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苏东坡屡称阳羡

苏东坡屡称阳羡

作者: 青霞人文 | 来源:发表于2017-12-14 15:09 被阅读35次

苏东坡屡称阳羡

青山

        读苏东坡诗文和苏东坡的传记,屡见东坡称道阳羡﹙宜兴﹚语。东坡是四川眉山人,21岁经蜀道出川后参加进士考试,22岁进士及第;后因母丧返川;25岁走水路出川走上崎岖仕途,29岁因父亲苏洵丧而扶柩回川,公元1068年,苏轼第三次离开家乡度秦岭前往京师,这是他最后一次亲近故乡了,从此再没有回来。叶落归根本中国人的古来有自的情结,但苏东坡一生钟情的家园归宿地是地处华夏东南的阳羡(宜兴)。苏东坡不思念家乡吗?不是。读他的诗可知:“试登绝顶望乡国,江南江北青山多。”“江山如此不归山,江神见怪惊我顽。”“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漫漫路途,连绵青山也似乎阻挡了他的归乡之路,宦海浮沉,身不由己,无怪乎用一个“顽”字来自嘲。

        苏东坡是一个早早参透人生空幻本相的人。在他中进士任职陕西凤翔签判的时候,路过河南渑池一所寺庙里,写了一首诗有“人生到处知何似,应是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的诗句,不就是早慧诗人对人生的一种参悟吗?但是苏东坡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是以超然旷达的态度操作人生的。他像一只孤鸿,随命运驱使飞来飞去,北至河北的定州,南到蛮荒海南岛之儋州,人生浮沉,均不能自主,但告老归隐于阳羡,是他唯一自主的渴求。

        早在嘉祐二年(1057),苏轼进士及第,在琼林宴上与同科进士阳羡人蒋之奇﹙字颖叔﹚相约卜居阳羡,大约是蒋之奇对阳羡山水风土的描述打动了年轻的苏轼了,而苏轼亲到阳羡却是在他近四十岁的时候了。

        王安石变法期间,苏东坡在朝廷因与变法者龃龉,请求外任,被朝廷任命为杭州签判,杭州是东南第一繁华都会,“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杭州生活三年给他快乐的体验有甚故乡。在签判杭州的时间,苏轼曾到常州、镇江一代赈灾,来到向往已久的阳羡。这和蒋之奇的约定已过了十七年。阳羡境内三湖九溪,荆溪最有名,荆溪还有一个美丽的俗名——罨画溪。苏轼拿出多年的积蓄的薪俸,初次买田购屋,时在宋熙宁七年。

        “买田阳羡吾将老,从来只为溪山好。”“阳羡姑苏已买田,相逢谁信是前缘。”“惠泉山下土如濡,阳羡溪头米胜珠。”买田购屋阳羡的苏东坡欣喜不已。

       杭州任满离去多年后,又一次到湖州任知府,湖州毗邻阳羡,但“乌台诗案”爆发后,他被流放偏僻黄州,“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道出他对人生的悲凉空幻跌宕起伏的感觉。宋元丰七年,苏东坡流放回来,这期间他曾两次上书朝廷乞居常州,他总是把这里看做是可以安放身心的好地方。他重到常州府治下的阳羡,写下“楚颂帖”。

        “吾来阳羡,船入荆溪,意思豁然,如惬平生之欲。逝将归老,殆是前缘。……吾性好种植,能手自接果木,好栽橘,阳羡在洞庭上,柑橘栽之易得,当买一小园,种柑橘三百本。屈原作橘颂,吾园若成,当作一亭,名之曰‘楚颂’。元丰七年十月二日轼书。”也许在东坡的潜意识里,他与阳羡的情缘是一种前生的约定和缘分,今生的满足。唐代大诗人的杜甫曾在夔州种植柑橘养老,东坡也要买园种植柑橘,大约是效仿屈原敬仰柑橘之精神气韵,又可以补贴家用吧。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归宜兴留题竹西寺诗》﹚阳羡可是他魂牵梦绕的桃花源?他真要在阳羡做个田舍翁吗?东坡绝非说着玩的,买田阳羡也实在是他厌倦畏惧了政治“名利场”你死我活的纷争,要解开仕宦生涯居无定止的困局。他说自己状态是“心如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果然,恰恰事不如愿,阳羡没居留多少日子,他又被迫重复吉凶难料的仕途生涯。

        苏轼最终在垂老之时贬谪广东惠州,又被政敌贬谪到海南荒岛,他只带上了小儿子苏过,长子苏迈、次子苏迨已于宜兴安家。苏轼谪居惠州时,曾作《与曹子方五首》,其三云:“某惟少子随侍,余皆在宜兴。”还好,他的根叶已在阳羡展开。

        苏东坡为什么不能忘情阳羡?“卜居自为溪山好,不是区区为买田。”宋代宜兴人蒋捷以为,阳羡的山水绝佳是坡公择地买田的关键。蒋捷说对了一半,东坡买田阳羡,还因为他“眷此邦之多君子,”

        常州一带,坡公的至交君子很多,而苏东坡屡称阳羡,我觉得要紧处是那个冥冥之中的神秘“前缘”。他精悟佛学,缘定前生。

        公元1101年,从海南生归的苏东坡66岁仙逝常州。宋代无锡人费衮在《梁溪漫志》说东坡,“出处穷达三十年间,未尝一日忘吾州。”清人阮升基赞叹东坡:“考公词翰所及,屡称阳羡,则阳羡境内何处非公吟魂浩气所往来耶?”

        阳羡溪山何其有幸,凝萃坡公诗魂浩气,徜徉身影。写作此文前后,笔者也从无锡江阴等地方报纸上看到报道,这一地区一直有苏轼后裔的宗亲活动,可为佐证。

宜兴东坡书院

相关文章

  • 苏东坡屡称阳羡

    苏东坡屡称阳羡 青山 读苏东坡诗文和苏东坡的传记,屡见东坡称道阳羡﹙宜兴﹚语。东坡是四川眉山人,21岁经蜀...

  • “你长这么好看是喝茶喝的吗”“嗯,是的!”

    我是很欣赏苏东坡的,因为他说:“雪芽我为求阳羡”,这么爱我们的阳羡雪芽,很是有品味的样子,他关于茶最出名的诗句是“...

  • 江泳讲透《茶疏》3:产茶之长兴

    原文: 江南之茶,唐人首称阳羡,宋人最重建州,于今贡茶,两地独多。 阳羡仅有其名,建茶亦二非最上,惟有武夷...

  • 紫砂的朱泥与红泥之分

    一、 朱泥,《阳羡茗壶系》、《阳羡名陶录》称「石黄泥」。产于宜兴川埠赵庄,矿层位于嫩泥和矿层底部,含氧化铁极高,质...

  • 绝句 ● 咏紫笋茶(外一首) ‖ 梅森

    茶圣陆羽所著《茶经》称:(阳羡,今宜兴)“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因此得名紫笋茶。 ...

  • 王安石老年患有痰火这症,虽服药,难以除根。太医院嘱饮阳羡茶,并须用长江瞿塘峡水煎烹。因苏东坡是蜀地人,王安石...

  • 历史上唯一一位没有多少文化之但却令大文豪苏轼为之倾倒的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唐宋八大家之一,政治上起起落落但是却屡任高官,但是世人对其认识最多的却...

  • 《阳羡行》

    风熏鸟啭醉宜兴,古阈柔情定雅兴。 峭壁万般立秀峰,古柯百世却庄宁。 偏寻袅袅禅钟山,犹立萧萧白鹤径。 此刻恩仇消瘴...

  • 《重游阳羡》

    野凫含绿水,青岛在仙盘。 蔓草修君子,凌波现蕙兰。 太湖朦棹月,阳羡碧波澜。 偶遇同袍友,愧颜整衣冠

  • 阳羡茶

    宜兴毛尖与宜兴红茶 挺喜欢老味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苏东坡屡称阳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ckw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