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如是我闻
自私是贪嗔痴的根源

自私是贪嗔痴的根源

作者: 月流瓦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16:22 被阅读0次

下面是书中精彩语句摘录:

“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

披毛从此得 作圣也由他”  业由心造 业由心转 相随心转 命自我立

“行藏虚实自家知 祸福因由更问谁 善恶到头终有报 只争来早与来迟”《正法念处经》

宋代隐士陈博(希夷)的《心相篇》说:“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发,观行而祸福可知。”

《心地与命运之歌》:

  心好命又好  富贵直到老 

 命好心不好  福变为祸兆 

 心好命不好  祸转为福报 

 心命俱不好  遭殃且贫夭  

心可挽乎命  最要存仁道  

命实造于心  吉凶惟人召 

 信命不修心  阴阳恐虚矫 

 修心一听命  天地自相保

不为自己求安乐 但愿众生得离苦

佛陀的四宏誓愿是:

众生无边誓愿度

1、第一句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虽然众生的数量无量无边,多到无法计算,但是我发誓全部都要度脱他们离苦得乐,出离生死的苦海;

2、第二句是烦恼无尽誓愿断。我虽然有无量无边的烦恼,但是我发誓统统都要断除干净,恢复清净的本体;

3、第三句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虽然度脱众生的方法多到无量无边,但是我发誓每一个方法都要学习;

4、第四句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虽然最高的佛果很难获得,成佛的道路很长远,但是我发誓一定要成佛。

观音菩萨像前对联:

居心作恶,谁替你救苦救难?

回头向善,何须我大慈大悲!

自私是贪嗔痴的根源

从利己出发的利人,种的不是善因

印光大师说:自未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是则唯欲利人者,正成就其自利,而唯自利者,乃适所以自害也。

爱语摄,和颜悦色能使人悦而受之

净化身心 利益众生

心不随境 心能转境

富贵荣华 转眼成空

任运逍遥 安祥自适

断烦恼 证菩提 不求名闻利养

感想:

观《心地与命运》(网上可搜)突被一语棒喝:自私是贪嗔痴的根源。是啊,怕自己的付出没收获温暖,气自己的安静被人打扰,憾自己所耘并非自己所需……眼里心里总是自己,别人所为稍不如意 耿耿于怀 大发脾气 不可理喻,自私是一叶障目的那座山把我的世界同外界广阔天空的通途堵死了。凡事都求“我”的回报,出发点 关照点错了,注意力集中的点不对,格局太小,如同鸟巢应该垒在树上,不是头发丝上。看轻自己 看清别人,看见格局,把自己障目的叶片拿掉,客观看待周围的人周围的事。

相关文章

  • 自私是贪嗔痴的根源

    下面是书中精彩语句摘录: “三点如星相,横钩似月斜 披毛从此得 作圣也由他” 业由心造 业由心转 相随心转 命自我...

  • 中国股市散户的断舍离,要去掉贪念、舍去嗔怒、放弃愚执

    佛教认为贪、嗔、痴”为“三毒”,此三毒是恶之根源,会给生命带来痛苦和灾难。 散户也常常会身中贪、嗔、痴”,不仅破财...

  • 贪嗔痴

    贪嗔痴 贪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

  • 【乱想乱写】欲望与需求是互联网流量的本源

    贪嗔痴,佛教也叫三毒:贪是顺境的贪爱,不满足;嗔是逆境的嗔恨,不理智;痴是事理不明,善恶不分的执拗。 贪嗔痴是杏仁...

  • 警惕人性贪嗔痴

    佛教说人的本性是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迷恋。 人的天性里有那些需要警惕?贪,嗔,痴。 贪是错误的期待,想...

  • 每日语录175/200-放手

    今天《答案之书》的词句是“放手”。词义无须解释。 佛家有三毒:贪、嗔、痴,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贪让人永不满足,嗔让人...

  •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脱

    贪嗔痴 贪嗔痴出处于佛教,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

  • 贪嗔痴

    世间万物皆有贪嗔痴,世间烦恼皆起于贪嗔痴。 贪嗔痴,源于佛教。 贪,指对顺的境界起贪心,非...

  • 熄灭贪、嗔、痴---戒 定 慧

    贪嗔痴什么意思?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此三毒残害身心,使人沉沦于生死轮回,为恶之根源,故又称三不善根。...

  • 随笔 - 贪嗔痴

    贪嗔痴 常听到 贪嗔痴一直也没搞明白什么是贪嗔痴今天来谈谈对这几个字的理解 名词解释(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自私是贪嗔痴的根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pvy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