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所谓孤独,就是你面对的那个人,他的情绪和你的情绪,不在同一个频率。 ——理查德·耶茨
提起机器人,通常我们会联想到“高科技”、“人工智能”、“神奇”……
你可曾想象过,假如自己像机器人一样活着,会是怎么样的?在这个世界上,每一百五十人里,大约就有一个“机器人”。只是,我们总习惯性地将他们定义为“自闭症患者”。“自闭症”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并很自觉地把这一类患者划分在精神病人的类别里。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对那些“机器人们”持怜悯又袖手旁观的心态。
但其实,他们和正常人一样有思维,只是他们的思维世界与我们不同。他们就像一个生活在隔离罩里的机器人,过着那个世界里的生活,同时还很努力地想要读懂罩子外面的信息;我们不过是幸运地拥有多于他们数万亿倍的镜像神经元等等,或者换句话说,是我们不懂他们的世界,又凭什么歧视他们呢?
几年前,我间接地接触过一个“机器人”,是位工匠大叔的儿子。他很安静,只是一直蹲着玩工地里的泥沙,没与人有过交流,即便你和他讲话,他也没抬头。那时候,因为各种听闻,我误以为是他父亲忙于工作而疏忽了对他的教育,甚至我把他这种“心理疾病”全然怪罪于他的父母家庭。但现在才知道,大部分自闭症都是生理因素引起的。他在那儿玩了一下午,没搭理过任何人,快收工时,他开口了,因为他父亲喊他一起回家。
还记得《rainman》里的Raymond,二十多年来他一成不变地生活着,有固定的生活仪式,很难想象他能适应我们的社会生活。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礼拜,虽然他有过两次情绪爆发,但他懂得弟弟的玩笑,他懂得跳舞,他懂得要保护弟弟,离别时,他懂得弟弟的承诺,他在等下次的见面。
最近看过好几篇关于微信朋友圈的文章,有很多议题:该不该秀恩爱、能不能设分组、是不是被捆绑……其实说到底,这是一个能分享我们情感的平台。不管你对待它的方式如何,都没有错与对。在成百上千的联系人里,可能有只一面之缘的人、可能有曾经很亲密的好友、更多的是泛泛之交,你和他们甚少联系,显然,朋友圈成了他们了解你近况生活的唯一途径。发不发朋友圈完全属个人自由,没人要因此受到批判。但表不表达情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
既然我们不是“机器人”,那就请好好珍惜,好好表达自己。不善沟通没有错,不想沟通才是罪过。很多情感障碍,都源于最初的一念之差。无论选择什么方式,你可能寡言,但请别沉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