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各类软件在其专业的领域(例如:游戏、软件测试、办公、ERP等)都会为用户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效率的提升。RPA作为商业化的流程自动化应用势必会带来更具有震撼性效果的效率提升。
RPA相对于人工进行大量重复操作(第一个RPA适用场景条件:大量重复)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体现为以下五点:
·效率高(和人相比RPA可以不间断处理大量重复工作,准确,高效)
·成本低(和人工成本相比,RPA实施成本低,维护成本依赖于运行环境,整体成本比人工成本要低得多)
·速度快(和人相比RPA不间断工作处理大量重复工作速度快,而且RPA实施的速度也比其他软件开发要快,见效快)
·质量好(和人相比RPA处理大量重复工作准确度更高)
·态度优(和人相比RPA可以7X24小时不间断工作不闹情绪态度始终如一)

换个角度,从RPA能够解决企业的什么痛点来说明RPA的优势,其实RPA产品(部分提供商)已经推出多年,那么RPA火爆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
第一,关于人的集成。
这个过程中,人和信息系统发生了非常紧密的集成。也许10年前,我们可以说信息水平比较高的部门是财务部门和HR部门,而现在已经没有人会提哪个部门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了。当人使用信息系统由稀缺变成普遍,大家一定会追求:如何能够更加体现人的价值?如何能够让人和信息系统有更高效的集成?所以我们就会分析哪些人和机器的交互是必要的、高附加值的、有创造性的?而哪些交互是机械的、低附加值的、可以让机器完成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RPA就变得非常有价值。
第二,关于信息系统的集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试图从多个抽象层面(技术接口、数据、流程等角度)解决这个问题。涉及到部门之间信息交互时,这个场景/结论出现的频率依旧是最频繁的。问题存在有两个主要矛盾:

1.企业日益增长的对IT系统的需求与IT系统有限的资源投入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实施成本”,提升信息系统群对业务的可扩展性,便意味着设计复杂度的增加,同时也意味着投资成本的增加,而信息系统的建设从来都是需求与成本的权衡。RPA在解决现有信息系统间的交互问题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业务人员的角度看,RPA解决系统集成的问题方式和人处理的方式非常类似。从IT人员的角度看,RPA解决系统集成的问题方式非常符合软件工程中“高内聚,低耦合”的原则。
2.企业对业务变更迅速响应需求的与IT系统建设需遵循固有周期之间的矛盾。关键在于“实施速度”,业务部门有需求变更时,最不想得到的答复是:“IT需要排期”。IT部门最痛苦的莫过于人手本来不足,各个业务部门报需求的紧迫性都是“非常高”。这个矛盾不仅短期存在,而且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存在。RPA项目实施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能够非常有效的缓解业务部门和IT部门之间的矛盾。

第三,关于未来的集成。
都说“未来已来”,都在讨论“机器会不会替代人”,不过这些问题都不是我们短期做IT规划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要展望未来,也要脚踏实地,RPA可以是一个很好的连接点。 为什么说RPA可以让AI离我们近一些?RPA是流程自动化机器人,如果是机器“人”,就需要有眼睛、有耳朵、有嘴巴、有手、有脑袋。其中:眼睛=OCR、图像识别、语义识别等;耳朵=语音识别;嘴巴=语音合成;手=初级阶段的RPA、机械手臂;脑袋=统计分析、机器学习等……
目前这些单项的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了,RPA可以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成美丽的项链,以客户可以承受的价格戴在企业的脖子上,使其以更加优雅的姿态参与到日益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去,占据先机,成就未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