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17509/113564d7fb634b4a.jpg)
前几天,我见到一位二十多少前的学生。我早已忘记他的名字,也不记得教过他什么学科。
而他说,席老师,你给我们代过一周体育课,并且给我们讲过你上学时的故事。至今我还记得《半把挂面》的故事,这个故事时常激励着我。(我上学去时,有个周末一位老师给了我半把挂面,救了我一命)
想不到因为一个故事,让学生记了二十多年。
很多人喜欢听故事,老师要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讲什么故事呢?
一、讲身边的故事,突出一个“真实”
学生需要榜样引领,老师也同样。我们可以从身边的人开始,发现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加以提炼。故事一定要真实,不能随意捏造,更不要夸大。牛皮吹破了,就不好补了。
《犯人李铜钟》中讲了一个故事:大队会计替李铜钟去公社开会,汇报工作时,为了获得领导表扬。就说道:自从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来,我们饲养室的小毛驴也讲起卫生来。二夯家媳妇回娘家,到饲养室借毛驴。她骑上驴,用手拍驴脖子,用脚踹驴肚子,小毛驴就是不可能走。饲养员赵大叔一看,我滴乖乖,原来忘记给小毛驴刷牙了。他拿出鞋刷子和一盆清水,把毛驴的牙齿上下左右刷了七七四十九下,小毛驴撒着欢儿驮着二夯家回娘家了。
于是,由于汇报出色,公社奖励大队一面锦旗“爱国卫生标兵大队”。
这个故事,就是会计顺嘴瞎编乱造的。我们千万不能为了荣誉或者博得某人开心,随意捏造。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7509/382c0ed0d0a4642d.jpeg)
二、讲述平淡的事,主打一个“感人”
我们学校一位高克玲老师,每天放学后,喜欢在学校批改一会儿作业,或者是备备课,看看书。结果那天傍晚下了冰雹,刮起狂风。学校停电了一片漆黑,只听见“轰隆隆”的雷声,冰雹敲打铁皮车棚“噼里啪啦”的响声,惊恐万分的她赶紧驾车回家。谁知道,道路上,大树被风刮到横在路上,她只好调转汽车再找路。结果,另一条路也被歪倒的电线杆堵死,她只得再换一条路。恰好手机又没电关机,她爱人跟我打电话,说克玲还没有从学校回家,电话也打不通。
我也赶紧拨打电话,也是“你所拨打的电话已关机,请稍后再拨。无法接通电话,我也联系学校附近的马老师去学校,结果马老师回复:学校里漆黑一片,喊了半天没有人回应,应该是在回家路上。
看着风雨交加的窗外,我也不知道到底克玲在哪里,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
直到晚上十一点半,我才收到克玲信息:校长,我刚到家。
第二天,我才知道她度过了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她说,当她批改完作业,才发现天已乌云密布了,并且天很快就黑了下来,然而手机没电,学校也停电了。当她回到县城的家,一打开手机,发现手机上二十多个未接电话。
这就是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敬业爱岗,就是这样废寝忘食,他们时常工作起来什么都不顾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9917509/b14dec9fa6bb6854.jpg)
三、讲他人的故事,体现一个“新奇”
有时候,我们讲他人的故事,要有出奇制胜的地方。这一点,我们要借鉴一下冯骥才的《俗世奇人》,“刷子李”“泥人张”“苏三块”等,冯骥才先生塑造的这些人物个性鲜明,更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的老师,不乏身怀绝技者,不乏工作突出者。如何发现他们管理班级,组织教学等方面的“出彩点”,这就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
四、讲好中国故事,凸显一颗“红心”
作为老师,更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有个别读物,诚信守信故事,尊师重教故事,勤奋学习故事,主人公都是外国人。难道我们缺乏这样的故事吗?
“半条棉被”的故事,“程门立雪”“牛角挂书”“毛泽东求学故事”,“雷锋故事”……我们有太多的中国故事可以讲给学生听。
我们教育的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们要善于用红色故事激励学生,用中国故事教育身边的人。
作为一名教育者,讲好故事,将一些道理融入故事中,让我们的教育在润物无声中滋养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体悟道理,在潜移默化中起到“春风化雨”的功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