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间教室,叫小种子。当我种下它的那一天,便怀揣着最美好的期待,渴望它在岁月深处开出自己的花。
9月1日,我们正式升入四年级,这间教室的个性越来越鲜明,孩子们的生命也越来越丰盈和深邃。而今天,我写下我们的故事,作为对这一段时光的怀恋与反思。
1
这一学期,守护着教室“诗意”的基因。我们沉浸在伟大的诗歌中,走进了顾城的一生。当我讲述完“一代人”的故事,那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朗诵的那么有份量;当我们讨论谁才是“那朵无名的小花”时,沸腾后, 才发现,原来,“我们就是那无名的小花,没有秋菊卷曲的金发,也没有牡丹娇艳的容颜,只有微小的花,和瘦弱的叶片”,然而,我们却要在这一寸寸的光阴中,努力绽放,把淡淡的芬芳溶进美好的“春天”;我们一起去“寻找一盏灯”,世界如此大,岁月这么深,我们一路走,一路寻找。
我们与伟大的灵魂李白相遇。当初次吟诵那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时,我便知道,你们已然爱上了他——李白,这不羁的灵魂!为了讲好李白,不辜负这段旅程,暑假我便阅读了《盛唐——狂人也寂寞》、《蒋勋说唐诗》、《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三本书,重读了《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读完这些书,了解了李白一生的旅程,愈发的想把李白讲给你们听。暑期里,研读魏智渊老师所做的李白课程解读,更是为魏老师深入细致的解读和精心的教学设计暗暗叫绝!每晚睡前看一首设计稿上第二天要讲的诗歌,上起课来,很是有底气,因为有了精心的准备,课感越来越好,诵的也越来越到位。读李白,很多时候会让我们热血沸腾,在你们这个年纪,也是极容易把李白当作自己的偶像的,他所呈现的旷达与潇洒,自由与畅意让人向往。多少次,你们在课下吟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你们比赛谁背的李白诗歌多;你们在复习阶段,遇到难题与挫折时,总要吟一句:哎“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而我总要接上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吟完,我们会心一笑,成为了我们难得的记忆。这样的生命形态,年轻,大胆,冒险,一定会贯穿我们的整个青春,在无数个时空,慰籍我们孤独的灵魂。
诗意,不仅仅在晨诵中,更在我们走过的平凡日子里。元旦联欢会上,我们以“诗歌朗诵”开启新的一年,酣畅淋漓的朗诵,让我们为2019开启了诗意的一课。回味这些诗意的生活,仿佛岁月都变得慢了下来,诗人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还是应该诗意的栖居大地”,是的,诗歌就是我们内心不老不死的雅望,是我们布满灰尘心灵中的一方净土。
2
这一学期,带领孩子们往深处漫朔。深度,从千万字阅读中而来,从我们的共读中而来。对我们影响最深的一本书,一定是《夏洛的网》了,我们在最合适的年纪遇到了它。只有踏实走过,方能不负此书。导读课上,我们了解作者,读书评,疏通人物关系,看目录猜测故事情节;阅读推进课上就关键问题进行讨论:“威尔伯为什么要逃走”“坦普尔顿象征的是什么样的人”“谁是你的夏洛?”……一个章节一个章节细细的走,走一步,停一停讨论讨论,交流彼此的看法与心得。主题探讨课上,我们交流“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你想成为谁的重要他人?”在一次次的交流中,我们明白即使最卑微的生命也渴望得到别人的一点儿尊重;奇迹就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人活着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而真正的践行这些道理,也许需要一生的时间。
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演出现场
最后,我们把这部剧排演成了童话剧,孩子们出色的表现,是基于共读时对文本的深入理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也因为童话剧,许多孩子也亮出来了,博宁虽然台词不多,却在排演中数次得到孩子们的掌声;博涛的声音也亮起来了,能大胆发声,让我们听见了;紫涵和锐鑫也是对自己的角色情有独钟,好几次问她们:确定要演这个角色吗?与你的气质不太符合啊!孩子确定以及肯定的告诉我:我就要演这个!多么有主见!……因为喜欢,演好它就是必然。排演中的种种趣事自不必说,你也一定能猜到。因为每个班,一定都是有许多“活宝”的,给我们无聊的生活,增添许多笑意,让我们一路前行,一路欢歌。
3
这一学期,行走在教研的路上,不曾止步。语文园地八个单元的习作,一直以来是我们忽视的薄弱环节,我们总告诉自己“读的多了,自然就写的好了”,这话,有些道理,殊不知写好一篇文章的过程也要经过精心的雕琢与训练。在聂校长的带领下,三校老师汇聚一起,及全教研组之力,打通本册课本八个单元的习作。在我们承担的第六单元“胜似亲人”的教学设计中,就不知经历了多少次课件的修改与琢磨。从教学目标的合理有效,再到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无不是绞尽脑汁。准备好课件,再听大教研中的公开课,听完新港组讲完这个单元的习作,又一次打通了某些关键的节点:故事的起因用“猜一猜”的方法导入更能吸引孩子们的兴趣,故事经过原来可以这样来引导孩子们写的更加具体……回来后又反复修改课件,再到教室讲给孩子们听,写作,就这样落到了实处。
因为有效,所以愿意投入以时间,以精力。经过8个单元入格写作的训练。孩子们知道了写一篇文章的结构,知道了如何在细节处打磨。当然,入格写作之外,还有孩子们飞翔的天地——自由写作。
我更愿意把自由写作当成道德人格课程,当成孩子们自我反省的天地。每一次班级问题的产生都是一次解决问题、净化人格的契机。一个学期40篇自由写作,无论长短,都是孩子们心灵的真实记录。我们讨论过“什么是担当”,写下关于“担当”文字;我们讨论过对班级的向往,写下“我们的教室是这样一个地方”,最终,我把孩子们的文字融合起来,在国旗下演讲时,郑重地穿越了这些文字,掷地有声地把小种子教室亮了出来;拔河比赛上,我们输了,但我们的心是不会死的。
王艺博写到:“只是一次游戏而已,回到家好好吃饭,下一年再见,到时候,你们就会知道谁最有实力”。我喜欢这种游戏精神,与我们的传统文化“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有一种相通之处。
张琦炫写到:“这次输了,是我们太年少轻狂了,我们把自己看成了谁也赢不了的人,但我们的心是永远不会服输的,我们一定要变得更强。如果想要变强,就要比对手更加努力。人生有许多坎坷,只有努力跳过去,才能继续走下去。”
文字是对生活忠实的记录,是我们一年年行走的痕迹,岁月可以逝去,但文字却会永远留存。更让人惊喜的是,孙锐鑫同学已经创编了不少属于他自己的小书了,还创编了不少小诗,期待着他走的更高更远!
部分目录4
这一学期,阅读,依然是空余时间的生活方式。这一年读过了散文类:王小波系列、几米《我的心中每天开出一朵花》、蔡崇达《皮囊》、丰子恺《万般滋味都是生活》、林语堂《人生不过如此》、冯骥才《俗世奇人》、《曾国藩家书》;《万历十五年》;《中国哲学简史》、《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文本解读类:荣维东《语文文本解读实用教程》、孙绍振《经典小说解读》、《经典散文解读》;重温了叶嘉莹的一些诗歌解读;医学类《圆运动下的古中医学》、《求医不如求己》、《方剂心得十讲》。
散文类书籍是放在床头的消遣,基本是闲暇时的调剂;认真读并作笔记的要数孙绍振的文本解读,让我对文字更加敏感,总忍不住多想一想作者的字里行间有没有什么深意,作者这样写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思维逻辑,文本的魅力在哪一处;《牟宗三讲哲学》只啃了一章,“天命下贯而为性”就在脑子里转了一礼拜,好难读,于是放下了。读医学类,不为治病救人,只是想让自己从另一个角度理解生命,顺便感叹一句,医学博大精深,也有与教育行业的想通之处啊!
想要守护好小种子,首先内心要坚定,这一学期,始终怀着一颗相信种子,相信岁月的心,也曾陷入悲伤,也曾遇到问题,但始终初心不改。在孤独中,也曾无数次的追问自己,我该如何面对那些活泼泼的生命?后来,我给出自己答案:但求无愧于心。我知道自己不够完美,但一直走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在教室的课程中,我竭尽全力思考课程背后的意义,努力发现知识的奥秘,并传达给孩子;虽未必每个孩子皆如我意,但我全力以赴的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最大可能,能够让他们如其所是的绽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