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国学与传统文化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

作者: 最美符号网 | 来源:发表于2018-05-08 12:01 被阅读55次

《天香传》白话文(一)

 《天香传》是古人描述沉香的佳作,今选自洪氏《香谱》和周嘉胄《香乘》所载部分内容,翻译《天香传》为白话文,译者没有对古人所述进行充分考证,仅供读者参考。

 《天香传》作者丁谓简介:

      丁谓(966-1037),字谓之,后更字公言,两浙路苏州府长洲县人,祖籍河北,北宋初年宰相。丁谓机敏智谋,多才多艺,天象占卜、书画棋琴、诗词音律,无不通晓,是个天才式人物。书过目辄不忘,几千字的文章,读一遍便能背诵。早年,随父亲丁颢在泾州(今属甘肃省泾川县)。父亲同僚窦偁见丁谓聪明机灵,颇有才气,称赞道:"此儿将来必定做大官。"于是将女儿相许。

      宋代著名文学家王禹偁曾在平江(今苏州)担任长洲县令,丁谓与好友孙何曾一同以文章拜谒,王县令看了文章大加赞赏,认为"自唐韩愈、柳宗元之后,二百年始有此作"。王禹偁后来曾称他是"今之巨儒",诗似杜甫。

      昆山龚颖平时很自负,极少称赞别人,但对丁谓给予很高评价,认为可与韩愈、柳宗元匹敌。

  有一次皇帝问道:"唐朝的酒价是多少?"丁谓脱口答道:"每斗三百。"皇帝问他怎么知晓的,答道:"有杜甫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一天,宋真宗与贵妃一起赏花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大臣们不知如何为好,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宋真宗见他如此聪明,顿时十分开心,赏咏再三。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二)

  香的使用,自上古以来就开始了。用来供奉神仙,祛邪除秽,保持清洁。夏、周、商三代祭祀,首先推荐,并唯一选择的是香,但没有听说过沉香和乳香。诸子百家传记中,描述很多芳香之美的文章,而艾草、紫苏、鬯酒调和郁金汁香味不被看好。

  《礼记》说:"最高享受不是吃山珍海味,而是鼻子闻到的香味。"由此可见,香是多么重要呀!香的采制加工就不细说了,香的名称非常多,品类也细碎。阅读上古以来的帝王之书,佛家、道家的经典论述,香料记载绵远流长,赞美之词严肃而尊重,种类名目太多,各种用法差异也很大。

  如来佛祖说:"天下有种种香。"又说:"调和香有千万种,如天然香、香丸、香粉和涂抹用的香,还有花香,果香,树木香,及其他香。"还说:"天上有各种天香,佛号香积佛所在的众香国,其国香气,比于十方人天之香,天下第一。"

  《仙书》说:"大慈天尊烧百宝香,黄帝老师烧千和香,黄帝则用沉榆,蓂荚作香。"又记载:"真仙所烧的香,百里内都能闻见,积烟成云,积云成雨,既然这样,天上人间都视为珍贵的就是沉香,乳香呀。"

  如《经》所说:"沉香树木坚硬。"又记载:"沉香,大慈天尊降临之夜,随从会捧着香炉跟随,烟柱高丈余,颜色鲜红。沉香莫非是天上诸天国之香?"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三)

 《太上三皇宝斋神仙上录经》香珠法:用沉香三斤,熏陆一斤,青木九两,鸡舌五两,玄参三两,雀头六两,詹香三两,白芷二两,真檀四两,艾香三两,安息胶四两,木兰三两。凡一十二种,别捣,绢筛之毕,纳乾枣十两,更捣三万杵,纳白器中,密盖蒸香一日。之后,加蜜和捣,丸如梧桐子,用青绳穿上,在太阳下晒干,即成三皇真元之香珠。

  焚烧香珠,香气通九天,真人玉女,载歌载舞于空玄之中。再加雄黄半斤,麝香四两,合捣和为丸,大小如大豆,常服用,令人神明不衰,口生香气,又感真彻灵,降致玉女,万病诸症恶鬼、不祥妖魔皆自远伏。

  制作香珠的方法十分复杂,要研磨成非常细的粉末,混合在一起捣三万下,封在高档容器内,边蒸边调,分成豆大,做成香丸,穿在一起晒干。焚烧时,香味上达诸神。

  大家都以沉香为正宗香料,乳香作为辅料。自古圣人对香的尊崇情感至深,香料的收藏很充分,也高明到了极点,供奉神明、祭祀祖先香火必不可少,很少有不用香的。然而艾草、香茅草这类香料,随时都有,不值一提。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四)

  宋真宗赵恒初年(1008年-1016年),担任天书扶持使,在道场里设坛祈祷,没有空闲的时候,从白天到黑夜,焚烧各种名贵的香料绵绵不断,皇帝乘车来祷告神明,上香五次(宋真宗每次拜谒玉皇真圣、圣祖都上五次香)。气味芳香浓郁不同寻常,不是世俗所能想到的。

  皇帝祭祀大都以沉香、乳香为主,再加上一些龙脑。用这种合香法来祭奠圣祖,皇宫中知道的没有几人,何况外面的官员呀。

  我曾经掌握国家生计和军权八年,担任宰相多年,拿的俸禄,与日俱增。所以,得到进献祭品的馨香的机会多,对香的认识也与以前不同。

  一次,快到祭祀的日子了,皇帝赐给入内副都知张淮能乳香120斤。皇帝观密,常赏赐香料,多达上百斤(沉香、乳香、降真香等)。因此,我家的沉香和乳香从来不缺。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五)

  唐朝有杂文记载,唐明皇李隆基时的术士说:"设坛祭祀时,每次焚烧乳香,神灵就会降临",这一说法流传至今。

  宋真宗赵恒禀承圣训颁诏:"沉香、乳香用来供奉神灵、祭祀先祖,非常灵验,没人不信。"。皇帝亲政六个月后,下诏书罢免了我宰相职务,发配山西,后来又贬谪到海南。

  虽然担惊受怕,但也少了很多在位时的烦恼。在海南期间,就盼着漫长的白天有晴日,夜晚能看见天空云卷云舒,静静地思考,享受熏香的乐趣,焚香频繁,人也勤快。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六)

  一向听说海南出产香料特别多,最初就在平民聚居处交易,基本没有假货,有个叫裴鹗的官员,是唐朝宰相晋公中令的孙子,非常熟悉海南地理环境,他说:"黎母山坐落在海南,一片平原四面被山绕着,山上香料很多,品质天下第一。

  然而香料定时收获,出售也有主。海南黎族人的主业是种地,采香不是他们的专业。闽南和越南的商人,都是船上有空余地方的时候才来收香。每年冬天,当地人等商船来了,进山采摘香卖给他们,所以时机不对,想买也没有"。

  海南沉香有四种:沉香,栈香,生结香,黄熟香。按照形状分为十二种,沉香占八成。乌文格,当地人用木材的标准评价沉香,沉香颜色像乌木的色泽,又很坚硬,成色最美。黄蜡,香表面像蜡一样,稍微刮削,露出参差的黑紫色,次于乌文格。牛目、牛角、牛蹄、雉头、洎髀、若骨是形容沉香的形状。当地地则称牛目、牛角、牛蹄、鸡头、鸡腿、鸡骨。

  一种叫"昆仑梅格",属于栈香,是梅树结成的香,黑黄相半比较坚硬,当地人把它看作栈香。虫漏,凡是虫漏,其香尤佳,这类香似黄熟,被蛇虫伤害后结香。伞竹格,就是黄熟香,颜色像是竹子,黄白里面透着黑,看上去像是栈香。一种叫"茅叶",因形状得名,轻还沉水,也是沉香,容易燃烧,当地人认为它不够很坚硬,不把它当作黄熟香。"鹧鸪斑",花纹像是鹧鸪的羽毛,属于生结香,栈香未到沉香标准的有,黄熟未到栈香标准的也有。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七)

  沉香有四个品级,十二种形状的香材皆出于同一树,形状像白杨,叶子像冬青,但更小一些。质地轻而松散、纹理疏而粗的称为黄熟香。黄熟香中,黑色坚硬是栈香级别。栈香很出名,虽然不知道出名原因,但有沉香形态。木质显露,断面锋利,有大有小,没有厚薄之分,拿着有金子或玉石般的重量感。用刀切,像是切犀牛角,竖着劈就碎了,但气味浓郁。

  裴鹗说:"香材不需很大,大到过尺,似是假货,如达到一定重量,中间有孔,会浮水上不沉。"他又说"香料或依附于枯树桩上,或隐藏于弯曲的树枝,或埋藏于树根深处,或寄生于其他树上,坚挺结实,形状各异。嵌在岩石里,像高耸的云朵,高昂的龙首,戴高冠的凤,麒麟的脚趾,鸿雁的羽毛,弯曲的上臂,骈上的手指。但质地坚硬色泽油润,没有刀斧砍过的痕迹,试着扔到装水的容器里,立刻沉水,这是难得的珍贵沉香,千里挑一。这真是,集天地千百年之精华而凝结,众神百般之祥瑞而蕴育,在众多树木之中,独禀灵气,出类拔萃,怎能用来焚烧呢?"

  越南中南部地区栈香和沉香产量特别多,常贩运到番禹,或卖到阿拉伯。贵重的沉香、栈香与黄金一个价。有老者讲:"最近几年有阿拉伯的商船,被飓风延误,寄居在这里,首领炫富,整天大摆筵席,非常夸耀。当地人私下说:"他们很富有,我们不如。但他们烧的香料不够浓郁,干而轻,烟薄而有焦味,不是什么好香。于是,拿出当地海岛北岸产的沉香,即席烧了,杳杳烟气飘向东方,烟云象沸水一样,环环相扣如凝结的漆,浓郁芬芳持久不散。这些阿拉伯人看了,再不敢臭显摆。"

  生结香,采伐时还未成香,非自然形成。生结沉香与栈香等同,生结栈香与黄熟香等同,生结黄熟香则比黄熟香更低。色泽浮而不实,质地松软,燃烧时气味辛烈,缺少温和气,时间一长味道就散了,偶尔用用还可。不论沉香、栈香永远不会腐朽。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八)

  广东信宜县也是产香的地方,与海南香比,品质相差很多。虽然如此,因市场需求大,采伐过度。为了牟利,黄熟香未成栈香,栈香未成沉香,强盗般的被砍伐了。不像海南管辖的深侗,黎族人不是采香的季节绝不砍伐,因此树没有无故死亡的,采伐的香都是自然形成,香品非常好。熟香,自然脱落成香。江南买香大户,万斤黄熟香只能选出百斤栈香;百斤栈香也只能选出十来斤沉香,即使这也很难。

      大个晶莹透亮的乳香产于阿拉伯地区。那里香树漫山遍野,像桃胶松脂落在石头上,被捡回来堆积如山。香树生长在石头多,下雨少的地方。运香的人说,昨天过乳香山,当地人说:"乳香山已经三十年没下雨了。"香中带有石末的是真香,因为地上没有泥土。乳香树种在泥土里,就没香味,结不成乳香。天地植物的生长多神奇呀。

  有文赞说:"百昌之首,备物之先,於以相禋,於以告虔,孰歆至德,孰享芳烟,上圣之圣,高天之天。"(完)

作者:张克

相关文章

  • 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

    《天香传》白话文(一) 《天香传》是古人描述沉香的佳作,今选自洪氏《香谱》和周嘉胄《香乘》所载部分内容,翻译《天香...

  • 雅蕴堂——香之妙用

    明朝周嘉胄在《香乘》序中说:"香的用途太多太重要,远远不止世人所知的那些。" 香—— 可以通达天地 ...

  • 雅蕴堂——香与养性

    "焚香"排解压力的重要方式。《黄帝内经》有论"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品香是很好的静心方式,香之...

  • 雅蕴堂——香与养气(一)

    中医侧重外力间接介入启动人体自愈能力,恢复机体功能,称为自然疗法。《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

  • 雅蕴堂——香与养气(一)

    中医侧重外力间接介入启动人体自愈能力,恢复机体功能,称为自然疗法。《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

  • 雅蕴堂——檀香

    摘自:明·周嘉胄《香乘》卷二 苏颂说:"檀香有数种,黄、白、紫之不同,今人盛用之。江淮、河塑所生檀木即其类,...

  • 雅蕴堂——薰陆香即乳香

    摘自 明·周嘉胄《香乘》 熏陆即乳香,其状垂滴如乳头也;镕塌在地者为塌香,皆一也 。 佛书谓之天泽香,言其润...

  • 雅蕴堂——鸡舌香即丁香

    摘自 明·周喜胄《香乘》卷二 陈藏器说:鸡舌香与丁香同种,花实丛生,其中心最大者为鸡舌。击破有顺理而解为两向...

  • 雅蕴堂——降真香(一)

    降真香,又名降真、降香、鸡骨香、紫藤香。豆科植物,降香属,含有树脂。降真香是受环境因素,或外力侵袭感染,为防止伤口...

  • 雅蕴堂——降真香(二)

    摘自:明·周嘉胄《香乘》卷四 降真香,一名紫藤香,一名鸡骨,与沉香同,亦因其形有如鸡骨者,为香名耳。俗传舶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雅蕴堂——《天香传》白话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omir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