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一个刚升初二、明年地理会考的孩子来找我,报名地理辅导课程。
我先让她画了一幅心理绘画,通过画,我看到孩子的烦恼和压力。之前和妈妈的沟通中,我了解到这个孩子周末报的班比较多,周五晚上就要把周末的作业完成,做完差不多11:30-12:00,午夜哦。周六和周日就是一个班接着一个班的上。
我先了解了她的时间安排,又问她哪个是自己想报的?她说,声乐。其他的文化科目都是父母要求上的吗?如果你自己安排,父母没有意见,完全你自己做主,你怎么安排?她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然后一个一个地选,基本上都选了,最后说英语就算了吧,英语听不懂,上了也没有作用。
我问,你这么努力,成绩满意吗?她说不满意,希望再进步10名,在班里达到15名左右才好。我接着问:如果考不上高中,你会怎么样?你的父母会怎么样?她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说,怎么会考不上呢?我这么努力。我说,如果考不上,我们假设一下,想一想。她说,那能怎么样呢?我也没有办法。是啊,你没有办法,你会怎么办?她说,去打工,要不去妈妈店里干活。我问:那父母会怎么样呢?怎么对待你?她说,他们会很生气吧。我问,你希望父母怎么样呢?她不太明白,说,我没有考上,他们生气,我有什么办法?非常无奈地,又哭起来。
我注意到,这个孩子哭的时候,强装笑颜,她满脸是泪,但是却在笑啊,看着让人更加心疼。
聊到父母有一次打她,因为她没有背地理。后来我问了一个问题,我可以让你的父母改变一些,你最希望他们改变什么?我以为她会说,让他们少点暴力,多点宽容,不要再打她。但是,她说,他们挺好的,不用改。我很奇怪,直接问,他们打你,对吗?下次如果还有类似情况,你希望他们怎么做?她说,我做错了事,不打还能怎么样呢?他们是为我好,打是亲,骂是爱。
我想说,不打不骂的家长也有很多啊,可是,我什么也没有说。转向和她讨论学习方法,让父母高兴和开心的就是成绩提上来。掌握了方法,在学习方面给她信心,是当下她最需要的吧。那些压下去的话,对家长说更合适。
和妈妈聊了一个小时,当孩子回家后,妈妈一个人在楼下给我打的电话。
我说,孩子的状态只能说“还行”,算不上“不错”,根本不能用“好”来评价。还行是因为孩子还在努力,没有放弃自己。我们家长目前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保护好孩子的这份努力精神,学会给她加油。就象是汽车,不能光跑路,不停车加油吧。孩子也一样,不能光学习,光消耗能量,而没有补充。至于如何加油,如何给孩子补充能量,因人而异,每个孩子的情况不同,加油的方式也不一样。这个需要父母用心思考,用心陪伴孩子,我们是孩子的监护人,不能让别人伤害孩子,自己也不能啊,会爱多重要啊。
林文采博士提出的心理营养概念广受欢迎,我也很喜欢这个词。我们家长不光要关注孩子的身体,给孩子做好吃的,穿暖和的,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给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长远来看这比身体营养更重要。孩子没有人生目标,没有学习的动力,没有生活的热情,叛逆,顶嘴,逃学,都是因为缺少心理营养。
那么,如何为孩子补充心理营养呢?首先要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正如世上没有一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家长不了解孩子,没有顺从孩子的成长规律,容易做出逼鱼上树的事情,了解才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孩子优势,让孩子喜欢学习,热爱学习,还容易出成绩。
我们要给予孩子的五种心理营养:
第一种,无条件的接纳
我们养育孩子,不是让他们成为我们的实现人生目标的工具,而是让他们长大他们本来的样子。
告诉孩子:
爸爸妈妈爱你,不管你长成什么样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成绩好与不好,爸爸妈妈都爱你,你遇到的问题我们会和你一起度过难关。
第二种,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
告诉孩子:
无论多么忙碌,只要你需要,我都会出现。遇到危险或困难,不要怕,有我呢,我一直在。
第三种,安全感
父母情绪稳定,不会突然大发雷霆,家庭关系和睦,让孩子放心,安心。不牵挂父母,才能专心学习。孩子出现问题或错误,知道父母会无条件地接纳,允许孩子在错误中成长,孩子才能从容地迎接人生中的困境,敢于面对挑战。
第四种,给孩子肯定、赞美和认同
多看孩子做得好、做得对的地方,少挑毛病。樊登老师说,教育最好的时刻,是孩子做对事的时候。家长训练自己发现美的眼睛,多多看孩子的好,给予正面肯定和鼓励,孩子才会越来越好。“爸爸妈妈看到你的努力,真为你开心”。“看到你这么孝顺爷爷奶奶,妈妈心里很感动,有你这个女儿真好,谢谢你,宝贝儿”。
孩子做错的时候,怎么办?学习第一种,无条件地接纳,陪伴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五种,为孩子树立榜样
这种心理营养至关重要,《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有个数据,孩子95%的语言和行为模式来自父母。父母的榜样力量作用巨大,因此,有些不喜欢父母的人,长大后也慢慢变成了他讨厌的样子,就是因为受父母影响太大了。身教胜过言语,父母做好自己,孩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子,我们父母就努力向那个方向去做吧。
希望孩子孝顺自己,你先孝顺老人吧
希望孩子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你先多替同事家人着想
希望孩子遇到问题能冷静处理,你看到孩子成绩下降,不要大发雷霆啊
你是孩子的人生榜样啊。给予孩子充足的心理营养,什么时候都不晚,迟到总比没有更好。从现在开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