平时沉睡无梦的睡眠,一定是一个奇妙的境界。死就是灵魂从一处移居到另一处,倘若如比,人可以到另一个世界中去会见以往所有的人,那也是一件莫大的幸福。

    所以,其实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我们对死亡的恐惧。

    彻悟生死
    2、追求健康寿命,而非年龄寿命。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把长寿作为一种追求与祝福,一种热爱生命的态度,一种对生命依恋的心理。人的生命,长寿固然好,但好死更重要。

    死亡,“无疾而终”是幸运。但对于一般人来说,死不是一刹那间的事情,而是一个生命之灯慢慢熄灭的过程,有的甚至会延续生命到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这个过程太漫长,太痛苦,太有失尊严,那么,这个过程肯定不美好,所以有必要提及好死。

    那么说到死亡,就不得不提及老年人了,现代医学发达,年过七十己不再是“古稀”,即便得病,一般还会有一场与疾病旷日持久的搏斗厮杀,往往得忍受各种过度冶疗的折磨,弄得尊严尽失,无法安然离去。

    对于老年人来说,特别是生命质量低下的老人,一旦进入“赖活”壮态,就很难再走出低谷。

    人老若能好死,求得解脱,无疑是上策。

    生命如果不康健,活再久又有什么意义。

    如果不快乐,活再久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明明知道病人的生命品质已经在不可逆转地退化,还一味地去坚持,浑身上下插满管子,让病人那么痛苦,这真的是临终病人的需求吗?

    古罗马哲学家塞尼卡早就说过:“人生好像一场戏,重要的不是长度,而是表演得是否精彩。”我们应该追求“健康寿命” ,而不是“年龄寿命” ;也就是说,应该一面延长生命的过程,一面提高生命的质量,不要一味追求长寿而忽视了生命的质量。

    3、坦然地面对死亡,好死不难。

    在生命的尽头,有的病人甚至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仍在接受创伤性治疗,在痛苦却又无奈中走完人生最后的历程。

    家人并非没有设身处地去为患者本人着想,而是在心理上往往过不了“让亲人死去”这一关,也不愿背负“不亲”、“不孝”等之类的恶名,明知无力回天,还不遗余力地进行抢救,能多延长一天生命就多延长一天生命,似乎只有这样,才算是尽了“夫妻之情”、“儿女之孝”;至于病人如何痛苦挣扎,如何尊严扫地,都是次要的。我们的国民是世界上最讲面子的,然而许多人在这个问题上却丝毫不给亲人留一点面子,只是自私地维护自己的面子,生怕别人对自己说三道四。

    人,最难预料的是自己以后的死期与死法;这也是上帝对人的厚爱,可以使人减少对死亡的忧惧,从而对未来总是抱着生的希望。然而事实毕竟是无情的,当时到临头时再表达自己的愿望往往就为时已晚。我们可以在清醒时尽早以文字、口头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样,当自己一旦无法表达时,就发生了作用。

    好死,应该具备三大特征:一是快,二是无痛苦,三是不失尊严。其中,快是“好死”的主要标志,而“死得慢”,就绝无“好死”可言。好死,应该是免除死者生前的痛苦,维护死者生前的尊严。

    下面介绍安宁死、安乐死与自安死等,仅供参考。

    安宁死:

    不施行没有意义且增加痛苦的抢救,而是解除病人的痛苦和不适症状,使临终病人在无痛苦状态下结束生命。

    安乐死:

    采用注射或囗服药物的方式使其,无痛苦死亡或尊严死亡。

    安乐死与安宁死不同,安宁死是既不刻意致死,也不强行延续生命,让患者自然死亡;而安乐死则是指外力主动介入,在极短时间内,以口服、注射致死药物或撤除维持生命系统等简捷手段,导致病人快速死亡,从而解除临终病人难以忍受的痛苦。安乐死与安宁死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其目的,都是为了解除临终病人的痛苦,维护他们的尊严。

    安乐死与安宁死一样,作为一种“好死”,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医生为病人实施安乐死尽管尚为被各国接受,得到法律的认可,但应该尊重病人放弃治疗的意愿,采取妥善方式帮助病人解脱;如果病人失去了沟通能力,亲属则应该出于爱心,勇于担当。

    安乐死未得国家法律认可,但有安乐死“可以做,但不可以说”,之说。关于安乐死,第一个国家率先立法,使得安乐死合法化的,这个国家就是荷兰。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安乐死合法化(中国作为在对待死亡问题上观念相对是落后的国家)。

    人们普遍认同这样一个观点,一个人的生命价值不在于苟延残喘,如果康复无望,就可以选择有尊严地死去;实施安乐死,不但符合患者自身的利益,也符合其家庭成员的利益,并有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应该予以提倡。

    自安死:

    “自安死”是“自助安乐死”的缩写,即借助于自己的行为实现安乐死。

    自安死不等同于安乐死,尽管采取的方式可以相同,但行为的主体却不同;安乐死是他人的行为,而自安死则是死者自己的行为。

    自安死也不等同于自杀,自安死的前提必须与安乐死一样,即没有痛苦,不失尊严,包括自行注射和口服药物、自行撤除维持生命系统等方式。

    自安死作为自助方式的安乐死,通常采用的还是安乐死的方式,即自行注射或口服药物,以及自行撤除维持生命的系统,另外,还有安乐时没有包括的一些方式。

    人工冬眠:

    用了以后,舒睡,病人没有痛苦,很平静。但病人离逝并不是因为人工冬眠,而是疾病本身。

    可以将人工冬眠用于临终病人,让其安眠离去,无痛苦有尊严地离去。

    人,最难预料的是自己以后的死期与死法,未雨绸缪,主宰自己生命的意识,考虑订生前预嘱,交待自己在患病或遭遇事故后不幸成为植物人时的选择,以免使亲人陷入两难境地。书中讲了一个公益网站“选择与尊严”,自愿填写“生前预嘱”,并随时修改或者撤销,网站(www.ⅹzyzy.com)。

    生前预嘱或囗头交代,比什么没做要好,关于死亡,老年人应该没什么避讳的,如果病人失去了沟通能力,亲属则应该出于爱心,勇于担当。

    4、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有的老人希望就像活着的时候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一样,也希望后人将来也能“常去墓地看看”,所以很看重墓地的建造,更有人像追求豪宅一样去追求豪华墓地;其实,不保留骨灰、不建造墓地,同样也可以祭奠。

    山西汾城的城隍庙大门上有一幅对联:“人化物物化人人物无穷,生了死死了生生死不息”,人体就是自己吃进去的物,死后仍还为物,已不再是你了,不如让它迅速回归自然。

    台湾法鼓山的圣严法师生前曾开辟了一块上千平米的绿地,名为“生命园地” ,让骨灰在这里融入泥土,回归自然;他主张人死后不要建造墓、塔之类,应该彻底地“放下”。据悉,天津等地已实行了免费安葬,让骨灰融入泥土。上述这些做法,其实都是“入土为安”。

    2016年2月,民政部等9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推广骨灰植树、植花、植草等生态葬式,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将骨灰藏纳土中,不设硬质墓穴和墓碑;倡导骨灰撒海、撒散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

    其实,火化后不收骨灰,集中处置最好;即便由家人收下,随即撒散,也还不算麻烦。

    《彻悟生死》解思忠·著。作者在书中也写到自己,预嘱道:我希望丧事从简。我希望不开追悼会。不举行任何仪式,骨灰不保留,就近撒散于山林或河湖之中。

    对于死亡,作者著《彻悟生死》己70岁,作者的观点是,对于已过70岁的老人,好死最好,对于高风险手术、痛苦说NO。高质量生命,有尊严的死亡胜过痛苦的治疗。

    各种仪器摆满病床周围,不能吃喝拉撒,身体逐渐插上各种管路,输液用的深静脉管、喂食用的胃管、维持呼吸的气管插管,还有吸痰管、尿管等,同时身体也不好受,那么好死是不是一种赐福,低质量生命是不是赖活不如好死。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出自文天祥的“存心时时可死,行事步步求生” ;原意是人生在为使命奋斗时,思想上要时时做好失败的准备,而行动上则要步步向着成功的方向。

    旅美著名学者叶曼女士将文天祥的这句诗改为“时时可死,步步求生” ,使其意义更为广阔,延伸为对生死的态度,随时随地都可以死去,但每一步又都是朝着生的方向;这里所说的“生” ,并非仅仅是指活着,还应包括生命质量。

    时时可死,步步求生,这里所说的“生”,并非仅仅是指活着,还应包括生命的质量。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消除你对死与死亡的恐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iw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