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三)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三)

作者: 兜易 | 来源:发表于2022-08-09 17:44 被阅读0次

报纸流行嬉笑怒骂,挖苦嘲讽的文风,写新闻和写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样。廖仲恺是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经常到都督府和胡汉民商议财政问题,至深夜才出,记者便挖苦道:“有新官儿仰卧籐兜,口喃喃犹呓经济术语。”胡汉民大怒,斥责这些报纸“专好反对民国军政府而已”。他在给同志的一封信中,愤怒地说:“至于报纸,则以能与政府反对为雄。报律未施,警察无力,无法禁止。掩美扬失,其真相未易明。弟以在位之故,不屑与辩。”
胡汉民离任后,陈烔明代理广东都督。
1912年1月10日,广州的报纸刊登了燕塘新军即将解散的消息,这是一条假新闻。陈烔明以“事关军政,不容捏造事实,扰乱军心”为由,扣留了两名发布假消息的记者。虽然旋即释放,但广州报界公会不肯善罢甘休,17家报馆连署,发表《告同胞书》,尖刻地说:“今日之广东军政府,为广东三千万同胞之军政府,敝同业任监督之责,只知竭力维持,无论何人有违共和政体不规则之行为,必起而纠正之。”面对舆论的激烈批评,陈炯明唯有派警察厅长陈景升到报界公会,听取意见和解释政府立场,取得了报界的谅解,事件最后“和平了结”。(待续)

相关文章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三)

    报纸流行嬉笑怒骂,挖苦嘲讽的文风,写新闻和写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样。廖仲恺是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经常到都督...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一)

    革命党振臂疾呼:帝制已死,民权当立!但大家对民权不是很了解。 最初的理解,就是剪掉作为异族臣民象征的辫子。 胡汉民...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四)

    最令广州人痛恨的,是那些打着革命旗号,在广州为非作歹的所谓“民军”。民军队伍混入了大批市井无赖、地痞流氓、绿林土匪...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五)

    广州商民为了自保,用杉木在所有大街架起街闸,天一黑就关上闸门,断绝行人。夜里街上没有一盏路灯,漆黑如墨,死寂无声,...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六)

    对小民来说,无论皇帝坐龙床,还是民国大开张,日子总要过的。广州兵不血刃,和平过渡到民国,是万民之幸。既然不打仗,那...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二)

    剪短发、穿西装和结社团,似乎是三胞胎。经过清末十年新政的启蒙,人们对结社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很多人对结社的目的并不...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九)

    每天早上,阳光总是先照亮越秀山顶,然后向城里延展,把黑夜的阴影驱散。都城隍庙外一百多档医卜星相,依时开档了,求神问...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七)

    城里的叫卖声,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广州人习惯把商品集散地称作“栏 口”,货运主要依赖水路,栏口也大部份设在珠江边。竹...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八)

    每天清晨,天网蒙蒙亮,珠江上还是黑沉沉,各个栏口已灯火通明,落栏买货的零售商、食肆采购商、早早云集码头,栏口卖手站...

  • 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十一)

    每年的观音诞生日、观音成道日、观音出家日,越秀山观音殿、聚龙大街水月宫、西关蓬莱桥水月观音殿、十一甫大巷观音庙的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十字路口之生活开始改变(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dnw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