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朋友说我文章太干,读起来太烧脑,不妨写点鸡汤,大家会更容易接受。
我吃了一惊,要知道,劝我写鸡汤的他是第一个人。
上次写了一篇文章,主旨是劝大学生要珍惜在校时光,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不要把金钱看得太重,别把兼职当成全部,也因此经历了被数百人狂骂的一天。
有人反驳说:“二十岁不赚钱难道去谈理想?”、“净扯淡,没钱能谈起恋爱吗?能买到房子,能买到车吗?能结婚吗?靠yy?”
损友看了安慰:你从生活中摸爬滚打得到的道理,在别人看来就是一碗鸡汤。
人们很难接受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相左的信息或观念,因为一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观念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短时间内在网络上改变一个人的观念谈何容易,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的,至于孰好孰坏,留给时间检验吧。
-2-
现如今,写文章的人害怕被读者说鸡汤,读心灵鸡汤的朋友也不敢把文章分享至朋友圈,生怕一不小心就成了他人的笑柄。
瞧,这傻逼整天转发心灵鸡汤,智商有限。如同某些使用知乎的朋友一般,总觉的自己高人一等,自带优越感。
刚开始写作,都是对自己生活的记录,难免多了点感慨,最后都被人吐槽为鸡汤,有人觉得受益匪浅,亦有人毫不吝啬自己的辱骂。
我不知道该如何辩解,如同做错事的孩子一般,怯生生地问了一位反对的读者:××,×××(自己很喜欢的两位作者)他们的文章算是鸡汤吗?
我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也正是从那一刻,我不再害怕别人说我的文章是鸡汤,毕竟曾经自卑,处在低迷期的我正是从那些鸡汤中走出困境,也明白了不少人情世故。这些被人怒斥的鸡汤文,对我,竟然有着不小的帮助。
-3-
什么是鸡汤文?度娘给出的定义是心灵鸡汤,就是“充满知识与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
鸡汤文常常通过几个小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用积极的人生态度让我们看到一个美好的结局,让处于低潮期的我们斗志昂扬。
心理学上有种说法叫做“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好的结尾是读者渴望得到的,至少会让大家觉得生活还是美好的,希望还是有的。这便是鸡汤文会被众多人喜欢的重要原因之一。
喜欢读心灵鸡汤文章的年龄段多集中在青少年和正处在迷茫低估期的朋友,从文章中他们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看着那些曾和自己有着同样不完美经历的朋友最终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个好的结果,这就会让读者有种打鸡血的感觉,认为自己现在的处境不过是一时的,结局一定会是美好的。
尽管冷静下来的我们明白,努力不一定有结果,但迷茫低谷期的我们却需要那份鼓励。
-4-
当看到一篇心灵鸡汤明显与科学违背,与实际情况相背离时,会有人站出来反对,有理有据,直戳根本,这是一个好的现象,也正是这样的反对才能逼迫写此类文章的作者多点反思,不敢造次。
但是有一种反对心灵鸡汤的人就有点可笑了,就是那些把无知当个性的跟风少年,把喷人当作乐趣的键盘侠,俗称网络喷子。
鸡汤文里说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出去了一趟的你除了钱包变瘪,朋友圈多了几张图片觉得毫无用处,大骂都是鸡汤的错;
鸡汤文说要有一场奋不顾身的爱情,轰轰烈烈谈了一场恋爱的你没能走进婚姻的殿堂,大骂鸡汤都是骗人的;
鸡汤文说要随心随性,敢于做自我,敢于打破常规,实践后碰了一鼻子灰的你发誓再也不看鸡汤。
可这真的是鸡汤文的错吗?所有的文章,就算是所谓干货的文章都需要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没有绝对的真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5-
比起心灵鸡汤大家更喜欢“毒鸡汤”,觉得这才是现实。
是金子总会发光,可惜你是个石头。
当你打开课本认真学习后,发现还是电视好看。
……
大家看完都会被那突然的转折逗乐,觉得这才是真理啊。可认识了这所谓真理的你得到了什么?其实不过都是段子手们批量抖机灵的产物而已。
比起“毒鸡汤”,传统心灵鸡汤至少还能给很多处在低谷期的朋友带去希望,帮助他们走下去,不至于过度自怨自艾。
《情绪急救》这本书曾提到,当人处在自卑、低谷时很难保持客观冷静,心灵鸡汤可以帮助他们重拾自信,间接帮着重建理性,尽快走出情绪困境。
走出低谷期的他们可能也会怒斥鸡汤文的不合理性,但帮助他们走出困境的却正是心灵鸡汤。大家都不傻,别把看心灵鸡汤的人看作白痴,都不过是在这个社会挣扎的一缕尘埃,收起你那莫名其妙的高傲吧。
-6-
鸡汤文强调个人主观情绪对事情发展的影响,鼓励读者从自身出发找问题,避免过多的抱怨客观环境带来的影响。出发点是好的,但很多事情真没那么简单。
一部分人说鸡汤之所以招人烦是因为它只“安慰”你受伤的心灵,却不提供解决方法。只给了我们一锅鸡汤,却不给我们一个勺子。看完之后虽然热血沸腾,但是第二天该怎么样还怎么样,没有任何建设性意见。
诚然,很多鸡汤熬得实在欠火候,纯粹的为了引起共鸣或者煽动情绪。在这个人人追求捷径,想要干货的年代,鸡汤文被排挤也在情理之中。
可是方法论真的那么好吗?你收藏了那么多的干货真的过好了这一生吗?打败你的不是鸡汤文的无用,是你根本没有实践罢了。
不信,看看你收藏的干货文章,认真看过的有1/10吗?
-7-
还有一类心灵鸡汤确实害人不浅,实属心灵砒霜,如同一颗罂粟,看着美丽实则害人不浅。
最典型的就是《欢乐颂》里失恋后的邱莹莹看的所谓成功学,毫无逻辑,漏洞百出,除了确实让那一刻的邱莹莹充满斗志外,只剩下对现实的扭曲认知,其毒性堪比砒霜。
鸡汤虽好,可别贪杯。不加分辨的喝下所有鸡汤文,只会让人变得无知和愚蠢。
我们终究要看清现实,不能单纯的依赖主观情绪而忽略客观环境的影响。我们需要真正的“心灵鸡汤”,而不是断章取义、甚至扭曲事实的“毒鸡汤”,更别指望喝一碗“鸡汤”就可以摆脱当前的困境。
人贵在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凡事有利有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我们看到一篇文章的时候不妨追问一句“为什么”?别小看这简单的质疑,正是这简单的一句“为什么”就会让不少“毒鸡汤”无处遁形。
鸡汤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一些人把鸡汤错当成了米饭,吃着吃着发现吃不饱,就开始破口大骂。
写鸡汤文不丢人,读鸡汤文也不丢人,只要确实对你有帮助就去写,去读吧,只是别忘了带上一双慧眼,别忘了多问一句“为什么”,更别指望一篇鸡汤就能走上人生巅峰。
最后熬句鸡汤送给你:努力不一定可以获得成功,但至少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这碗鸡汤酿酒先干为敬了, 晚安~
Ps:
知乎截图某网友吐槽鸡汤文的理由,大家一起讨论讨论你是如何看待的呢?
文:用时间酿酒
简书河南省专题主编,在校统计男一枚,写点身边的人和事,分享点有限的经验,愿你我都可以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文章对您有帮助,关注一下点个赞❤再走吧。
网友评论
是不是鸡汤,做一做就知道咯。
如果说喜爱甚至痴迷心灵鸡汤就是一种人生迷茫者的自我开脱的话,那么天天扯着嗓子说反鸡汤负能量段子的人不过是拥有着更加脆弱并自以为是的莫名优越感罢了。
其实真正可悲之处在负能量毒鸡汤的支持者不过就是在经历过迷茫与一些与自己想象不符后对现实彻底失去信心的那群曾经执着沉迷于鸡汤正能量的人 ,他们对现实极度失望却又无法改变,对于这种现状,他们戏谑着努力就是喝了鸡汤的鸡血,高呼着认清现实,“生活不仅有现在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并嘲笑那些努力的人,“他好像一条狗诶,喝了鸡汤的狗诶”。嗯,对,过来人就是该这样告诉后来人的人生经验嘛。
没错,当所有的鸡汤都被倒掉成为下水的时候,我们的碗里也只剩下了几根鸡骨头,上面写着两个字---犬儒
其实这句话不无道理,但是现在想想
也不能这么片面,虽然现在工作时怀念大学生活
但是那时候认识的人,那时候攒下的钱
都为我一个人在上海实习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啊!!
我室友则是流水的小伙伴,铁打的她,都是一种难得的经历吧
ps:没看到最后,我以为是个妹子写的
以前这名词没火前,有多少人在意这个?这只是潮流罢,火熄了,继而诞生新的受追捧的名词,然后引来更多的讨论。真心没必要
哲学有时候很矛盾,坏的东西遮掩掉坏的那一面,说了其可怜的一面,可能会误导大部分人;好的东西只讲其不足,也会让人曲解成坏的东西。
碰到能对自己人生起引导作用的,请谨慎待之。
举个例子,某鸡汤文中长者告诫年轻人要对侮辱冷处理,说批评和侮辱没什么两样,“你看,大衣上刚溅上的泥巴,如果当时擦一定会很糟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等到泥干了再处理”。这类鸡汤看似有理,可是若将比喻对象中的泥点换成油漆,大衣换成玻璃,就会得出相反的鸡汤(忘记在哪看的了)。
另外还有很多时候,鸡汤文之间互相打架,让人无所适从。今天咪蒙告诉你“职场不相信眼泪,实习生要哭回家哭”,明天就会有人告诉你“别把实习生的客气当福气”。
但是,对于那些由像你这样的作者用真心诚意熬出的鸡汤,我感激且欢喜。人生在世,总会遇到挫折和黑暗,从那些暖心的文字中汲取的力量和温暖,让我觉得这个世界虽没那么好,可也没那么糟。
以后的日子,我会一如既往地去喝各种暖胃得鸡汤,甚至某天,也许也会去试着写一些鸡汤文,给黑暗中的他人一些微弱的光。
鸡汤文没有错,关键是自己要努力成为更好的人,不然读再多鸡汤也没用。
即所谓的“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想任性。”
当然了,也不排除一些写“毒鸡汤”的笔者哗众取宠的可能性,但就我个人而言,传统鸡汤能舒缓情绪,而“毒鸡汤”则能更好的使我认清现实,从而做出更适合自己的判断。
“存在即合理”,因此我认为,不论是传统鸡汤还是“毒鸡汤”都有其可取之处。
仅个人看法,非故意找茬,见谅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