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一副作品只有画成所谓的面面俱到你们才能看得出它的优点,才能“一目了然”,而不能从每一个细节、笔触,甚至作画者的价值观、精神节操、思想智慧,当你们碰到陌生的东西时,你们会感到恐惧,从而你们就开始抨击,更令人可悲的是你们对西方列大师不屑一顾,却一味用“意境”这个主观性、传统性的概念做标准,因为你们缺乏對“艺术法则”的领悟,缺乏对深厚的绘画功底(技术)和广阔的思想智慧(艺术)的修炼,缺乏对大师思想智慧崇拜和模仿,何谈对大师造就的正统艺术的传承和变革,在这条路上,必须有人如苦修僧一样忠诚着正统艺术(我很荣幸捧着这火炬跑下去),再讨论一下大师和匠人的区别: 前者有大智慧,而后者却没有。 我为什么一直再苦练基础和学习大师?因为我想让自己的笔和人更厚重,创作很容易,我早期学国画的時候一直在创作。给我模特或照片,实景让我画下来太轻松了。这些都毫无意义。如果在绘画基础上你又喜欢上音乐、欧洲建筑、雕塑、宗教、欧洲文明、哲学、诗歌、天文、物理,而这一系列学科将充实着你的大脑,增加智慧修养,最后将融进你的作品中,像这充满智慧的作品就不能用“意境”单纯地评价。

二、学绘画的初期,我曾一味的追求极度写实,我很明白。在绘画早期很容易陷入某个东西里,但,这也是好奇心所驱使起,如果没有当初的写实观念就形成不了我对写实艺术的忠诚,再加上后来對欧洲列大师和對浪漫主義、古典主義以及现实主義的深刻理解,更坚定了对写实艺术的追求,像达文西、伦勃朗、鲁本斯、门采尔、提香、列宾这样伟大成就的绘画大师,是我前进的导航灯,是我的精神支柱。
三、曾經有人問我這樣的問題:一個人在画画的時候,天賦和後天努力哪個重要?其實我對這個問題非常感興趣,我當時是這麼回答她的: 當一個人在初級入門的階段時他被灌輸了理論性的東西,此時他需要帶著自己腦中的概念去解決手頭上的功夫,苦練自己的基礎,但是,可別忘了另外一件事,那就是努力把當時的理論忘掉,清空大腦,帶著自己苦練(後天努力)後的結果接受另一種全新的東西,我把這個階段稱為“基礎階段”。緊接著應該進入下個階段:“升華階段”,在這個時候,天賦異稟起了核心作用,那就是讓你忘掉了剛開始的東西,幫你洗清了大腦,讓你對繪画和藝術的理解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時你開始主動地思考,主動地去觀看一些偉大大師的作品,天賦再次幫你端正了心靈,讓你以寬厚的心態容納一些你前所未有的東西,甚至是以前渴望而不可及的繪画方式和技巧,以至於那些更寬廣的思想境界,在經歷了這個階段的“大腦升級”後,你的思想境界和藝術修養已經超過了你第一個階段的苦練結果,此時此刻,你已暗暗地下定決心,用接下來更為嚴謹和理性的繪画方式承接那些天賦賜給你的靈感。日複一日的苦練使你興奮不以,你如衕一隻浴火鳳凰般的火熱,你的大腦被天賦靈感洗滌地厚實空靈,你的技巧被你的後天努力打磨地錚錚發亮!在你的繪画技巧和藝術修養不斷提高的過程中,你一直在想盡各種辦法增加自己的智慧,夯實自己的大腦,你會讓他們進入你的藝術世界,並且通過你的天賦靈感把它們感化,在你身上形成一種光環,照耀四方!你已經離大師的地步不遠了。不知又過了多長時間,你以無可超越的技巧和超凡的思想徵服了一代又一代繪画者和所有世人,這一階段我把它叫做“修煉階段”。你在藝術的修煉中走完了自己大部分光輝人生,你觀察著世態炎涼,觀察著諸位和你遙相呼應的大師們,你想到了上帝的最後的審判,想到耶穌受盡的苦難,你想到了人類文明的發展,想到了自然的博大,你再面對著自己的画作和自己的歷程,“回歸”在你的大腦中產生,此時此刻,天賦靈感涌上心頭,你明白了所有的東西,你將回歸到上帝,回歸到大自然,回歸到藝術…… 我回答完了,提問者已陷入冥想。
四、 我追求的是一種延續和回歸。 首先是前者,當一個人縱觀歐洲繪画史,開始了最原始的山洞繪画,這樣就開始了歐洲文明史上的早期繪画藝術,隨之衍生出愛琴海文明,希臘藝術(其多利亞精神,伊奧米亞精神,庄嚴,高貴,優雅),把它掠奪走形成自己的風格的羅馬藝術(豪壯,充滿力量和激情),羅曼藝術,拜占廳藝術,加洛林藝術,哥特藝術,文藝複興,巴羅克藝術,洛可可藝術,古典藝術,浪漫主義藝術,印象主義藝術,抽象藝術等等,這一繫列的貫穿整個歐洲文明的藝術符號,它們講究科學,人文,理性,客觀,永恆。我延續的就是這種思想理念和精神節操,我生活在現代的工業文明時代,在浮華的社會中炙烤後,我染上了塵埃,我的心靈需要回歸,回歸到原始,回歸到自然,而這裡的回歸正是上麵第三所回答的問題中的回歸階段。
五、 必须用虔诚的心灵对待你画面中的每处事物,每处细节,休想用邪恶的心态去对待,否则你得不到好的结果。否则你的东西就会空洞而乏味,这就好比交朋友一样,为人处事一样,用一颗真诚的心对待每个人。体现出你的精神节操,那么,你就会得到你试图想得到的东西。咱们可以举出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 我有一句话: 学习美术的人多了,画画的人少了。画的人多了,画家少了。画家多了,艺术家少了。艺术家多了,大师少了。 最后导致一种情况发生,那就是几乎很难再出现大师。 咱们可以通过稍加分析就可以解释刚才说的。学美术的和学画画的不同: 前者是为了考一所不错的学校,后者是为了学习基本功。画家和学画画的不同: 画家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技巧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至于他想表达的东西和他的表达方式,我们是没有必要多说的。艺术家和画家的不同: 艺术家可以通过自己的技巧达到艺术的高度,提高艺术价值。而大师与艺术家的不同之处在于: 大师有超凡的技巧和深邃博大的智慧。 咱们就是为了说这个智慧,有了智慧做你作品的精神支柱,你的东西就不会空洞而乏味,想拥有智慧,必须把自己的心放宽,放平静,真打实干,让自己大脑充实厚重,增加自己的精神修养,此时你会获得一笔丰厚的财产。 如果你留心观察你会发现: 达文西的智慧: 医学上:解剖学的创立,绘画上: 明暗法素描的开创者,金子塔型肖像和肖像的创立,机械工程上: 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飞机的人、坦克的人、水车的人、缝纫机的人、自行车的人、自动枪械的人。 物理科学上: 构思出永动机的人。政治上: 帮助法国国王治理朝政的人。伦勃朗的智慧: 把自己一生的跌宕起伏融进自画像中。 鲁本斯的智慧: 作为巴洛克的首领大师,还杰出地完成自己外交使命,避免了两国的战争。 梵高的智慧: 用自己有限的生命放射出无限的光芒……
六、一副作品是那么伟大,你必须用自己充满智慧的头脑去审视它,如果你的大脑空空如也,那你又怎么去读懂它。所以我试问: 如果你不懂技法,你怎么看出作品是如何得到的?如果你不懂作画者位于黄道十二宫其中的哪一个宫位,那你又怎么读出绘画者的目的?如果你不懂作画者当时的历史背景、社会风貌、生产力水平,那你又如何得知画作所能囊括的东西?千万不要陷入自己的陷阱之中,上帝会责怪你的,增加自己的智慧吧!
七 、“关于如何选定绘画对象,以及其标准与要求。“ 这个问题也曾一度困扰我,在日常训练中和对大师们的作品的分析,我试图从中找出规律和出路。最后我发现:其实每个派别、每一种思想主义都有其不同的艺术准则和内容,再加上他们的社会背景,生产力水平。自然而然也有各自的绘画主体对象,为了就是通过这种固有的“模特”来表达自己的艺术思想和准则。如果把目光放在整个欧洲艺术史上,不难发现: 基督教几乎贯穿整个欧洲文明史, 其教的代表著作《圣经》成了整个欧洲人们的精神信仰, 所以在文艺复兴之前绘画几乎全部以它为题材,它也涉及到其他领域。政治,历史,文化,建筑。再把目光放在个别的画家身上,伦勃朗为了把自己一生的荣辱悲喜和跌宕起伏表达出来,贯穿他一生的“自画像”成了他的绘画对象。同样是荷兰的画家米勒,他为了歌颂劳动人民的艰辛与朴实,农民劳动的场景和生活成了他的绘画对象。法国静物大师夏尔丹,为了描绘资产阶级小市民过的闲适生活,他把日常生活中的道具和食物描绘的淋漓尽致!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自己的思想性格,和自己的绘画对象。我崇拜人文主义,崇拜上帝。想赞美人类文明,批判现实。或许我不能把绘画对象固定在某个角度和范围上。我应该把世间的事物囊括在自己的胸怀中,包容一切道义于邪恶。增加自己的智慧,用最厚重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绘画对象。在肖像画上:一位杰出的人,一位绅士,一位华丽的贵妇,以及社会各个阶层人物。这些都可以成为绘画对象。 风景画上:一处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一处迷人的角落,一座造型优美的建筑物。都可以成为绘画对象。大型创作:场面宏大的历史时刻,充满民俗风情的故事,承载着文明印迹的代表。
八、画《手持金边画框自画像》手稿时,我试图让画面的语言更丰富些,想到了放弃传统肖像画的背景处理方式,加入道具至其中。 我把这个肖像的环境安排到了类似画室或画廊之中,背景中设置了三个画框,两边是大幅的画作,中间是方形的小幅画作,画出手稿时感觉这样安排有点古板,这时我想到了接下来准备画的《树丛中的裸体》的画幅,我正准备把它画成椭圆形,自己感觉如果椭圆形代替了方形会产生令人满意的画面效果。这样正好和人物正式的姿势形成对比,紧接着我又想到了《伯爵的婚礼》, 画面左边的花童和右边的儿童同样和婚礼紧张、兴奋的场面形成对比,而此时也是。最后总结出: 创作题材、框幅和形式各不相同的画作时,道具安排和画面的效果以及突出其画面中心都有紧密联系,除此之外,它还能让画面有一种平衡感和稳定感,符合几何学的审美。
九、同样是在创作《手持金边画框自画像》时,考虑到画面光线的处理,为了达到与背景挂有画作的墙壁空间感强烈的效果,我采用了“透光”的方式,我想出让背景“得到”的光大于人物“得到”的光,这样就会让画面产生空灵透彻的效果,这种对光的处理不同与伦勃朗那手电筒式的光,不同与鲁本斯那舞台式的巴洛克光,更不同于卡拉瓦乔的柔和的光。 这样一来,绘画对像的“透光”部分的精彩程度将超过所有的东西,暗部的描绘程度也就超过亮部,这也就颠覆了绘画的基本常识,看似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我相信只要更为艰辛的、系统的研究其处理技法,一定会有令人激动的结果。
一、 在艺术里: 技术和艺术缺一不可。 怎么分别这两者?很简单: 前者看得着摸得着,而后者却恰恰相反。咱们用人来比个例子吧:技术相当于人的骨肉,而所谓的艺术就相当于人的灵魂和思想。光有前者没有后者,那就是活死人僵尸。光有后者却没有前者,就叫孤魂野鬼。希望你能理解我这个不恰当的比喻。事实上有很多人(绝大多数都是对某种艺术没有受过专业技能训练的)认为艺术高于一切,或者说他们指的意境高于一切。或许他们是被某种艺术给人主观上的光辉所感化,从而忽略了被后的东西。就好像我们并不了解成功者的辛苦经历一样。在这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的,冥冥之中人们就感觉这幅画是来自达芬奇或者更遥远的时空,我们似乎忘了甚至不知道还有他的明暗渐进法、空气透视法以及无比精确的科学解剖。拿出辩证唯物法吧!因为当作者看到人们的唏嘘赞叹声后会很心酸的。
二、 真正的作画者务必切记自己要具备高尚的精神信仰。完善自己的价值观,培养高等意识,用中国传统的一句话就是“修身”。对于追求艺术的人们来说,提高和加深自己的精神节操是一件非常优越的事情。例如,像维特鲁威这样杰出的建筑学家,在哲学和乐律方面也是研究精深,这足以证明他对自身境界的完善。放下所有的包袱吧!为了完成赎罪的使命,为了躲避死灵的索取。忘了所有的忧伤吧,忘了所有的堕落吧,这里将没有痛苦,没有私利,没有麻木。
三、出色的观察力是每个作画者都必须具备的本领。这时你要问我: 究竟如何练就自己的观察能力?我回答: 长年累月地积累。这无疑是在考验我们的耐性,没有办法。我们还得对自己寻求增长智慧的事物一一观察。我们要对自己笔下的贵妇忠诚,应细致地观察她的发束、艳妆和坦露的胸部。同时,我们又不能陷入对绘画对象的枯燥的观察中,要像古希腊哲人柏拉图那样游走于河边和乡村之间,他仔细地观察身边每一个微小的事物,每一只蝴蝶,每一棵树,他把它们默默地装在心里。或许你身处这个浮华的现实社会找不到像柏拉图那个时代的绿色环境了,那你就去城市里面繁华的地方吧!面对你面前走过的滚滚人流,你应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他们每个动作,每个眼神,他们的穿戴,年龄。这些都在吸引着你的注意力,而且还给你传递着他们的各种信息,他们的社会背景,职业,性格,精神世界,生活状态。或许你应该看看中国的相面文化,每个相面者都在仔细地观察着对面的人,这已经发展好几千年了。咱们可以来举例: 天庭饱满,地格方圆。是指人的面部肌肉宽大敞亮,正是所谓的“福相”也,那么,当你发展这个以后你会发现此类面相的人性格拿的起,放的下。心态宽厚,能成大事。“红脸包公,白脸奸臣”也是这个道理,它们都是人们的观察得出来的,而这种观察力也是我们祖先一代代地积淀得来。
四、刚想到一个问题: 就是“关于艺术家是不是疯子”。我可以肯定地回答: 艺术家是正常人。首先,我们没有任何理由说艺术家是“疯子”,确实有很多人都用不正确的眼光对待艺术家,或许他们是受到某个极端的艺术家的事迹的影响,我就是他们眼中“疯狂的人”,像“疯子”一样,真实的情况并不然,我可以直观地说,作为一个艺术家,他的思想性格可能与很多人有不同的地方,但是这仅仅局限于艺术的范围内。在一些正常的现实生活中,艺术家们没有理由和平常人产生分歧,因为生活在这大千世界和红尘社会中,艺术家们也需要有正常的生活。例如: 结婚、生子、尽孝道。都是他们需要处理的现实问题。要说艺术家和平常人的不同之处,其实也不是没有。艺术家们会比他们的同龄人更为成熟和更具丰富的思想。也许有时候你会发现确实有部分所谓的艺术家的穿着打扮和行为举止与正常人的不同,这些人只能代表部分的情况而已,你完全可以继续观察那些“艺术家”,你可以了解到他们的艺术水平就像他们那落寞的外表一样,因为他呢是下流的艺术家。朋友,你可别忘记了无论是艺术家也好,或者其他的领域的大家也好,真正伟大的人物都是非常优雅的,无论是外表还是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