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天的中秋节,大概很多人的微信和朋友圈又被各式祝福信息轰炸了一圈。逢年过节,群发祝福问候,是中国式人情往来的特色。
细数这些祝福语,最常见的大概有这四种:
第一种,群发信息。
这种信息花花绿绿一大陀,里面插着各种花朵、月饼、爱心,手势等各种小表情包。这种信息一般没什么亮点,反正意思到了,点开通讯录,一键群发,大家雨露均沾,欧了。
第二种,表情包。
从中老年审美的中秋动图,到漫画风格的可爱动图,一张现成的图省却了千言万语。无须在意文字6不6,也无须复制粘贴,手指滑到表情包里,挑一款,点击,完成。
第三种,朋友圈公告。
发一条状态,末了再加一句“就不一一祝福了……”。这种信息既为自己不群发信息找了一个理由,不得罪人,而且看起来比群发信息更显逼格。贴出一块神似“今日不营业”的公告板,告诉围观群众们,你们这些小碧池,不必等朕的祝福了,朕懒得理你。
第四种,群发语音。
专门录一小段音频,用最的语调,真人演绎中秋祝福。真诚大大的,不过,还是群发的……。
看到这些群发或转发的段子或图片,很多人的一致反应就是,太low,太没诚意了。
但是轮到自己,还是要各种编辑,各种群发。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种社交方式。
时过境迁,节日祝福的传统意义在时代的洪流中被冲淡,渐渐变成维系社交关系的一种手段。
你觉得你收到的是节日问候,实际上你收的是一个暗示:即你在对方社交关系中的位置和分量。
(2)
我们会给什么人发祝福信息?
网友们将必发之人的顺序,按重要程度排列了一下:
1、上司 or 领导。
这个必须绝对是第一位的,不给朋友发,这个也必须发,谁叫人家是你的衣食父母,除非你不想混了。而且发给领导的祝福还不能是那种花花绿绿的一坨文字,或者中老年风的动图,除非你不想混了。具体发什么样的,请参考那位已升职加薪的同事的样本。
2、男神 or 女神。
平日里只能远远观望的男神或女神,加班熬夜没机会没话题,趁着过节要赶紧撩一撩,发发红包,献献殷勤。不发,谁知道你的男神女神会不会在这个节日会不会被别人撬走?这可关系到自己未来的性福啊。
3、重要人脉。
那些重要的人脉关系,在过节时尤其不能马虎。若是不能走动走动,送送礼,那祝福信息一定是要跟上的,甚至还得是量身订制的信息,要表现出十足的诚意。若有回应,一定还得趁机约一下娱乐或一顿便饭。
4、家人、朋友。
这一组排在后面,是因为他们最不需要你的客套。打一个电话,视频聊个天,随便发点什么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发,也不会伤害你们的关系。
5、不太熟的人。
这一组要么负责接收你的群发垃圾信息,要么没有资格接收你的祝福,发不发,取决于这个人与你的远近亲疏,以及对TA的印象好坏。
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节日问候,是最能体现人情流动的一种形式。
而你能接受到祝福信息,一定是别人衡量过的结果。
那些会做人的,平日攒下了口碑,别人的祝福多半不会太敷衍;平日没什么交情的人,一条群发问候已是恩赐。
一条祝福短信,不仅能看出你与对方的关系,你在对方心中的分量,也是对你平时为人处世能力的检验。
你收到什么祝福,你就是什么分量。
(3)
很多人讨厌群发祝福,理由就是套路太滥。
有人说,节日收到群发,感觉就像被屎砸到。
有人说,群发节日祝福给我的均已拉黑。
恭喜你,你在别人心中也许就是一坨屎。
真正重视你的人,才不会这么敷衍你。
我有一位相交多年的好朋友,每次收到她的节日祝福都会让我倍受感动:
有时候是自己写的一首小诗;
有时候是自己的摄影作品做成贺卡的样子;
有时候是自己用软件制作的一张小动图;
有时候是自己剪辑一个搞笑小视频逗你乐呵;
有时候发个小红包,附上祝福的文字;
有时候是收到她寄的明信片和伴手礼;
……
她的用心和真诚,体现在每一份与众不同里。
她从不群发一样的东西,你的就是独一份。
我们这些朋友都被她收买,哪个都对她服服帖帖,有求必应。
她说,因为重视,才不能敷衍啊。
也许,这才是一份节日祝福正确的打开方式。
如果你只收到群发祝福,那么一定是你的人际关系的打开方式不对。
至少,你在别人心中的分量还没那么重要。
(4)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不发、不回祝福信息了。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不喜欢发节日祝福,我是不是很冷血?
其中一个大神回复:你不是冷血,是冷漠。
这种冷漠就是,看不惯形式化的祝福模式,不想违心去与某些人客套,不愿勉强自己去说不真诚的话,于是选择了避免交流。甚至有人还会觉得,没有人值得他去问候祝福。
这种冷漠如果放在看破红尘,看淡人际关系的世外高人身上也倒没什么。
但偏偏有些人根本达不到这样的境界,明明还是小个市民却自视甚高,以不屑来标榜自己审美独特,逼格贼高。
与那些动不动就拉黑群发祝福的人一样,他们既不冷血,也不冷漠,而是情商太低,社交无能。
他们从未认真地经营自己的人际关系,只是看到不合心意的就反对、拉黑。
他们也懒得去打理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太复杂、太操心了。
但事实上,无论在哪个时代,人际交往的规则一直很简单,那就是:
真诚换真诚,套路换套路。
知乎作者karl li 在2015年元旦这天进行了一次实验。
她决定为通讯录里200多位联系人一对一量身定制一条祝福语。
她一边回想与对方的共同回忆,一边编写短信。
从早写到晚,用了一整个白天,终于完成了这些祝福。
收到祝福的联系人全部回复了她。
很多朋友说,这是他们收到过最有诚意的新年祝福。
没有一个人用转发或群发的祝福敷衍她,而是认真给她回复。
甚至有不少朋友还回了她长长的的一大段,主动将她请进自己的生活里。
已经天各一方的朋友,又因为这些祝福语联系在一起。
就算不太熟,大家说的也全是掏心窝的话。
作者被感动的泪流满面。
她说,能换取真诚回应的,唯有真诚。
没有谁喜欢被别人敷衍套路,即便是群发祝福的那些人。
被群发、被套路只能说你的人际火候还未到。
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关系是不需要经营的。
而一种好的人际关系,更是需要持续的投入与经营。
无论你投入的是时间、精力、金钱、义气、真诚、厚道、信用......投入越多,反馈自然就越多。
你很少投入,或者干脆什么也不做,等待你的只是人情淡薄,跟谁也不亲近。
别再怪人客套敷衍,也许只是你用心还不够。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