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多动症最初的印象来自于小学时候班里的一个转校生。那是个外表斯文、体型纤瘦的小男孩儿,但就是这样一个弱不禁风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里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小恶魔。
课上,老师随时会被他的“即兴表演”打断,某次罚站时还因为太无聊而一直撞墙把自己的头给撞破了;下课之后常常把同学们追得满楼道跑,有一次甚至还拿着酒精瓶试图做一个自制小炸弹,把全班女生都吓进了洗手间。
图片来源:《哈利波特与魔法石》直到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他的母亲才在老师的坚持下来学校为我们说明了他的特殊情况——小时候因为大人的疏忽,他误食了放在门口的报纸,然后因为铅中毒而患上了多动症,所以有些地方跟我们不太一样。
那个时候,一群小学生谁也不懂多动症是种什么病,只知道他上课的时候总是不听讲、扰乱课堂纪律,课下还总爱欺负同学、抢人东西。现在看来,那时候他的种种“恶行”,确实都是因为多动症而身不由己。
什么是多动症?
多动症又被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V) 指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人,他们体内负责思考、计划、集中注意力、检索信息和保持对任务专注的部位不如常人那么活跃,这就导致了他们很难在学习、工作以及家庭生活中获得成功。
虽然有研究表明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在智力上与正常儿童并无显著差异,但他们依然可能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或考试而在学业上不断失败,被家长和老师责怪没有动力,学习态度不端正;还可能因为在家里调皮捣蛋而与父母逐渐疏远,从而被切断获得爱与自信重要的来源。也因此,相当一部分多动症患儿的家庭在最后走向了悲痛和灾难。
多动症在儿童期与少年期均较为常见,2011年的美国全国儿童健康调查,美国4-17岁少年儿童中多动症的患病率达到了11%,而根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报告,我国儿童的多动症患病率大约在3%~13%之间(盖笑松, 兰公瑞, 刘希平,2008),换句话说,我国两亿多儿童中,患有多动症的儿童可能超千万。
目前,研究已经发现,除了遗传因素之外,铅中毒、脑损伤、营养不良,如缺铁、缺锌,以及父母关系不良都可能引起儿童多动症(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孔杜斯, 卡迪丽亚・吾马尔, 2012)。此外,据统计,多动症在男孩中比在女孩中更常见,且成年之前,患病概率会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多动症的诊断标准
在DSM-V中,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诊断通常需要以下条件,即患者表现出了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有多动—冲动的症状,且相关症状在患者12岁以前就已经显露。其次,这些症状不仅仅只在学校或者家里等单一环境中出现,而是涉及到各种不同的社交、工作场合,并且对患者的正常社会功能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如学业失败、无法承担社会责任等。此外,还需要排除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的症状是因为其他心理或身体问题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有注意力不集中的表现。同样的,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会表现出多动或冲动症状,但如果患者的确是患上了多动症,则至少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冲动两类症状中的6个具体症状,16岁以上的青少年以及成人至少要符合5个症状,并且症状至少持续6个月。
DSM-V 里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表现:
1. 在学习、工作及其他活动中,无法注意到细节或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出错;
2. 在学习、游戏或工作中,经常难以保持注意力;
3. 与别人说话时,经常心不在焉;
4. 经常不能按要求完成功课、家务或其他任务;
5. 经常无法安排好作业或活动时间,不能按时完成任务;
6. 经常回避、讨厌或勉强参加那些要求高度集中精力的作业或任务;
7. 经常遗失作业或活动所需的物品(如书本、钱包、眼镜、手机等);
8. 经常因外界刺激而分散注意力;
9. 经常忘记日常活动中的事情(例如,做家务、跑步)。
DSM-V 里注意力不集中的行为表现:
1. 经常手脚不停乱动,或在座位上不停扭动;
2. 在应该坐好的场所,常常离开座位;
3. 在不恰当的场合常常过多地走来走去、爬上爬下,或是坐立不安;
4. 经常难以安静地做游戏或参加课余活动;
5. 经常不停地活动,好像“受发动机驱动”般无法在同一场合长时间待着;
6. 经常讲话过多;
7. 他人的问话还未完结便急着回答;
8. 对需要轮换等待的事情常常表现出不耐烦(比如排队);
9. 经常打断或直接介入他人的事情。
要确定孩子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TA至少需要符合注意力不集中或多动—冲动两项中某一项的6个症状,或者两项综合的12个症状。
这次真的是基因先动的手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遗传性的生理病症,主要是负责管理情绪、控制行为、集中注意力的脑区没有得到充分唤醒(激活)而造成的。这种“非唤醒状态”似乎是与脑细胞在利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进行交流时出现的问题相关联的。
患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儿童具有高数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重吸收转运蛋白,并且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神经递质的受体较少——大量的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通过转运蛋白被重新吸收,再加上周围脑细胞接收不到充足的神经递质,这就会导致大脑兴奋性低。
虽然科学家们对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的具体遗传特征存在相当大的争议,但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超高遗传率是毋庸置疑的。在美国,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发病率约为5%。然而,在那些双亲中至少有一位也有此病症的家庭里,孩子的患病率就会急剧上升。
大约有57% 的成人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患者会生下至少一个同样患此症的孩子。如果已经有一个孩子被诊断为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症,那么同一父母的其他孩子将来患这种病症的概率就会增加到33%。如果两个孩子刚好是同卵双生子(同卵双胞胎),那么另一个孩子患这种病症的概率可能会增加到75%。
除了给孩子吃药,还能做些什么?
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最初方法是使用兴奋剂。这些药物可以使更多的多巴胺被释放或者阻碍多巴胺的运输和重吸收,从而增强脑细胞的活跃性。当一个人服用像右苯丙胺这样的药物时,通过释放多巴胺进行信息交流的脑细胞会被刺激从而提高活跃性。这样,提高了多巴胺的可用性,可以帮助负责注意和行为控制的脑细胞之间的交流。
但是患有多动症的孩子除了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症状外,还有其他的问题——在没有达到目的或者受到了“惩罚”时,孩子可能会变得极度烦躁和愤怒。此外,孩子还可能毫无缘由地感到焦虑和极度绝望。所以,家长还必须努力控制孩子的坏脾气、焦虑和绝望。下面这几点或许可以在药物治疗之外帮助孩子学会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1.帮助孩子在发脾气时冷静下来
如果是在学校里,可以鼓励孩子去找心理老师或者小伙伴散步。在学校的心理咨询室里,孩子可以玩玩黏土或用颜料画画,听听音乐或坐在舒服的椅子上握一握弹力球,当然还可以拿出一张纸写下(或在键盘上敲出)每一件他想说(但没有说)的事情。要鼓励孩子去使用一些身体放松法来使自己平静下来。
缓慢地深呼吸也可以帮助孩子减轻压力和愤怒情绪。家长应该让孩子了解到,如果他们开始深呼吸,那么他们的愤怒就会立即下降。所以告诉孩子当TA感到愤怒时就开始深呼吸,再来一次,做完5次深呼吸之后,让孩子问问自己“我想要什么? 我该做什么才能得到我想要的?”;当做完10次深呼吸之后,孩子应该准备好开始回答这些问题。
另一个平静情绪的方法叫作“情绪垃圾袋”。这种方法需要用到一个纸袋、一张卷成扩音器形状的纸或者一些能让孩子用来“朝里面喊”的东西。告诉孩子当一个人生气时会在心中产生许多的“垃圾”,然后鼓励孩子拿起纸袋,放在嘴巴前面,然后让孩子说话,说什么都可以。如果孩子想要有个目标,那么让TA挑战一下,看是否能用强有力的喊叫把袋子吹破。
2.了解孩子的需要并帮助其拟订计划
当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儿童情绪爆发时,了解孩子的需要和建立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试着不断鼓励孩子去保持安静和保持深呼吸,可以将孩子从波涛汹涌的情绪海洋带回到“岸边”。继续鼓励孩子深呼吸,直到孩子能够认清自己想要什么并找到一个“让它实现”的方法。
在分辨清楚孩子的需要后,和孩子一起解决当前的问题。同时,家长们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目标是尝试帮助孩子学会怎样控制情绪反应和解决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朝其他人大吼大叫,那么他(她)必须去道歉,并做一些事情去补偿。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做了很严重的错事,而是要给孩子强化一个概念,即如果你“搞砸”某件事了,就必须要做出“补偿”。
“你不能总是得到你想要的,但如果你努力,有时你会得到你想要的。”让孩子明白,在生活中,我们不是总能得到我们想要的,但是如果我们能克制因为愤怒或失望而产生的冲动,并让我们的大脑“额叶”正常地工作,那么我们就能找到一种方法来得到我们想要的,或是其他能让我们满足的东西。
3.为孩子赶走抑郁和绝望的情绪
对于那些“抑郁的”多动症孩子,应该增加他们每天参与自己喜爱的活动的次数。就像“一日三餐”一样,确保孩子每天做3件自己喜欢的事,不必是很复杂的活动,简单的事情就可以。可以是看一个喜欢的电视节目,可以是穿一件最喜欢的毛衣去上学,也可以是中午的便当里有孩子喜爱的食物。总的来说,每天做3件喜欢的事情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种良好的“抗抑郁剂”。
抑郁的人常常对自己的评价不高,但家长可以通过书籍、电影等媒介,指导和鼓励孩子遵守道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研究发现,自信与一个人的生活方式和他的道德准则之间的一致性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行为越符合其道德准则,越有自尊自信。此外,父母还可以让孩子进行有规律的体育活动。研究表明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活动能够减轻抑郁症状。
最后,如果能够在生活中有一定程度的控制感,孩子会感觉更好,这对TA建立自尊会起到推动作用。让孩子可以自主决定一些事情,这些事情可以是周末穿什么衣服,卧室墙用什么颜色,一周里某一天吃什么,也可以是某个月的家庭活动做什么。此外,告诉孩子TA在爸爸妈妈眼中是个“不错的小家伙”也有利于增加孩子的自尊。
参考文献:
阿斯木古丽・克力木, 孔杜斯, 卡迪丽亚・吾马尔. (2012). 儿童多动症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研究 [J].中国妇幼保健, 27(34), 5510-5512.
盖笑松, 兰公瑞, 刘希平. (2008). 国内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元分析. 心理学报, 40(11), 1190-1196.
雷秀雅(译). (2018). 家有顽童:孩子有了多动症怎么办?(第2版)(原作者:Vincent J. Monastra).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