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升级打怪论程序员自我修养职场
“毕业5年,年薪50万,我总结了职场最值钱的5句话”

“毕业5年,年薪50万,我总结了职场最值钱的5句话”

作者: 拒绝贩卖焦虑 | 来源:发表于2019-06-25 19:58 被阅读347次

    1

    没人有义务提携你

    前几天,和前同事吃饭,一个实习生小朋友吐槽,说最近入职的新公司氛围大不如前,很怀念过去大家一起工作的时光。

    我们都觉得挺诡异。

    她新入职的这家公司,是出了名的好地方,业内大咖聚集地,成长速度无人能比,而且人际关系并不复杂,可小朋友混得却并不好,说同事和leader自私自利,对自己不友好。

    我问她,如何证明别人自私。

    她的答案,把一桌子人雷倒:

    好项目,从来不分给我,

    有消息,也从不告诉我,

    就连和客户吃饭,也不叫上我。

    小朋友没明白,这三句话足见她还没长大。

    职场没有老师,你不主动,没人有义务提携你。

    今日头条的张一鸣,刚毕业时加入一家叫酷讯的小公司做程序员,一年后,就成了管着几十人的部门经理,靠的就是主动。

    虽然最初只负责一个模块,但其他同事遇到的问题,他也会帮助解决,从而让他有机会看到code base中的大部分代码;

    有新员工入职,只要他有时间,就会主动去给新员工讲一遍工作流程,正是在这一遍遍重复讲解中,他得以将自己的工作进行提炼总结和反思;

    他虽然是技术人员,但遇到产品的问题,也会积极参与讨论想方案,这让他在创办今日头条后,对商业和市场,有很好的掌控和判断。

    这些看似给自己揽活的举动,其实每一次都不是白花功夫,这一点点的主动,让他积累了写代码以外的更多经验,也让领导看到了他的潜质。

    机会,不是等来的,做好手头的事之外,还要有勇气去争取更多职责。坐在角落里默默地等,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升职加薪。

    2

    职场要会“抄近路”

    很多人觉得职场没有捷径可走,可刻骨钻研的晋升之路,其实并不适合职场。

    一个做运营的朋友,可谓是弯道超车的一把好手。

    他给我讲过一个故事。

    刚入职的时候,他是个运营小白,营销策划、数据分析、用户增长,一窍不通。看着朋友圈里刷屏的活动,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上网买了一堆书,报了一堆课,开始在家刻苦钻研。

    可没过几天,就觉得不对劲,理论全都懂,实践中一团糟。

    聪明如他想了个办法,找大号的同行套近乎,聊天吃饭,一个月剩不下几个钱,可聊着聊着,就把自己聊成了大神。

    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这就好比打游戏,有没有大神带,晋级之路是完全不同的。

    这样的人,我在职场也见过不少,以前公司有个秘书就是这样,从PPT都不会,一路变成办公室全能选手,和程序员小哥聊代码,都说得溜溜的。

    她的方法简单粗暴:掏空同事的才华。

    方法简单到不行,就是在办公室狂撩。工作的第一年,她所有的工资,都用来请同事吃饭了。

    当然,付出就有收获。和同届入职的人比起来,她很快就度过了职场新人阶段。

    罗胖在《奇葩说》中就曾指出,职场是可以“作弊”的。

    当然,我们说的作弊,不是让你拿着别人的成果直接写上你的名字,而是在你接手很多新项目时,要懂得和前人取经。

    3

    成熟的人在乎有用

    幼稚的人只谈喜欢

    之前有个HR朋友,说了她最近面试的一个海归的事。

    那个孩子从一所美国生物医药领域的顶级学校硕士毕业,但回国一年多,却没有持续两年以上的工作经历。

    HR面试时,发现了真相,这么多年心心念念找一份喜欢的工作,能专心做科研,而不必操心实验室里的琐碎。不用刷瓶子,也不用给领导写无聊的汇报。

    所以,回国一年多,她没找到“喜欢”的工作。

    听了这个女孩的事,我想起曾经看过主持人窦文涛的一个故事:

    当年,因为《锵锵三人行》爆红的窦文涛被电视台安排做一档新节目《文涛拍案》。

    这个节目和《锵锵三人行》风格迥异,抓眼球、很劲爆,可窦文涛却不喜欢。但就是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他认真做了8年。

    因为这是他的工作和责任,自己也不能永远活在《铿锵三人行》里。

    工作这么多年,我就发现,身边越来越少人谈论“喜欢”,其实并非人老心老,开始麻木,而是学会了不要用“喜欢”评价一件事的价值,因为你会发现,喜欢这种感觉,害人不浅。

    它无法支撑你走下去,因为很多人的梦想经不起工作的疲惫;也无法让你真正成长,因为“喜欢”不过就是画地为牢的舒适地带。

    所以,成熟的人判断自己的行动,从不以“我喜欢做”为出发点,而是会衡量:这件事有没有用。

    这是一种功利,也是一种能力。

    4

    薪水越高的人

    越不爱讲道理

    有句话叫:情商最低的行为,就是不停讲道理。

    这话在职场上也很适用。

    原来我有个同事,学历很普通,工作能力也一般,但是她有个别人都比不了的特点:特别会办事。

    比如,我们部门和其他部门,同时都需要定会议室,可空余的只有一间,谁都想争取,如果是你,你怎么办?

    普通人可能会和行政部讲,我们的客户多重要,会议不能改期之类的道理,性格刚烈点的,可能直接一封邮件抄送部门领导,一下把问题僵化了。

    但是这个小姑娘,不按套路出牌,她不打电话不发邮件,直接去到行政部,和行政部大姐聊天,聊到人家孩子明年要高考,正在愁成绩提不上去,她正好有认识的很好的辅导班老师,果断介绍了一个给大姐。

    话题聊到这里,订个会议室还算问题吗?

    职场上,聪明人从来不讲道理,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靠对错维系,道理你都对,可也解决不了问题。

    会打感情牌的人,总能事半功倍,而爱讲道理的人,一张口就输了。

    5

    老实人低头干活

    聪明人抬头看路

    前段时间沸沸扬扬的甲骨文裁员新闻,几乎演变成了闹剧。

    不得不说,无论从法律还是情理,公司都没做错什么。

    而那些已经中年的工程师,被裁员后却无法接受事实,拉起横幅抗议,实在叫人唏嘘。

    早在这次裁员之前的一年,公司就已经透露了有可能裁员的信号,而更多的人,选择了当鸵鸟,过一天算一天。

    反观那些一早就从这个被外界戏称“养老院”离开的人,现在早就身价上亿:

    前甲骨文咨询总监梁建章,创立了携程网;

    前甲骨文大中华区技术总经理喻思成,后来做了阿里副总裁;

    前甲骨文员工刘伟光,成为蚂蚁金服副总裁。

    这个名单还很长,他们分布在各个知名公司,甚至自己创办了新公司,走在上市的路上。

    同样的起点,不同的思维,造就了不同的人生。

    在职场,努力不是成功的唯一条件,比低头干活更值钱的是,抬头看路的能力。

    居安思危,不让自己沉浸在安逸中,时刻保持敏锐的判断,早早看透局势和未来,才能让自己应对变化时从容不迫。

    职场上,如果不能保持持续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判断力,只用体力上的努力来麻痹和感动自己,那么,低头勤勤恳恳工作,一定不会换来出头,甚至在将来的某一天,会让你突然出局。

    只依靠时间默默积累的,可能是并没有任何附加值的经验,这样的经验,并不值钱。

    而那些能在几年内,就实现薪资突破的,都是懂得“抄近路”、使巧劲、发现和顺应趋势的人。

    有句话说得好,你不主动思考人生,就会被人生碾压。时间从不必然带来价值,你只有主动成长,突破捷径,才有可能拥有高价值的人生。

    ——EN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毕业5年,年薪50万,我总结了职场最值钱的5句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axc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