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自《诗经》以来,托物寓意的篇章特别多,而这首是唐初最早的咏蝉诗。
作为唐朝“咏蝉三绝”,骆宾王的“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写患难;李商隐的“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写牢骚;而虞世南的“居高声自远,端不藉秋风”则写作者自己。
作为负责国家藏书的官员,虞世南能文辞、善书法,唐太宗多次对其德行与文词大加称赏。
全诗以“垂緌”入手。“緌”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而“垂緌”则暗示了作者的高官身份。
次句“流响出疏桐”写蝉声。梧桐是高树,“疏”见树之挺拔与末句“秋风”相应,“流响”指蝉声长鸣悦耳动听,“出”字则是指蝉声的响度与力度。
古人认为蝉栖高树、饮清露,所以这两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鸣声,但通过生动的描写,读者很容易感受到作者的隽朗逸韵。
由于前两句作者将“贵”与“清”的形象进行了高度统一,所以到了三、四两句字字有根。“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自、非两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了作者的高度自信与雍容不迫的风度。
因此清朝沈德潜在评价此诗时说“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而这样的品格一直是儒家士大夫追求的。
传统中国的“士”起始于春秋战国,终止于清朝。虽然其性质和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士”对自我的要求却从来没变过。
把《论语》中关于君子的行为规范整理一下,不过是:追求仁义、讲究中庸、言出必行、举止温良、肩负道义、勇于担当、懂得自我反省,强调的都是个人的人格美。
因此,当虞世南以品行做到“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时,曾国藩对自己评价的则是:论考据、词章的学问,他不如古人,论对中国的总体认知,古人不如他。
以曾国藩为代表的“同治中兴”发生在十九世纪的六七十年代,通过他与张之洞为首官员的努力,使中国经济和军事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发展与恢复。
和一般理解不同的是,在性格上曾国藩并不是一个温文尔雅的书生,而是一个具有典型“巴蛮”气质的人,也就是一直撞南墙,直到撞破为止。而这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气质,却是曾国藩能成功组建湘军,平定太平天国、发起洋务运动的关键。
若论当代影响力,曾国藩排第二,没人能排第一。
11月26日是曾国藩的诞辰,他或许是传统意义上最后一批儒家,而“同治中兴”的失败也是中国士大夫依照传统理念做的最后一次努力。
随后便不见儒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