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思想是如何理解复杂且抽象的概念的?
为什么有人讲事论理生动形象,有人却前言不搭后语似一团浆糊?
在《思想本质》前三章讨论了动词的结构,词义的灵活性和人类认知的时空因果观念之后,作者史蒂芬·平克在第四章“隐喻之隐喻”中介绍了人们如何通过隐喻这一普遍又奇妙的工具来解释和理解抽象概念。
什么是隐喻?简而言之,就是隐蔽性更强的比喻。如“祖国啊,我的母亲”,将“国家”比作“母亲”,但隐去了比喻词。再如我们把自己掌握的第一门语言称作“母语”,其隐蔽性就更强了,这里包含一种“母亲是一切关系的起点”之含义。
隐喻并非是由明喻变化而成,因此多数时候会隐藏地非常深,以至于很多使用者根本没注意到那是隐喻,也不必注意到。可以说,一切背后有“隐藏信息”的词句都是隐喻,我们常见的追溯词源,通过历史考据来寻找一些表达之“本义”的方式,都是在解释隐喻。许多隐喻影响着我们对一类事物性质的看法,如有人将“辩论视作战争”,因此避免任何形式的争吵和大声对话;另一些人将“辩论视作玩球类游戏”,虽然看似对抗,却认为这是一种娱乐活动。
两派隐喻观点
解释隐喻在现实中是否可能且必要呢?作者给出了两派的观点。其中一派认为没有什么隐喻,也不存在什么“背后的信息”。词句创立之处或许是有隐喻之意的,但随着时间的推演,原意被遗忘,社会潮流又影响语言习惯,最后在学习中人们只掌握“表意”,而不会管什么“深意”。所有隐喻都已经死掉,都是“死喻”。作者将这一类观点称为“隐喻的煞风景论”,表示其丝毫不重视意蕴和发散联想。这也是我们对大多数词句的感觉,只记住了学到的一个意思,而不会管什么词源、典故、寓意之类的。成语是最明显的死喻现象,我们使用“五花八门”这样的词,但大多数人不知道是哪五花,哪八门。
作者并不同意这一派的观点。尽管语言中有很多死喻,但也有很多一直被深入了解的语词。最重要的是,有一类隐喻,它们不像“五花八门”这样的词一样只是一个孤立的词,而是会影响人们对一整个领域的思维方式。如我们在将机构形容成“机器”的时候,会把成员描述为“螺丝钉”,会将娱乐活动戏称为“润滑剂”,也将短时间加班视作“加大马力”,又把无意外发生看成“正常运转”。这类在多个语言场景中,全面且深刻地影响人们语言和思维的隐喻,被作者成为“概念隐喻”,或是“隐喻之隐喻”,是本章讨论的重点。
另一派则如同作者一样,强调隐喻对人类思想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想象,日常生活中最频繁接触,最熟悉事情总是有限的。但通过这些有限事件的类比,人们就可能不断深化认识新事物,应对新情况。比较极端的学者,如《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作者莱考夫就认为“思想就是对隐喻的把握”,声称隐喻就是人们形成抽象认识,进行思考的唯一工具。这种工具好比认知和语言领域的“救世主”,平克便将这种观点称为“隐喻的弥赛亚论”。
“隐喻之隐喻”在众多方面影响着我们,甚至可以说,构成我们认知的基石。首先,在最为基础的物质、空间、时间和因果认知方面,认知过程并非是直接反映世界的过程,而是依照人类习惯的模型来类比式地进行理解。如“上下五千年”这样的描述,就是用空间来隐喻时间。其次,生活中最常见的事情,如冲突、植物、疾病等现象也是人们创造隐喻的主要喻体。除此之外,“隐喻之隐喻”还起到前文所说的“框架”的作用,这表示隐喻本身就充满诱导和倾向性。相同的事件、不同的隐喻,常常会影响人们决定。如在“电车难题”中,选择“杀死一人”会让人心中犹豫,而选择“拯救五人”便让人容易决定,虽然这只是同一决定的不同表述。
隐喻之隐喻,或者说,概念隐喻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思维,但作者却认为,它们并不能完全决定思维的全部。这与莱考夫的观点大相径庭。平克认为,如果隐喻能决定我们的思维,完全左右人们的思考方式,那么真理就不复存在,整个人类认知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式的混沌中,没有对错可言,一切知识都只是不同隐喻你争我夺的战场。
这种极端的相对主义大多不能一以贯之。只要看看周围知识的发展,人类的选择,就能知道人们并非在诸多隐喻中随意选择,有些隐喻显然比其他隐喻更有说服力。就算是最极端的相对主义者,出国也会坐基于物理学隐喻的飞机而非基于魔法隐喻的魔毯,在与反对者辩论时也会摆事实讲道理而非大打出手,这种选择的倾向性就是对极端相对主义最直接的驳斥。
人类不会仅凭自己熟悉的事情及其类比来理解世界。前文提到的“死喻”就是最好的反例。许多概念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丧失了自己的隐喻之意,仅保留了表面意思。普通人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和死记硬背才能记住这些“死喻”,而非通过自身的生活和类比来理解所有的人类知识。
最重要的是,如果要“真正”理解一个隐喻,人们需要一种超出生活经验的介质。一个比喻句可以宣称两物体相似,但要正确理解它们究竟是哪里相似,就不是比喻和隐喻本身能解释的了。错误的理解则会招致笑话,如“如果整个世界都是一个舞台,那观众该往哪里坐呢?”当我们把世界比作舞台时,重点在于强调人人都有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观众坐在哪里压根不需要考虑。可见,本体和喻体之间其实有一种更加基本的“货币”来标识两者相同的本质,一种抽象概念。而这种抽象概念才是隐喻成立的关键。作者强调,这种抽象概念就是人们超越本体喻体的具体形象,走向真理的最重要保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