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首先祝贺自己,也开始不要脸的学习如何写长标题。
2.
每天都会看到很多受到热捧的文章,都是在教人怎样阅读。作为一个老实读书,写文章的人,对此当然要感到不满。可有一位告诉我说,这是大学问呀。阅读当然是大学问,可是这样的大学问是靠读《如何阅读一本书》就可以学来的吗?
那些读了大量这种书的人,就像郭德纲说的,一边放着书,一边放着字典,另一边放着一本“如何查字典”。书是这样读的么?
这样的书当然不是不能看,可是却不宜多看。简单的书,不需要这种阅读理论,深奥的书,则用不上这种理论。读了一百本这样的书,你可能可能也会抄着写这类教人读书的文章,可是你还是都不懂《论语》,《孟子》,都不懂鲁迅,尼采。不仅无用,而且让你陷于一种愚蠢的满足,这不也是书吗?你不也读了一些书了吗,一无所知,但感觉良好。
简书上有一位什么博士,就是专门写作这类文章的,我们不知道她读过其他什么书,从读书中获得了什么新的东西,只知道她凭借写这些速成文章就赚到了很高的人气。我当然相信博士不是盖的,可是如果博士只会写这种东西,不是太可笑了吗?
当然更有名的是一位叫彭小六的人,作为简书的商业广告,在头条反复播放。我不知道他学富几车,但我相信他是在自误误人。
这样的奇幻的故事,与成功学并无二致。那些教成功学的书,虽然没有给读者带来成功,却仍然畅销,成功了作者自己。虽然大家都在提倡读书,可这读书的口号却没有实质的内容。虽然美其名曰:付费知识。可事实上,只有付费,没有知识。
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树立了一个模板,一个榜样,这是另一条通向成功之路。大家都看到了彭小六的成功,这种成功迎合了90一代,对自由、财富以及荣誉的渴望,毕竟这还有一个“作家”的头衔。可是彭小六的成功,不过是搭上一趟知识付费的顺风车,这种没有实质内容的知识付费,是空洞的,是虚无的,是传销式的。
而且样板只是样板,是鱼饵,不是鱼饲料,可能有一个彭小六,有两个彭小六,甚至十个彭小六,却不会有百个千个彭小六。这不是说彭小六是多么可贵,而是市场需求有限,泡沫更有限。
可怕的是,对自己所从事的事没有清楚的认识。请问一下自己,你到到简书是来追逐梦想,还是练习作文,或者参加网文写作培训?
我也要自问一下。
方法不能代替实践,读任何一本优秀的作品,都会比那些速成的书要有用得多。你或许要用“磨刀不误砍柴功”来反驳我,可是砍柴一天,磨刀也不过用你几分钟。而且我相信,很多人不是磨不磨刀的问题,而是他们根本没有那样一把刀。
网友评论
不过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会读书。现在阅读的门槛很低,随便朋友圈今日头条各种碎片化文章充斥了大多数人的生活,很多人都是看到这个观点觉得同意,看到对立的观点又感觉说的好像也有道理,然后意见摇摆不定。这主要是因为不会阅读。
所以学会阅读,或者阅读的方法论看起来便成了一件似乎很被需要的事。
至于这点有没有用,可能只有学习人自己知道了。
赞同作者批判知识付费的地方,不过感觉对于那些因为想把书读的更好而去研究从别的角度读书的人作者可能会有些苛刻了,也可能,作者可能压根没把这部分人列在懒人的范畴里。。。(此处是自我安慰。。毕竟我正在研究这本《如何阅读一本书》到底好在哪,是否真的很有道理。)
有一点,还想说,其实《如何阅读一本书》提到过读一本书读不懂时不要停,要把能读懂的地方读下来,然后反复读。大概有种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所以在看到作者提这种书不能帮助你读懂《论语》《孟子》的时候还是有点不太同意的。我打算这么读《子平真诠》来着,不知道有没有效果。
不是吗😊
窃以为人读书写作都是人的本能使然,
就如同吃饭睡觉,不需要刻意去学,
仿佛那些人退化得连撒尿都要人教了。
那些学怎样读书的人
就好比想下水之前先学会游泳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