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柴]里的画风和音韵

作者: 一个天真的孩子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1:56 被阅读93次

“不见人,幽矣;闻人语,则非寂灭也。景照青苔,冷淡自在。摩诘出入渊明,独《辋川》诸作最近,探索其趣,不拟其词。如“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喧中之幽也;“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幽中之喧也。如此变化,方入三昧法门。”——《唐诗训解》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王维,他精通诗、书、画、音乐,创造了水墨山水画派,对诗的造诣颇高。苏轼评价他:“品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有人评价这首诗是“诗、画、乐的结合”。

上学时,童鞋们都熟知这首诗,简单、明快,朗朗上口。当时,也没觉得有多么惊艳,可后来这么细细品味,还真有些入画的意思。

空山不见人。王维似乎特别喜欢用“空山”这个词,一个“空”字,突出了山的空寂清冷,颇有禅意。“不见人”将山的空阔虚无更具体形象化。杳无人迹,宛如太古之境。

但闻人语响。“但闻”是一种意境的转移。空山并不是静默死寂的,大自然的潺潺流水,啾啾鸟鸣被淹没在幽深的山里,但并不是没有颜色、没有情调的。只不过是山的静谧,笼罩了一切。你听,现在就传来了一阵清亮的人语声。人语响过,空山又归于万籁俱寂。“空谷传音,愈见空谷之空”。这一嗓子的清亮,更加突现空山的寂静。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由空山人语,到返景深林。有声而色。森林茂盛,遮住了阳光,林下青苔斑斑,更显得山的寂静和幽暗。人走在林间,不见光,曲径深远,阴凉惬意。似乎已经达到了幽静、暗色调的效果

作者笔锋微转,安排一抹落日的斜晖入林来,微光下影影绰绰的树影,映照到青苔上,给树林增加了一点暖色。但是,这种甩着“尾巴”的光,只是昙花一现般,转瞬即逝,留下来了大片的、无边的、漫长的幽暗。

整首诗,语言含蓄,节奏明快,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作者以画入诗,在“冷色的画面(幽暗的深林)里掺入了一点暖色(一抹夕阳的余辉)”。以声反衬寂静,以光反衬幽暗。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使得诗作意新理惬,给人诗情画意之感。

相关文章

  • [鹿柴]里的画风和音韵

    “不见人,幽矣;闻人语,则非寂灭也。景照青苔,冷淡自在。摩诘出入渊明,独《辋川》诸作最近,探索其趣,不拟其词。如“...

  • 育儿笔记

    语文 李白 秋浦歌 王维 鹿柴 数学 小狗天平12345 英语 Dear Zoo 美术 画小猪佩奇风筝

  • 音韵

    音韵,探索,勤勉 这题首先让我想到的当然是优美的歌曲,我喜欢的歌唱家演奏家,,, 说是人的声音和指纹一样,整个世界...

  • 音韵

    暖歌听得微醉 眼微微,上挑嘴 节韵律,轻偏寓 他和她 声醉,意味,人添蕴食味?意味?韵之味。 ❤

  • 《音韵》

    不知 是从什么时候起,我很自然的喜欢上了听音乐,高兴时听,烦恼时也听,听着听着,我很感知的把不同的音乐播放在...

  • 清越轩习字【唐诗三首】

    四月一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今天赏析王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 《鹿柴》赏析

    鹿柴 作者: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

  • 唐诗300首

    鹿柴 咏鹅

  • 雪的散词畅想·01

    雪 千里飞扬的精灵 踏着季节的音韵 ...

  •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问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鹿柴]里的画风和音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aqhz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