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已经第三周了,我渐渐熟悉了学校的工作流程,也开始慢慢适应学校的工作节奏。并开始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研究教学和研究学情上面。
因为我所包靠的班级是六班,值班的主要职责是该班的女生管理,所以我对六班的女生相对比较熟悉。开学伊始,我便了解到我们班的徐敏捷是今年从日照新转入的一名学生,各方面素质都比较优秀,曾经多次在市级和省级的演讲比赛中获得荣誉。但是因为首次住校,离家又远,妈妈不太放心孩子的生活,多次微信与我联系,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状态。作为一名母亲,我非常理解这位家长内心的牵挂,于是就趁着带孩子们去吃饭或者回宿舍的时候,随手拍一些孩子在吃饭或者是在宿舍里洗漱的照片发给家长。时间允许的话我还会让孩子跟家长进行短暂的视频通话,以便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状况,从而让家长内心得以宽慰。
上周我从生活老师那里了解到这个孩子不太会整理床铺,于是我就利用晚上宿舍督察的时间,教孩子如何叠被子,并安排一个内务整理得比较好的同学对她进行一对一帮扶,经过两周多的适应,孩子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生活自理能力明显增强,并且在班级管理方面展现出很强的能力,并担任了班干部职务。对一个刚入校的新生来说,这个孩子的快速适应和调整能力真的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上周三的时候,徐敏捷的妈妈专门找到我,让我给孩子打印一份周末回日照要参加演讲的演讲稿文本,让孩子利用课间的时间把文本背过。可是拿到文本之后,我发现有很多生僻字孩子可能不会读,于是就在电脑上帮孩子搜了一份带拼音的文稿交给孩子。语文老师得知此事后,也利用课间空隙对孩子的朗读进行了一些简单的指导。结果周末的演出大获成功,孩子得到了省级特金奖的荣誉证书。我也在第一时间收到了徐敏捷妈妈发来的喜报和感谢短信。
其实家长感谢的话语对我来说还是有点受之有愧,因为我并没有做太多事情,主要还是孩子本身的素质过硬。不过这也提醒了我,作为老师我们平常的一些简单的小举动,可能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精力,却足以让孩子感受到温暖,让家长感受到宽慰。特别是在我们这样一所寄宿制的学校,老师更应该对这些从小就走出家门到外地求学的孩子,生活上多一些关心和帮助,学习上更要多一些关注和指导。
在父母缺席的日子里,老师就是孩子的临时父母。我们要对孩子多一份爱心、耐心和热心,用心呵护成长,让爱一起同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