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次咨询积累之下,这一次的咨询显得更敞开、自在、轻盈,找到人际关系中某一件小事,即可看清自己身处的卡点。
01.清楚沟通目标是什么?
关于清楚沟通目标,我总是本末倒置,常常把情绪放在前,目标放下在后。因此,常常吃了情绪的亏,为自己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把对方放在对立面。
可以在某次沟通失败后找到对方,很多的不是,当然也能保持一些清醒看到自己身上的问题,但总的来说习惯归因于对方的问题。
前两天有一件影响较大的人际关系的事情作为引子,时隔一年再回过头来看,既能看到自己当时的角度,也能感受到对方的情绪。
这件事的共性在于我们都认为是对方的问题,都把过错推到对方身上。
在这件事情的沟通里,我有多次带着抗拒的心理去沟通,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结果,但是情绪不受控,情绪表明了彼此都站在对立面。
情绪在主导着这一切,我很难用一个较稳妥的方式解决。
反观单位中的领导们,在办公室明明已经对某件事情感到生气愤怒,却在开会时用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情绪语气表达出来,达到表述的目的。又或者是明明对某个同事的行为已经有了不好的印象,却从不会因此在对方面前表露,始终保持着一如既往的平和。
她们就事论事的方式,让我钦佩;不带情绪的沟通,打开了我的新视角,原来解决方式还有这么多种,而我却只是学会了一种。
02.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刚刚提到沟通的目的,现在谈谈先处理好自己情绪的问题。
我常常会在沟通目标和情绪两者之间踩坑,即使在某些时刻清楚沟通目标,但情绪很难做到稳定,甚至会在情绪制高点和对方沟通,结果也就不得而知。
除此之外,我对情绪的认知有着偏差。当出现坏情绪,全身心都在抗拒,不知如何转化有价值的情绪。
当负面情绪来临时,内心有焦虑,恐惧,烦躁和极端的想法……这些都能在当下感受到它们的存在,只是不知道如何化解。练习之中佳阳的带领,看到自己对情绪的认知有偏差,负面情绪来临时,不知道如何转化,沟通出现问题,埋下了伏笔。
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我要试着去感受情绪背后带来的礼物是什么?
先化解内在的情绪再沟通,实现共赢。
我不喜欢别人带着情绪和我沟通,反过来也同样如此。别人也不喜欢有人带着情绪,咄咄逼人沟通的样子。
03.放下评判
在这次咨询里,察觉到自己没有以往的执拗,坚信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
经过佳阳的点醒,看到自己无形之中又变成正义的化身,通过分享某个事件,逐渐察觉到会陷入到评判中:站在自己的角度评判对方的种种。
这样的方式对我没有任何益处,只会让我紧紧的抓住对方的缺点,沟通和相处更困难,因为我始终都戴着有色眼镜。
意识到过往惯性对别人有很多的评判,这种评判没有标准,只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现在想想挺累的,为什么总盯着别人的不是呢?自己也并非是完美。
放下对别人的评判,释放过往的模式,选择更轻松愉悦的生活方式,让自己更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