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领导力是可以学会的,它需要方法,需要工具,而且每个人都应该具备领导力,会让工作更高效,目标更易达成。
很多的成功的大型企业,都是把工作分成一个个可检验的步骤来进行,给员工进行培训,让每位员工都掌握能完成该项工作的能力,有条不紊。
2、 员工的执行力等于领导的领导力,一个单位最大的成本就是"重做",所以领导在布置任务的时候,不紧自己要清楚传达,更重要的是,要确保接收的人接收到了你想要传达的意思。日本企业的方法让人印象深刻,布置任务要说五遍:
第1遍,说清楚任务是什么;
第2遍,要求员工复述一遍;
第3遍,讨论此项工作的目的;
第4遍,做应急预案;
第5遍,员工提出个人见解。
这一点我做了深刻的反思,一般我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我会交代清楚要做的事情,如何检查,时间截点,自己感觉任务布置的非常清楚,但很多时候,要检查的时候你会发现,和你需要的结果总是有差别,当时会觉得很懊恼,难道说的还不够清楚吗?听了这个布置任务说五遍,都不用五遍,三遍就大大减少了这样的问题。
3、管理的核心驱动力是怕,而领导的核心驱动力是尊敬和信任。又学到了一个沟通视窗的概念,有四大象限:公开/隐私/盲点/潜能。
公开象限越大,容易获得的尊敬和信任就越多。所以不管是面对同事还是家长还是孩子,多倾听他们,也多表达自己,增加彼此的了解,建立信任。一个人的潜能象限是占比最大的,也可以说一个人的潜力无限,所以在工作中,也可能多给自己一些可能性,说不定就可以呢?盲点象限要转化成公开象限,需要的就是恳请反馈,这个做起来其实并不容易,因为你需要有很好的心态,要做好真诚虚心接受别人所指出来的你自己看不到但别人能看到的问题,很有用。
4、领导者的技术
一是倾听:关于倾听,我也反思了,我不是一个很好的倾听者,大多数时候,表达的比较多。有时候当别人在跟我倾诉的时候,会走神,这是对诉说者的不尊重。还有的时候,当别人在跟我说她的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我已经在想解决办法了,想尽快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其实更多时候,别人可能想要的就是一个情感的抒发,应该先耐心听完,梳理完情绪,才能去解决问题。
倾听要反映情感,多问开放性的问题,让倾诉者把想说的都说出来,要做到有反馈的倾听。
二是反馈:领导者真正需要掌握的是二级反馈。做得好,是哪里做得好;做的不好,是哪里需要改进。让员工在工作中有动力,让员工能够找到自己工作的意义。
一个人在做对事的时候,是塑造正确行为的最好时机;一个人在做错事的时候,是建立情感,拉进距离的最好时期。
5、不要用推理来做决策,也不要轻易推理别人,也不要成为容易被别人推理的人。要多做沟通,避免"知识的诅咒"。
这本书的很多内容确实很好,也是目前美吉姆需要的,值得反复学习,消化吸收理解,运用到实践,还需要时刻自我反省。大家一起进步,提高工作效率,2021都收获满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