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煤城人,就该了解熟悉煤矿吧。可不,多年未跟煤业人在业务上打交道,也无缘去矿上看一看。所幸华亭市文联、华亭市作家协会联手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工会举办了“写华亭”系列“走笔企业、相约煤城”文艺采风活动,8月23日,我们走进了陈家沟煤矿和砚北煤矿,见证了煤矿企业跨越式的发展变化,了解了煤矿人的工作和生活。
好煤
华亭出好煤,这是我们常常向外人夸口的地方。外地人一说起华亭,都会说那是产煤县。据《华亭县志》记载,“华亭煤炭煤层厚,质量好,属低灰、低硫、高活性、高发热量的长焰煤和不粘煤,不仅是优质的动力煤,还可用作气化和化工煤。境内煤炭储量33.74亿吨,而且地质构造简单,易于开发。”
华亭人因在产煤地而少了冬日的寒冷,多了生活的方便和温暖。华亭人都知道砚峡和华亭煤矿的煤炭最好。我小时候曾随父亲套一辆马拉架子车步行三十多公里去华亭煤矿拉炭回山寨,那一架子车乌黑乌黑的碴炭对山区贫寒人家来说无异于一车闪亮亮的金子,“这一冬拉哈煤炭了,咱和富人家一样了。”父亲边瞅着拉回的一大堆煤炭,总会舒心地笑着说。整整一个寒冬,我家炕上的铁火盆里就会有旺旺的炭火温暖着一家人,父亲熬的罐罐茶酽酽的,我们烤的玉米棒子香香的。拉起风箱,灶膛里的火苗红闪闪的,母亲说用煤炭烧火做饭火力大,水温高,做的饭就是香,果然,母亲做的大头面片是世界上最可口的饭了,一顿黄面糁饭吃得人浑身热乎乎的。
后来我调县上工作后,才了解到煤炭不仅是民用,更主要的是用于工业,大多数被外运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我在县委宣传部当记者,县上提出了走“延伸产业链条煤化工一体发展”的路子,相继引进建成了西华电厂和华明电厂,积极论证煤制气项目。再后来,华亭煤业集团公司在华亭市工业园区建成了煤制甲醇厂,真正实现了煤炭的转化利用,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附加值。
以前煤炭外运主要是卡车,各个矿门口大卡车排成一条龙。如今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有运煤专线和集配站,火车外运运力加大,华亭的煤炭远嫁异国他乡了。
矿井
二十多年前,我多次随县上领导去华亭煤矿采访,坐着缆绳拉运的人车也下过井,参观过华亭煤矿液压支架综釆工作面,机釆代替了人工炮采,皮带运输代替了斗车运输,那是一次大的技术革命,工人的劳动强度已大大减少了。
如今走进砚北煤矿南风井的生产调度智能化指挥中心大楼,我被眼前大屏幕上的图像和教据惊讶了。四个功能区的一排排电脑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各司其职,井上井下的各种场面历历在目,包括巷道里不同位置的人数和活动情况,各种数据参数尽现屏幕,包括甲烷含量、 瓦斯数据 等等。还有无人值守区,井下少数工人只负责巡检。地压监测系统更是先进科学,能有效监测预警井下顶板压力变化情况 。据介绍,砚北煤矿智能化监测系统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投资达1.7亿元。陈家沟煤矿也建成了信息化指挥调度系统。智能化生产管理监测调度系统的运用,实现了机械化向自动化的转型,使井下工人数量大大减少,劳动强度减小,生产效率得到提升,砚北煤矿年产原煤达到480万吨,陈家沟煤矿由投产初期的年产45万吨提高到现在的150万吨。
通过花园式矿井的走道,站在陈家沟煤矿的人车等侯洞口,我看到了深邃的斜巷道,粗壮的缆绳和铺设的铁轨,据介绍运料的叫矿车,拉人的叫人车,有职工在绞车房操作室的电脑上操作监控,上车行车有严密的监督对接程序。砚北煤矿采用斜井卡轨式人车及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我们通过监控录像看到了工人坐着小型缆车上下井。
在矿区,“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意识已深深渗透到职工的血液里。这不,各个矿都紧绷安全这根弦,陈家沟煤矿综采一队队长何德生说,煤矿安全大于天,所以他们全方位加大对职工的安全培训,健全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创造了3300天以上无安全事故的佳绩。
以前人们形容华亭的煤尘污染时说,连华亭飞出的麻雀都是黑的呢。现在走进煤矿,干净整洁美丽的矿区花团锦簇,投巨资建成的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先通过刮泥机搅拌分离出泥煤,经压泥机打成煤饼运走,其余水进入污水处理机 ,加入活性碳 和 石英砂, 分解处理成清水,二次用于洗衣、洗车、澡堂用水,并供应于市政洒水车。还有运煤车辆加盖蓬布已成硬性要求。绿色环保已成为各个煤矿发展的新理念。
建设安全矿山、绿色矿山、智能矿山、效益矿山,已成为华煤人铿锵的誓言和不懈的追求。一天看了两个煤矿,令人目不暇接,感慨良多,是啊,今日现代化的矿井已完全颠覆了我二十多年前对煤矿的印象。
矿工
看过一个资料和图片:瘦骨嶙峋的矿工肩膀勒着绳索,脖项挂一盏油灯,在幽深黑暗的巷道坡上拉一筐煤,汗水混合着泪水,抽搐的脸色与痛苦的表情述说着旧社会矿工的苦难生活。所幸旧日矿工那种境况已一去不复返了。在华亭煤业集团公司所属的陈家沟煤矿和砚北煤矿,我看到了现代矿工工作和生活的点点滴滴。
在砚北矿洗衣房衣柜处,我偶遇一位刚升井的矿工,他在衣柜前换衣服,藏蓝色的工服并不太脏,只是他脸上依然有些许黑煤染污的痕迹,戴着天蓝色的头盔,人倒挺精神。洗衣房有几台大型洗衣机和烘干机,还有几位女工正在熨烫缝补工人的工服。在陈家沟煤矿副井绞车房操作室,我看到了有三位女工在电脑前操作控制人车,她们穿着整洁的藏蓝色工装,精神饱满,聚精会神。还有,砚北煤矿信息指挥调度中心的工作人员,穿着整齐的工装,分明是懂信息技术、会监管的年轻有为的新型矿工啊!机械化采煤运煤技术的运用和智能化的监测管理,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安全系数增大了。每个矿都有专门的充电室,高档柜子每人一方框,标有姓名工号等,与以前的挂在铁架上大有不同啊。在陈家沟煤矿职工食堂,我看到二楼的南边是饭厅,北边连着的是书屋和棋牌宝,几个穿着干净的工人正在用餐,吃着可口的饭菜,又说又笑。
党员是矿井的先锋队和排头兵。作为掘进一线党支部书记的何德生如是说。他们推行的“五优四包三践诺”活动,极大地凝聚起了党员的战斗力。他为我们播放了工人在井下作业的视频,“这是我们在地层深处,机器与煤层对话,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场景。”我感动于他们对工作的自豪和干劲,觉得他们才是充满激情的诗人,才是为人类采集光和热的普罗米修斯。
在砚北煤矿采掘二队的办公室,我看到几个职工正在几张考核奖罚表上签名,细看是队上实行的量化打分考评,奖罚分明,队上还有各种管理制度和安全措施。
书香
在华亭人的印象中,华煤人就是钱多,艺文嘛却一般般。事实却不是这样的。在我接触的音乐书法类爱好者中有不少是华煤人,当年我去外面练二胡,时不时会碰上华煤退休职工在练萨克斯、小提琴、笛子、二胡或板胡,在华亭关山乐坊中大部分是华煤人。最近我报名参加市文化馆举办的暑期成人书法公益培训班,大部分是华煤职工或家属。华煤人研习书法小有名气者公。在陈家沟煤矿职工活动中心的书架上,我看到了琳琅满目的书籍供职工阅读,一位退休职工崔明学 正在书案前挥毫泼墨,他已是中国煤炭书协理事、甘肃省书协会员 。砚北煤矿的职工阅览室更是书籍满目,文学杂志成摞,书画作品满墙。在如此书香墨香中浸润中的华煤职工不再是文化的贫瘠者。
在我认识的文朋诗友中有不少华煤人,已退休的车俊诗写得好,多有发表,已出版了数本个人诗集,新结识的王庆素已出版了长篇小说《大巷铁流》,还有陈光泰、李书义、郝小燕等一大帮摄影爱好者的作品屡屡获奖,不少文学爱好者侵润在书香中,用手中的笔歌吟矿山。黑的煤与书墨之香将聚合出怎样的力量,这是华煤人最为了不起的地方。
2023年8月2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