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先生讲学的过程中,他的弟子徐爱有一个困惑,就是他始终不能悟透知行合一,在这中间一直有困惑。那么,知行合一到底是怎样的道理呢?在这之前,我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知行合一,这应该是怎样的过程呢?
在这篇文章中,我主要想谈谈知行合一和我的关系。在以前,我有和徐爱同样的困惑,有很多人知了,但是并没有做出来。而现在我认为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本体被隔断,在做违背良心的事时,我们的心会痛一下,但是如果依旧按错的做,那这就是本体被私欲隔断,从而无法做到知行合一。
在之前我也多次讲过,我总是无法知行合一,而这个知行合一多是德性上的。在理性层次上,我明白知行合一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索和领悟的过程,所以我只能在不断修炼能力的过程中逐渐达到。而在情感和本能上,这并不是一个努力的过程,反而是我需要克制的过程。而在德性层面上,我虽然明白了部分阳明先生的思想,但是却做不出来,比如我无法完全拥有自己的节奏,无法几乎完全不在乎外在的结果和功名,这使我焦虑了一段时间,因为我觉得这无利于我自己的发展,后来我知道这是没有真知的表现,但是我始终不知道什么是真知。
而在现在,我真正的理解了什么是真知,之所以没行,是因为我没有完全信服或真这么认为,所以才会行不出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我的心是不完全透亮的,所以我现在的目标,就是擦亮它,立一个正在进行时的目标,做任何事情都无愧于自己的良知。而或许,真正信服的过程,正是经历,我无法完全跳过经历而明白,我发现这是蕴藏于人本性中的东西,人只有在失去了才会珍惜,只有经历了才会懂得应该如何做。偶尔我也会想如果人没有人性该多好,但这是不可能的,否则人何为人。而知道这件事后我也不会再心急,而是认真的经历去悟。
而说完了知行合一,我想说说它和我梦想的关系。知行合一中的"知"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个是道统,也就是德性的维度,另一个是见闻之知。在有了德性的方向后,就会发动自己的理性去朝向,而发动的这个理性也会是自己所喜欢的。而于我自己而言,我认为我不管是在知识的维度还是在方向的维度都有一部分。
在上学期,我困于自己学习的意义,我不知道我为何要如此努力。后来我发现,或许我的生命本身就想向上,于是后来,我有了一个小方向,我希望我的生命可以不断向上,保持这样的状态,终点在哪里我不清楚,但是我希望这是一个过程。
而同时,我对写作,对语文是有热情的,这或许是在理性层面的方向和快乐 。我希望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想法,随着课堂的进展,我觉得这也很符合我自己的生命,我喜欢表达,喜欢用想象力去构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于目前而言,或许写作还只是自我沉浸的方法,还没有到希望"以笔为刀"的程度,但是我也知道了我后面的方向,在大方向上更清晰的同时,用写作实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