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过剧集还没来得及阅读萨莉·鲁尼原著的观众,好像已经达成共识,《正常人》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由于当今爱尔兰社会里,还存在着难以逾越的不同阶层之间的距离,一对青梅竹马的有情人难成眷属。
比起剧集,小说揭露起男女主角阶层错位问题,更加凶猛:康奈尔的母亲洛兰有两个兄弟,一个曾经进过监狱,另一个前些年骑摩托车出车祸差一点撞死;洛兰自己在17岁时意外怀孕,辍学生下了康奈尔。除了洛兰,没有人知道谁是康奈尔的父亲是谁,包括康奈尔58岁的外婆。"康奈尔记得,玛丽安的母亲也是58岁",萨莉·鲁尼在小说"2011年4月"这一章里写到康奈尔的外婆摔伤了髋关节时,特意替站在外婆病床旁的康奈尔加了这样一句内心独白。言下之意是什么?生活困顿的家庭相对而言更易早婚早育。
到了58岁小女儿才跟康奈尔一般大的丹尼丝·谢里顿,又挣下了什么样的产业呢?同为律师的丈夫虽然早夭,并不能影响谢里顿太太稳稳地守住小镇卡里克里的富人地位。富人的光环总是迷人的,"住在那栋白色大房子里"就成了玛丽安的代称。白色大房子比玛丽安的同学们居住环境优越多少?去大房子接在那里做钟点工的妈妈洛兰时,康奈尔好奇地"转过身来,看向窗外的花园。与其说它是花园倒不如说是'庭园'。它包括一个网球场,一尊女性形态的高大石像"。尽管惊鸿一瞥,但大房子并不能在还是中学生的康奈尔心里造成多大压力,倒是从洛兰手里接过的钱是玛丽安的妈妈付给她的工钱,更让康奈尔在面的玛丽安时有些不自在,况且,有钱人的优越感总是在玛丽安不经意间会流露出来。
第一集剧情进行到地第20分钟时,又一次到白色大房子接洛兰的康奈尔跟着玛丽安走进了她的房间,他顺手拿起了桌子上那本橘黄色的书籍翻阅起来。玛丽安随口道:你拿去看吧。康奈尔却自尊心爆棚地说:"我已经读过了。"唯恐玛丽安不相信,又补缀道:这是一本关于女权主义的书。
许多看过剧集又读过原著的《正常人》的粉丝,评价从小说到剧集的改编,用了一个字,"神"。萨莉·鲁尼的原著,选用了很考验编剧的小说结构:以时间为线索、随时插入回忆,且同一章节会插入不同时期的回忆。有些纷繁,是吗?但该剧编剧轻松就将不利因素为我所用。我们现在看到的剧集,基本还是小说的结构,却没让动辄插入的回忆扰乱剧情发展的时间轴。那么,从小说到剧集,有没有信息损失呢?有,而且很重要。
第一集的第20分钟,康奈尔与玛丽安在玛丽安的房间里谈论起了阅读,这个情节是照搬书里的,只不过,原著里他们交流的内容更丰富。
"他说她应该去读《共产党宣言》,她应该会喜欢,他还主动提出要把书名写下来,免得她忘了。我知道《共产党宣言》怎么写,她说。他耸耸肩,说,好吧。过了一会儿,他微笑着说:你在假装高人一等,你读都没读过。她禁不住笑起来,他也跟着她笑了"。
萨莉·鲁尼的长篇小说处女作《聊天记录》我也读过,当时就觉得不可思议,就凭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也能爆得大名?是文学界看走了眼还是我被飞驰的文学列车甩了下来?但是,她竟然能将《共产党宣言》那么妥帖地放进她的第二部小说《正常人》,不得不说这位90后爱尔兰女作家才刚刚跑出起跑区。
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的具体内容,这里就不赘言了。通过玛丽安不愿意阅读《共产党宣言》这件事,萨莉·鲁尼写出了当下爱尔兰乃至整个欧洲的中产阶级对百年前马克思与恩格斯的预言,所抱持的态度。
两人再度在白色大房子里碰面后,玛丽安也推荐了一本书给康奈尔,美国非裔作家詹姆斯·鲍德温的散文集《下一次将是烈火》。且不说鲍德温在书里讨论的种族歧视、公义、信仰危机历史责任等问题显得要比预言解放全人类更加现代性,鲍德温也是一出生便不知道父亲是谁。读着玛丽安给自己的《下一次将是烈火》,鲍德温的这个背景,会不会击中康奈尔的软肋?我想,会的,所以,接踵而至的学校毕业舞会,康奈尔没有选择玛丽安做舞伴。用玛丽安的话说,康奈尔的这个选择是决定她最后几个月不再去学校的最后一根稻草。虽早早辍学却心思绵密的洛兰因此责怪儿子"我觉得你是我的耻辱。我为你感到羞耻",说着,毅然离开康奈尔的车,宁愿自己坐公共汽车回家。
17岁就离开学校的洛兰,怎么能够体会被同学奚落、嘲笑的滋味?假如说在真空环境下康奈尔可以不计较他与玛丽安背后两个家庭之间巨大的阶层差别,那么,成为同学嘴里攀龙附凤的穷小子,那是康奈尔万万不能承受的。两个曾经那么亲密的男女同学,就这样形同陌路了。卡里克里仅有的2个敢于填报都柏林三一学院的中学毕业生,居然在都柏林偶遇后,才知道彼此都如愿以偿了。
有意思的是,让康奈尔和玛丽安再续前缘,萨莉·鲁尼也是选择以书为媒。
那时,康奈尔已经对都柏林三一学院大门口那扇古老的木门熟视无睹,可坐在教室里参加课堂讨论时,他依然是外乡人的模样,老师一让他发言就张口结舌。
萨莉·鲁尼可不认为康奈尔在课堂上支支吾吾是康奈尔的错,"绝大多数同学其实没有完成课前阅读。他们每天来大学上课,就他们从没读过的书进行激烈讨论。他于是明白,他和他的同学不一样。他们能轻松地产生观点,并自信地表达它们。他们不担心显得很无知或自负。他们都不蠢,但他们也没有比他聪明多少。他们只是以另一种方式行走在世界里,而他大概永远不会理解他们,他也知道他们永远也不会理解他,甚至不会尝试去理解"。
对一班同学深感失望后,康奈尔更加深潜到书里寻找心灵依托。他躲进图书馆读的是简·奥斯丁的《爱玛》。简·奥斯丁的《爱玛》,像她所有的小说一样,写的是茶杯里的风波,一般认为是供有闲之人在茶余饭后消遣的。然而,怀揣雄心壮志从小镇来到大都市著名大学的康奈尔,读到奈特利先生要娶哈利艾特而非一直与之两情相悦的爱玛,竟然会"怀着一种奇怪的躁动"。
从在课堂里腹诽同学们到在图书馆里被《爱玛》吸引,康奈尔的这一段对故事后来的走向起着重要作用的心理活动,剧集当然没有办法照搬,如此静止的画面,怕是要让观众换台的吧?所以,被老师的提问弄得手足无措的康奈尔,在下一堂课上就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侃侃而谈起来。是的,《鲁滨逊漂流记》而非《爱玛》,在剧集的编导看来,康奈尔身在都柏林所产生的那种强烈异乡感,大概《鲁滨逊漂流记》更能让他感同身受?至于《爱玛》,康奈尔实在没有必要为他人的失恋故事落下伤心泪。
且不说剧集的这一改编是否胜过萨利·鲁尼的选择。单说康奈尔因《鲁滨逊漂流记》而发表的长篇大论,到底将自己从坐在街边鼓掌的人变成了受人瞩目的好好学生。众人中,有一个同学名叫加雷斯,他主动过来与康奈尔攀谈后得知康奈尔来自何处,不禁大呼,我女朋友也是那里人!
卡里克里仅有的2个考上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好学生,居然要通过旁人才重续前缘。再见玛丽安,"让她难以置信的是,玛丽安的脸上立刻绽放出一个大大的微笑,露出不太整齐的前牙。她抹了口红。所有人都看着她",不用说,在家乡拘谨、高冷的玛丽安,比原本热情、亲和的康奈尔更早地融入了都柏林,我们顿时明白,萨莉·鲁尼何以让康奈尔读《爱玛》为什么让康奈尔读到奈特利先生决定娶哈利艾特时会"怀着一种奇特的躁动"了。
好在,两个都柏林的异乡人兜兜转转后还是在一起了,奇怪的是,康奈尔和玛丽安就是不互表衷情,这到底是谁的错?还是因为康奈尔觉得自己即便考上了三一学院也未必配得上玛丽安。可又爱着玛丽安,怎么办?"他喜欢听玛丽安跟她的朋友们说,康奈尔是他们这辈子遇到的人里最聪明的——他们的父亲要么是法官要么是政府部长,他们读的中学贵得离谱"。然而,如此自我加压终有承受不住的时候,大一学期结束前,康奈尔在课上介绍《亚瑟王之死》时,手一直在抖,视线也无法从打印材料上移开,"他的声音颤抖了好几次,他觉得自己要不是坐着,早就瘫倒在地了"。
如此情绪之下,康奈尔又没钱分租房子了,他找到玛丽安本意是想在玛丽安的公寓里借居一个暑假的:
"我要从尼尔那里搬出来了。
什么时候?玛丽安问。
很快了。大概下周吧。
她的脸越来越僵硬,没有流露出任何表情。哦,她说,那你要搬回家了。"
玛丽安以为,就像中学毕业舞会没有选择她做舞伴,这一次康奈尔再一次放弃了她。
读小说的时候,看剧集的时候,读到这里看到这里,真是非常不解萨莉·鲁尼的处理。她为什么不让玛丽安多问一句,为什么要从尼尔那里搬出来?如果受制于阶层差别的障碍,这障碍对玛丽安来说,根本不是问题,那她为什么不想弄清楚康奈尔为什么要从尼尔那里搬出来呢?
那么,到底是什么阻碍了玛丽安勇敢地向康奈尔表白爱情?答案就在下一个暑期他们分头旅行后于玛丽安家位于意大利东北部城市的里亚斯特的别墅碰面时发生的意外中。
那时,玛丽安有了一个家里很有钱的新男友杰米,康奈尔也有了一个跟他条件相当的学医的女友海伦。有没有读者或者观众以为,从此以后玛丽安和康奈尔将像正常人那样走进门当户对的婚姻并过上了波澜不惊的家庭生活?但是,在别墅里因为琐事杰米动粗伤害了玛丽安,旧友康奈尔当然要去阻止,当然要安慰玛丽安,极度痛苦中的玛丽安掩饰不住地向康奈尔吐露了隐藏许久的痛苦之事——原来,杰米一直在用不齿于人的手段伤害她。原来,伤害她的不仅仅是杰米,还有她死去的父亲,还有她的哥哥艾伦。想到妈妈洛兰跟自己相处时像好朋友一样,康奈尔不解地问:艾伦伤害你的时候你妈妈不阻止吗?玛丽安回答:妈妈就在旁边也不管,爸爸在的时候也打她。"你是个神经病,你知道吗?你应该去看医生",所有伤害玛丽安的人都冲玛丽安这么喊,在这样的暗示下,久而久之,玛丽安也觉得自己不是个正常人。认定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玛丽安会怎么理解康奈尔不选她做毕业舞会的舞伴这件事?玛丽安又会怎么理解康奈尔要从尼尔那里搬出来这件事?对,她将那些事都归因为自己不是一个正常人,是一个需要到医生那里去寻求治疗的精神病患者。
所以,仅用阶层错位之间的障碍来概述康奈尔与玛丽安没能在一起的原因,是不够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后,钱包鼓胀的父亲母亲总是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比如,给他们选择最好的学校、给他们提供最好的住宅、让他们拥有高档消费品等等,就已经完成了父母的使命,所以,当玛丽安在那样的家庭环境里还时时表现出落落寡欢的样子,谢里顿太太从来没有意识到那是丈夫在世时动辄家暴给女儿带来的阴影。而单亲母亲洛兰虽然总是给儿子一张明媚的笑脸,社会给予非正常家庭孩子的压力还是给康奈尔造成了心理创伤。说是中学同学的自杀造成了康奈尔的心理崩溃,事实上,那只是外因。康奈尔心理崩溃的真正原因是,一个不知道父亲是谁的男孩,打小就想用自己的努力来证明自己。压力过大,弹簧终于失去了弹性。
剧集的编导年龄都要比萨莉·鲁尼大?所以,他们给了《正常人》一个有些朦胧的光明结尾。
分别与各自的男女朋友分手后,康奈尔与玛丽安又一次在一起。只不过,这一次可让他们耳鬓厮磨的日子非常短,康奈尔要去纽约攻读创意写作研究生了。
剧集中,大家替玛丽安安排了一次生日晚会,还让康奈尔为玛丽安准备了生日礼物,弗兰克·奥哈拉的诗集。
弗兰克·奥哈拉,美国最著名的纽约派诗人,在写给爱人的组诗中,有这样一句诗虽朴实却滚烫:"因为我只需看着你/我宁愿看着你/胜过看世界上所有肖像画……"康奈尔送给玛丽安的那本诗集里,不会不选这首《和你一起喝可乐》。两人告别的场景更是告诉观众,以后一段日子他们虽然将远隔大洋,但总有一天他们会在一起。
更加了解同龄人的原著作者萨莉·鲁尼,下笔则没有这么仁慈。
康奈尔:老实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做,你不让我走我就不走了。
"她闭上眼睛。他或许不会再回来了。她心想,或许他会回来,却变成另外一个人。他们现在拥有的将一去不复返"。
不要说玛丽安冷酷,这个聪慧、爱读书、受过暴力摧残的姑娘,还深陷在自己怎么就不能是一个正常人的迷惑里,不能自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