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
/
鲸鱼反常搁浅
专家解剖后惊呆了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让我非常难受。国外的一座小岛海滩上,一名游客正在冲浪,突然看到远处一条鲸鱼拼命地往岸上游,这名游客非常害怕,但没过多久这条鲸鱼就在岸上搁浅死亡。
要知道正常情况下,一条鲸鱼临死前会选择沉入大海,生物学家称这个过程叫:鲸落。一座鲸的尸体可以供养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循环系统长达百年。因为这个自然现象,也就有了“一鲸现,则穹宇惊。一鲸落,而万物生。”的说法。
最近几年,由于环境变化和人为干预,有不少鲸鱼没有选择在海洋中自然陨落,反而离奇地搁浅在岸边,以这样的方式求死,这种反常的行为引起了专家的警惕。
在菲律宾,一头鲸鱼原因不明地搁浅在岸边,人们发现他时已经死亡,研究人员赶到后将鲸鱼的肚子剖开,惊讶地发现,这头鲸鱼肚子里面有整整40公斤的塑料制品,其中包括很多米袋、杂货袋。
令人感到惋惜的是,鲸鱼因为吞噬过量塑料而死亡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在印度尼西亚爆出过一则新闻,海边的居民发现了一头死去的抹香鲸,这头鲸鱼身长6米,人们在它的胃里发现了115个塑料杯,25个塑料袋和好几双人字拖鞋。
当地人发现这头抹香鲸的时候,它已经严重腐烂,难以想象,这些鲸鱼生前遭受了多大的痛苦,才会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海洋,拼命游向岸边,一心求死。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印度尼西亚每年要产生300万吨塑料垃圾,其中一半最终流入海洋。
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鲸鱼、鲨鱼以及一些其他海洋物种,正在遭受着非常严重的海洋塑料威胁。像鲸鱼和姥鲨这样的物种,都是以过滤海水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塑料制品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极其容易被吞入又无法消化的东西。
一些海洋生物每天可以吞掉数千立方的海水,吸入塑料制品不仅会阻碍他们吸收营养物质的能力,还会产生毒副作用。
02 .
/
城市发展
带来大量能源消耗
去年年底,世界多国反对日本将福岛核污水排入大海,将太平洋当作核污水的“垃圾桶”,在国际社会发出反对声音的同时,人们更担心的是日本此举会不会是开启全人类为福岛核泄漏买单的灾难模式?
一位博士推荐了一本书《从那霸到上海》,该书讲述的就是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整个日本社会面对突然降临的灾难,呈现出种种社会心理样貌。作者孙歌通过几年的观察和分析,真实记录了核泄漏事故后民众为了回归正常生活选择自我麻痹,从而引发对于“临界生活状态”的思考。
书中有一章节描述现代社会还有一些地方保留了陈旧的风俗陋习,引发的能源浪费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作者孙歌曾在台湾教书半年,尽管当地的生活条件也非常现代化,但有一条生活习俗却让她非常不满。
如作者所述,当时在台湾住的大学招待所外观看起来非常时尚,本身也是大学的一个景点。但入住不久后,却感受到了这座建筑时尚外观下陈旧的风俗:房间通风不便因此必须依赖空调,厨房全部使用电器,微波炉与电磁炉是烹调的全部工具。
尽管当时,好心的台湾友人为她搬来普通电炉,表示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接触电磁辐射的机会;但更令人糟心的问题来了:
偌大的没有阳台的宿舍并没有提供晒衣台,
用地下室的洗衣机洗衣之后只能在烘干机中烘干,或者在房间中利用空调或抽湿机吹干;
大晴天想要晾晒被子,就只能厚着脸皮在宿舍内部天井的栏杆上晾晒,尽管油漆早已剥落的栏杆上贴着“注意油漆”的含蓄警示。
在潮湿的北台湾,晾晒衣物比在北京时更重要,而这个宿舍却禁止晾晒。
后来,作者了解到,其实传统的台湾居民还是保留着把衣物拿到阳台晒干的习惯,但现代化公寓却不再为住户提供这样的晾晒条件了,甚至如果被子发潮了都要送到干洗店烘干。
有一次作者实在忍无可忍,正好那天是大晴天,作者就用晒衣架把自己的衣物晾到天井里去晒干,招待所的管理员小姐马上非常紧张又礼貌地告诉她,下午会有一批外宾入住,在天井里晾晒有碍观瞻。无奈作者只好把晾衣架拿回房间。
这是什么奇怪道理?放着大太阳不能晒衣服,偏偏要送去干洗店烘干?!还是一个大学的宿舍楼,姑且不说当地很多这样的生活场所不提供阳台,更为奇怪的是,人们为什么要坚持晾晒衣服有碍观瞻的价值判断?
要知道,问题的关键还不在于此,关键在于这种行为是违反自然、大量耗电的方式,当地居民如此消耗电力,使他们不得不依赖持续的和大量的电力生产,而独特的地理地貌,使得缺少水力发电条件的台湾不得不选择核发电。
这样的现象日本也非常普遍。去日本旅游时发现,不管是高楼大厦,抑或是联排别墅,都没有阳台晾晒功能,高楼没有阳台晾晒可以理解为出于安全考虑,但三层的别墅依然不见任何阳台,每家每户必须购买带烘干功能的洗衣机,要不然衣服洗完只能去外面的洗衣店烘干。
这样的“文明”和“礼节”换来的是无端的能源浪费。要知道太阳是最节能环保又省钱的天然能源,而且只需要敞开,把衣服挂出来,就可以通过这样最自然的方式把衣物晾干,太阳的紫外线还起到了消毒杀菌的功效。
但正是这样没来由的“文明”导致一些城市在大量地消耗电力,人们在不经意地用电。
03 .
/
环境、能源
是问题还是作秀
不知何时起,很多城市会在世界地球日这天关闭城市的景观灯光,起初发起者也许真的出于爱护环境考虑,但有一年我真的发现这些只是一种时髦的行为艺术,和环保没有任何关系。
记得前两年的世界地球日,我所在的办公大楼(还是位于市中心的一座摩天楼)物业下午给每户租户发来通知,第二天要配合地球日活动亮灯,这座大楼外观在夜晚要亮出“地球日”字样,所以,某些楼层的办公室灯光必须全部开启。
这是什么概念?意思是哪怕下班办公室没人了,灯不允许关闭,要是哪家关闭了,物业不仅会找上老板要求立马开灯,还会罚钱。
OH MY GOD!有没有听错,地球日,为了作秀,居然连下班后办公室的灯都不能关了,我尝试向上级单位和相关部门投诉,但无人愿意接手这些事。
这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环境、能源问题、绿色生活都已经变成了一个营销热点了,而并非城市居民正在焦虑的问题了。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能源消耗真的不会出任何问题吗?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地震海啸发生了,核泄漏发生了,为了争夺能源与国际政治霸权而无视联合国决议的利比亚空袭发生了。
正在加速的城市化发展把一个紧迫的课题推到人类面前:过度消费能源的生活模式是否适合人类的可持续生存,这已经不是留给子孙后代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关乎当下的生存课题。
04 .
/
人类丢出去的
最终都会回到自己身上
在广州省博物馆的海洋馆里,一位讲解员说到:现在海洋的污染,不单单是大量海洋物种灭绝,更是在危害人类的食物链。
讲解员继续说到:要知道,你们使用的一次性塑料杯子、各种塑料制品,很多都会流入海洋,很可能被这些海洋生物吞入体内,这些塑料制品会在海洋动物死亡后产生毒素,并通过你们食用的海鲜回到人的体内。
所以,你使用的每一个塑料制品,很可能最终又回到了你的体内,变成你身体不可代谢的毒素。
讲解员的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要知道,不仅仅是在陆地上,大海里,就连目前人类已知的世界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0928米的地方,也已经发现了人类最不想看到的东西,就是塑料。
大家都觉得,塑料很轻、掉在海水里有浮力,不会沉入海底。但这样的想法其实是想当然的。
塑料能否沉入海底,在于塑料的密度,只要密度足够大,塑料完全可以沉入海底。
德国科学家贾恩·米歇尔斯(Jan Michels),曾在《皇家学会报告B辑》上发表过相关研究文章,文章中的假说指出:微塑料与海水中的生源性颗粒一起形成了聚合体,而这些聚合体很可能沉到了更深的水层。
而事实上也正如贾恩·米歇尔斯设想的一样,海洋里确实存在大量的“微塑料聚合体”。有其他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即便是在马里亚纳海沟5108米到10908米深的海底表层沉积物中,科学家也检测出了微塑料的存在痕迹,并且微塑料含量大约在200-2200个/L。
这就表明,环境污染已经抵达了地球最深的海域。
05 .
/
爱护地球
你能做什么
2023,第54个世界地球日即将到来,每一天我们做些什么来回馈这座赖以生存的地球母亲,是制造一堆又一堆的塑料垃圾?还是一些实际行动?
我一直呼吁周围的朋友们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不要给地球造成过度负担,地球是你的我的,我们共同居住的家园。
当然,也会有人反驳我,就你一个人省一个瓶子出来有什么用?对于整个环境来说起不到任何作用,那何必还要去做这些徒劳的事情。
但如果你不行动我不行动,整个环境就是越来越糟糕。这就像去年年底疫情刚放开那会儿,小区清洁工都感染了,垃圾站成了无人管理状态,每天成堆的垃圾无人清理,直到几天后,第一位阳康的清洁工出来工作,总算有人清理垃圾了。
而一时兴起的“限塑令”“垃圾分类”,在疫情后无人再提及,自觉的居民哪怕没有相关政策,还是会主动的做好垃圾分类,不自觉的哪怕执法人员站在面前,都试图钻空子。
所以,爱护环境这件事,真的就是从意识上去改变,每个人做一点点,就像每天把垃圾桶清一清,危机就会少很多。如果大家现在都不行动,等到危机大爆发了,再去行动,为时已晚。
这些非常简单易行的小事,真的可以从自身做起:
01. 使用帆布环保袋
只要用上环保袋,就真的可以减少使用很多塑料袋,而且现在有很多杜邦牛皮纸环保袋产品,美观又方便,都是非常环保的选择。
02. 打咖啡时自带杯
这几年咖啡文化盛行,很多时候不喝咖啡,老板都会给大家每人点一杯。那么,请在买咖啡时用自带杯打吧,如果有些店无法自带杯的话,真的可以选择像manner这种可以自带杯的咖啡店,要知道,现在连麦当劳咖啡、Tims、星爸爸等等好多咖啡店都可以自带杯了。
03. 减少囤货
我发现很多人依然有囤货的习惯,尤其是现在购物节满天飞的时代,“618”“双11”“双12”……,看到价格划算就会不自觉的买很多囤着。
但要知道,囤货很容易造成东西过期了还未拆封,最后就扔进了垃圾桶,造成大量浪费。要知道,现在并不是物资紧缺的时代,而且这些购物节满减隔三差五就会出来,真心建议,在自己真正需要时再去选择购买,避免造成过期浪费。
04. 护肤品断舍离
博物馆的讲解员最后给到的建议,提倡大家不要用含动物制品的护肤品,不要用含有塑料微粒的磨砂膏,不要用对水质会产生污染的洗面奶,化妆品和防晒霜,最好能不用就不用,护肤品断舍离反而对皮肤,对自己的健康更有益。
05. 购买利乐包装产品
爱喝乳制品、饮料这类的,最好购买利乐包装产品。因为利乐包装是拥有国际专利的包装,不用添加任何防腐剂,独特的包装就能达到较长的保质期。
而且利乐包装的利用价值很高,可以说是100%可回收再生,经处理可制成再生纸、环保课桌椅等一大批生活用品和工业用料。
图片图为:回收后的利乐包压制成板材后,可以做成室外地板、家具等产品
第十届中国花博会上,“牛奶盒”长椅由502.7万个光明牛奶利乐包装回收再利用制成,单侧长度达78米,是全国最大的奶盒再生环保椅。
如果想喝到又新鲜又环保的乳制品,购买的时候看看包装上有没有这个利乐标志。
06. 做好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对于一座城市乃至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垃圾分类可将人类没有利用好的资源再次循环利用。还可以有效降低混合垃圾在收集、运输和处理过程中发酵,产生甲硫醇、甲硫醚等气体污染,有利于我们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
回收2000斤的纸,可以挽救17棵20年树龄的大树。
回收一个易拉罐,可以节省3小时的电视电力。
一颗1号电池烂在泥土里,会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远失去利用价值。
1吨废塑料可提炼600公斤的柴油。回收1500吨废纸,可免于砍伐1200吨纸的林木。1吨易拉罐熔化后能结成一吨铝块,可少采20吨矿产资源。
如果城市中每户人家都做好垃圾分类,尤其是厨余垃圾的分类,那么由此产生二噁英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今天先分享这几点,更多的环保理念如果还没养成习惯的一时也无法执行,能坚持做到以上几点的,其实对生活影响不大,但对环境影响却很大。
要知道,地球并不需要人类,是人类更需要地球。爱护地球,做一些举手之劳的改变,为你为我为我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