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素馅丸子
简书平台原创首发
01
不知你是否也曾遇到过和我类似的情况。
即使没有,也不妨看看,我也是突然间才意识到,这涉及到一个写作者的素养。
当你茶不思饭不想,辛辛苦苦写了篇文章,不嫌麻烦的删删改改,大功告成保存后,却拿不准能不能公之于众。
不敢堂而皇之的分享到朋友圈,甚至不敢发布更新,只留在私密日志的列表里,供自己欣赏。
不是你觉得写的不好,只因为涉及了隐私和不幸。
如果是自己的,像我这般大大咧咧或具有自省意识的人大多不会太介意;但如果是别人的,确实会抓耳挠腮一阵子。
怕被当事人看到,戳痛脆弱敏感的神经;更怕被好事者看到,添油加醋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纵使你匿了姓名、换了环境、改了细节;纵使你可以对相关者设置权限,你还是心有余悸。
02
今夜日记专题创立之初,我曾热血沸腾的拿它做树洞,写下一段发生在认识的人身上的不幸,并且谈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想到会有人因为看我的文字,以他为鉴,从而避免悲剧的酿成,我心里得意极了,但却不敢分享到任何社交渠道。
后来还是有朋友读到了这篇文章,在她的奉劝下,我不得已把那篇已经入选《心言集》的文章关进了小黑屋。
还有一次,15000字对话征文时,我借用了一个沾亲带故的人故事,走的不是很近。
写完时并没有觉得任何不妥,刚发送到朋友圈却被老公的一个电话泼了冷水,说是不应该写人家不好的地方,怕人家多心。
我狡辩说并没有加他微信,老公说,互联网时代,比不得以前,关起门来就可以谈论东家长、西家短。信息传播那么快,难免不会被看见。
我一时语塞,也明白他说的很对,心却堵得慌。要知道这一万五千字,是我伏案几个晚上才写出来的。
一时间感到自己委屈至极,明明就是别人的错,自己只是揭露出来,反倒要这般畏手畏脚。
03
但我还是很快删掉了这条朋友圈的转发,并对自己的行为做了深刻的检讨。
我的确是做错了。
我不应该消费别人的不幸。
写作者也是人,也应该具有尊重别人、不揭人伤疤的基本德行。
如果别人的行为确实出格了,上升到了丑陋与罪恶的程度,批评和制裁他的行为,给世人敲响警钟,倒也无伤大雅。
但如果只是因为彼此三观不一致,我们就一厢情愿的用别人的不幸说事,来平衡和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还美其名曰是劝慰众生,就不妥了。
你可以把痛苦当做写作的源泉,古往今来的确有很多伟大的作家都是如此,但他们并没有对不幸者造成不良影响。
你也可以标榜言论自由是你的权利,但试想一下,如果被在伤口上撒盐的那个人是你,你又作何感想?
我也曾因自己的愚蠢,被别人拿反面教材举过例子,当时的心情简直糟透了,恨不得掐死对方,故而对此深有体会。
总之,这个社会,还是应该有些底线。
04
即使实在要写,也应该有技巧性和敬畏心。
我所尊敬的杨绛先生,曾经写过一篇底层车夫老王的故事。
老王识不识字、是否确有其人我通通不知,但我确信,老王即使看到了这篇文字,也不会嫉恨,反过来要感谢她的恩重情深。
首先,杨绛先生创作这篇文章的动机是善意的。
借老王的不幸,刻画的却是底层人的光芒。
物质上艰难、精神上凄苦的老王,却是如此善良可爱,带给人温暖和感动。
其次,她是怀着悲悯心和愧怍感写下这篇文字的。
老王有情,而她对老王却只有物质之助,没有精神之慰。
身为一个人,杨绛先生对自身的清高、冷漠惭愧,身为一个知识分子,她为自己没有承担起社会责任反思。
尽管如此,她仍是很多年后才完成此文。
老王也许是虚拟的,但现实中肯定也确有与之关联的人存在。
詹姆斯·乔伊斯曾经非常简洁地断言:“所谓想象力就是记忆。”此言极是。
我们的写作素材必是取之生活无疑,即是如此,不对别人的生活造成影响和困扰就尤为重要。
05
那我们是否必须要经过别人的同意?
这一点在我看来也是不可取的。曾经写过一个朋友的故事。
要获取准确信息的关系,便与之做了充分沟通,结果却被要求到这个不能写、那个不能提,反而失去了原本的真实性。
那篇文章后来是我硬着头皮完成的,不但与写作前的初衷大相径庭,还没能做到令对方完全满意,简直两败俱伤。
所以后来,我索性不再干这样的蠢事。
但不拿身边人的故事为素材后,导致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我的写作素材一度枯竭。
有时候明明产生一个很好的灵感和选题,却苦于没有可以为之旁征左引的素材作罢。
有时候我也会反问自己,明明是个有情感的人,有愤怒、有热血,何必畏畏缩缩,拘泥于繁文缛节。
既要兼具完美人格与公正视野,还要坚持自己所做所写的东西最正确,同时又不能脱离社会关系,这显然没法做到。
06
那作为普通写作者的我们,就不能写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你当然可以写。
第一种办法,放心大胆的写。
不顾忌其它,直接拿起犀利的笔,挥洒自如不失为一种对策,但很多人都做不到这般洒脱。
第二种办法,偷偷摸摸的写。
既然你没有勇气离群索居,那就写给自己看吧。
这个建议对很多作者来说想必也残忍至极,能有人欣赏自己的作品,能用自己的文字感动他人,是大多数写作人追求的根本。
第三种办法,阳光灿烂的写。
只写那些积极向上的故事,尽量带给人更多抚慰和感动。
我开始写作时便是这样,只去分享那些温暖的和岁月静好的生活,写着写着却生厌了。
真善美中最先达到的应该是真,如果只一味片面追求阳光的一面,粉饰太平,就很难避免做作和虚伪,久了会腻味。
第四种办法,客观公正的写。
写作时,最难避免的就是主观好恶,但求无愧于心罢了。
陈忠实在写《白鹿原》时,会尽可能原汁原味叙述,他笔下的人物真实、饱满、立体,白嘉轩一方面刚强、坚毅,是正直和仁义的化身;一方面也自我封闭、悲剧狭隘,体现着中国传统道德的反动与保守。
至于读者偏向哪个方面,这又是另外的话题了。
总之,我最想表达的是,作为一个发声源,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但前提是要保持严谨负责的态度,最主要的是想清楚自己的文字会给别人产生什么影响,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我的分享结束,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写下看法,和我互动交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