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不赞成给小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
你赞成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吗?
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一方面反对给学生打不及格分数,另一方面又反对用分数来骄纵学生(例如轻易打满分)这对教学评价有什么启示意义
01
第一次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个建议》,被强烈震撼到,读得饶有趣味,手不释卷,抱憾阅读得太迟。
次年夏天,重读此书,重新标注所有带给我震撼的思想。同时,将书推荐给朋友、家长,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教育者——教师、父母阅读的书。
曾经入学入职考核时的口头阐述,经常会提到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仅仅是哪里看到过一两句,从未捧起过他的书来阅读。
真正读了他的书,才明白全中国为什么那么多人阅读他的书,推荐他的书,那么多教育大咖孜孜不倦研究他的思想。
印象深刻之一是他对儿童自尊的阐述,强烈震荡了我的心灵。
魏智渊老师释义:所谓儿童的自尊心,乃是指儿童的自我肯定或者说良好的自我感受,是儿童对自身人格的珍视,是儿童内部所形成的一种深刻的积极的向上的状态。
自尊心既是教育教学的前提,又是教育教学最终在儿童生命中所体现出的一种状态。
是否拥有成熟稳定的自尊心,将在最大限度上决定儿童的精神面貌与道德发展,也将在极大程度上决定儿童对知识的态度。而自尊心被摧毁的儿童,将丧失可教育性。
02
苏霍姆里斯基在《请呵护孩子的自尊心》篇章中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有多重要。
他提到,孩子不仅仅在认识和掌握材料,而且还会对自己的劳动有所感受,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发表个人的看法。
教育任务之一,就是使每个孩子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体验到人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师不仅向学生展示世界,而且还应确认孩子是周围世界中一个会为自己的成绩感到自豪的积极的创造者。
只要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成绩,只有自豪地意识并感受到,自己在沿着陡峭的认识小径迈步前进、向上攀登,这才是渴求知识的微弱火花所需要的合宜的空气。
当孩子看到教师把低分向全班通报,并通知家长,就会变得冷酷无情,与教师和学校对立。脑力劳动就会成为他所仇恨的。
孩子一旦感受到别人对他漠不关心的态度,他就失去了对善与恶的敏感性,他分辨不清周围人干的哪些是好事,哪些是坏事,他心里便产生对人的怀疑和不信任,而这就是怨恨的最主要来源。
因此,不要轻易给暂时落后的孩子一个不及格的分数。
03
去年年底办公室也讨论过给学生打不合格分的话题。
谈话间回想起自己曾经干过这事。技能项目是合格,但态度一项打了不合格,这孩子有一学期表现多次影响正常上课,态度有点过分了。
回想的那一刻思绪万千。
我干嘛期末的时候,给一个学生整个学期的态度定为不合格。他有不来上课吗?他有严重影响我上课吗?他有极其不尊重我、不尊重课堂,不尊重其他同学吗?他有完全不参与教学活动吗?他一首歌都唱不下来,还是竖笛一点都不会?还是对欣赏作品一点都不认真聆听,发表感受?
瞬间感到头发懵,我这是干嘛?树立老师的威信,给他一棍子让他知道痛,给他点教训,对他偶尔违纪表现的报复行为?
不是一直希望自己是个温和、宽容、理解学生的老师,能积极看待出现负面行为的孩子吗?
有点坐立不安,急忙用劲回忆到底是哪个倒霉蛋被我期末评价如此之狠。他对音乐课并没有讨厌,对我也没有嫌恶,表现力、倾听习惯、参与度、兴趣等各方面都有进步。
幸好平日里我还是喜欢正向肯定学生,他被我写进日常教学故事中,曾当面和他提过,算是变相地夸了他的进步。
再也不做这样的事情了。除非这孩子真的不愿意来上课,在课堂上一味的捣蛋,严重影响我的教学秩序。就算如此,不是还可以后续的教育,转变他的态度和行为吗?
想起一段话, “很多人以为宽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大度的胸怀,这是很肤浅的看法。其实宽容最本质的东西是理性,是科学态度。当真正明白别人的某些问题,完全合乎他本人的逻辑时,就会接受这个事实。”(王晓春)
需要不断提升认知呀。明白自己的举措到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真正懂教育,懂孩子啊。
孩子为何如此,可以有哪些措施协助学生改变原有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
而不是像判官那样贴上标签,气呼呼地在一旁斜视,这,不是教育。
04
苏霍姆林斯基还提出“不能允许用分数骄纵学生”。
起初,我理解轻易给孩子高分、满分,会让他们骄傲自满。阅读下去才明白,专家的意思是这样一来会形成孩子对学习的轻率态度,会缺失对智力上做出努力的认识。
“学生应当深信智力活动——这是一种劳动,要求巨大的努力、集中意志力、迫使自己舍弃很多娱乐。正是在劳动的气氛中才能形成顽强性和意志力。
学生如果学会了批判地对待取得的成绩,对自己的工作感到不满并力求做得更好些,他就永远不会成为一个游手好闲的人。”
“孩子亲身体验到如何在脑力劳动中取得成绩就会习惯于自我监督顽强工作,争取优异成绩的习惯。
使孩子不能容忍粗心大意完成的工作、无所事事和懈怠懒散。”
这与我国圣人孔子所言不谋而合——因材施教。
让能力强的孩子往上再拔一拔,这个往上追求的过程,必须经历努力钻研,让其体验到通过专注的脑力劳动获得新的成绩。
对优等生在完成平均水准作业时,不能用平均要求来评价他,而应当以更高标准来衡量。
联想到音乐学科的竖笛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指法正确、节奏准确,将新曲吹下来。
这时,可以就音色、气息、乐感等方面提出个性化的要求。而不是一个简单的优秀送出,让孩子无事可干,错过了进一步探究的机会。
这个篇章的阅读,对我最大的启示就是,学生分数的获得,不仅仅需要他们认真完成,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这样良好的学习态度。(原来我都止步于此,不曾思考良好的学习态度给学生的内心带来了什么。)
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专注用心的脑力劳动之后,获得劳动成果的愉悦感的同时,知道脑力劳动的过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如何努力付出劳动,获得满意的结果,逐渐养成自我监督、顽强工作,形成不会容忍粗心大意完成工作、无所事事和懈怠懒散的状态。
不同学习力的孩子都有机会体验到,经过一定的脑力劳动的挑战,“自己在沿着陡峭的认识小径迈步前进、向上攀登”,才获得成绩。
每次阅读,我们都会不自觉地联系起自己。
我对脑力劳动的感受是什么?当学生与做教师两个阶段,我对脑力劳动的理解有什么不同?我对专注做事、规划做事的认识与习惯是怎样的?这与什么经历有关……
阅读,总会带我们去往一片空旷之地,在那里,认识陌生人、见识新的认知、看见过去的自己、现在的自己,可能还有未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