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86826/90e0571a8db4a689.jpg)
最近,我睡不好。
常睁开眼睡不着,而好不容易睡着了,我又马上跌入一个梦境。梦境,都是同一场景,我拿一根擀面棒,碾压我的文字。
可能是我老想着一件事,如何改变文字的琐碎,让它能展现出一股凝聚力,还能读来饱满。
才导致我梦里不断碾压文字。
记得,我刚接触写作时,也梦里老在构思文章。那时,我每天要完成400字,很紧张,怕写不出来,怕好不容易才有的一个梦想因为不能完成而放弃了。
于是,我躺下时,就惦记架构文章。连梦里我都在写,梦里琢磨写作方法,梦里写不出来,梦里着急,梦里我像一个在文字溺水之人,拼命游向它岸边。
不然,我不能入睡,唯有梦里还在为它努力,才能安心进入睡眠状态。
到现在,梦里写作,已很长时间没出现过。写作对我,已有点习惯,每天不拿一个时间,静静地写上一篇文章,还真觉得一天白过,不能安心。
不过,最尴尬的是,我的写作进步不大。
以前我不介意进步不大,觉得只要自己能写,能坚持,就一天天写下去。总有一天,我的写作,能出现一个质变,能写出好文章。
可最近,我不这么想了。这起源于,我看到一个同进简书的文友,她的文章,被一个人批评,说她为什么一直写得那么琐碎,而不能改变。
这个话,对我是一个霹雳。因为我的文章,写了一年多时间,也还是很琐碎,很单薄。通篇文章读来,如蜻蜓点水,水里点了几下,就一溜烟飞走,文章也结束了。
这样点过去的文章,虽然湿了身体,字数也不少,可内容肤浅,不得文法,严格来说是不能称为文章。
看文友被批评,我红了自己的一张脸,一年多时间,我不停地写,不停地阅读,却一直在重复一个知道的毛病。
这个批评,批醒了我,要改变这种埋头写作,埋头阅读,却不能解决写作问题的状态。
所以,我不安,就连梦里也不安,在想着要改变文章琐碎。
可我梦里的改变方法,说来也逗。
我是将文章每一个段落,那成团的,没有舒展开的文字,就一个段落,一个段落地拿出来,放在一张饭桌上。
然后,拿一根碾面棒,将一团团的文字,在饭桌上碾压成一个个平面的,舒展开的,就改变文章了琐碎。
好几个夜晚,我接连跌入这么一个梦境,虽然醒来时,觉得把文章擀面棒碾开,有些不可思议,但还是有一点形象相似,就是把段落拉长,把内容舒展开。
可梦就是梦,只说明我焦虑了。
这时,周岭的《认知觉醒》,给了我指示:
对于学习而言,学习之后的思考、思考之后的行动、行动之后的改变更重要,如果不盯住内层的改变量,那么在表层投入再多的学习量也会事倍功半;因此,从权重上看,改变量﹥行动量﹥思考量﹥学习量。
就是这一句话,让我重新审视起我的写作,我虽然坚持学习,坚持写作,是很不错的一种态度。但是,要获得写作进步,只有坚持和学习,是不够的,它还要在坚持和学习之后,进行思考,再行动,达到最终目标,就是改变量。
![](https://img.haomeiwen.com/i3486826/43ef2900a4ac99b4.jpg)
比如,文章琐碎问题,就是要在一次又一次阅读中,还有思考中,行动时,让它获得改变。
那么,我将如何做呢?
这跟我的写作方向有关,我的方向,是故事和短篇小说,那么我的阅读和学习,就围绕着方向展开,收缩阅读范围,进行精读一个作者——张爱玲,精读她中短篇小说。
将整理出动词的运用,比喻句,五感的交汇,人物的发展,故事的进展,事件和情境的交融……
我要让知识,糅合起来,做成一根文章擀面棒,碾开文章段落,让它如春天花蕾舒展开,舒展开,开出一个文字的春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