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流行嬉笑怒骂,挖苦嘲讽的文风,写新闻和写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一样。廖仲恺是军政府财政部副部长,经常到都督府和胡汉民商议财政问题,至深夜才出,记者便挖苦道:“有新官儿仰卧籐兜,口喃喃犹呓经济术语。”胡汉民大怒,斥责这些报纸“专好反对民国军政府而已”。他在给同志的一封信中,愤怒地说:“至于报纸,则以能与政府反对为雄。报律未施,警察无力,无法禁止。掩美扬失,其真相未易明。弟以在位之故,不屑与辩。”
胡汉民离任后,陈烔明代理广东都督。
1912年1月10日,广州的报纸刊登了燕塘新军即将解散的消息,这是一条假新闻。陈烔明以“事关军政,不容捏造事实,扰乱军心”为由,扣留了两名发布假消息的记者。虽然旋即释放,但广州报界公会不肯善罢甘休,17家报馆连署,发表《告同胞书》,尖刻地说:“今日之广东军政府,为广东三千万同胞之军政府,敝同业任监督之责,只知竭力维持,无论何人有违共和政体不规则之行为,必起而纠正之。”面对舆论的激烈批评,陈炯明唯有派警察厅长陈景升到报界公会,听取意见和解释政府立场,取得了报界的谅解,事件最后“和平了结”。(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