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持续学习了《非暴力沟通》——感受的根源以及如何提出明确的请求。这两周我共录制玩练7个《区别感受的根源》、《误会》、《回扣》、《区别明确的请求》《姐,少放点盐》、《按时吃早餐》、《有关请求的反馈》。
感受和情绪在很长的时间里,我都是无法辨别的,直到现在通过学习和体验才把二者区分开。首先情绪是由外因引起的、而感受却是由内在产生的心理体验;其次在时间上情绪的表现时间是短暂的、而感受则是由长时间的事实为依据,具有一定稳定性;最后情绪更多的是趋向于应对,大多情况下是处于被动的状态、相比较之下感受却会让人保持冷静,更容易掌握主动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习惯表达情绪,用情绪来做对事对人的判断,话语中就不免会充满指责与评论!“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这可能就是对说话艺术最好的诠释!
感受的根源在“我”不在“他”,是对感受的更深层的剖析。比如我们经常说的“我爱你”或者“我恨你”,这些听起来感觉与“你”有一定的关系,但这里面的“爱”或“恨”都是“属于“我”个人的感受,与“你”没有任何的关系。当我们真正拥抱自己的感受,接纳由这个感受所带来的情绪的时候,我们才会克服负面的情绪带给我们的影响,更理智的看待一些事情,同时也会使自己的内心保持平和。
要提出明确的请求,需要有事实做依据、有自己稳定的感受、还要有自己的需求在里面。请求又不同于命令:请求是以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为前提提出来的,容易让人接纳、相反命令却是忽略了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有“控制对方”的意味易让人产生反抗,就不容易达到好的沟通效果!反观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对家人说“妈妈/爸爸您真好”、对朋友说“你真是太贴心了”、对孩子说“你真棒”,但我们从不会具体的告诉他们“好在哪里”、“贴心在哪里”、“棒在哪里”,对方就会觉得“假”或者是“敷衍”。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我们对待同一事情的感受就有别与对方,没有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感受、需要和请求,对方就可能不会真正的明白我们具体要的是什么,也很难体会我们的感受!所以明确具体的表达我们的需要和请求,在有效沟通中是必不可少的!
这两周我发现表达比以前自然了一些,最初虽然也是做脱稿,到再听的时候就发现有背书的痕迹,现在无论在朗诵还是在玩练的时候都会分析一下要用什么样的情绪,感情去完成!每次的玩练还是需要很多次的反复录制,有的也需要长时间的构思,但这都没关系!因为就连罗振宇老师这样的大家在开始录制60秒时也是反复30多遍,所以这都是学习口才必经的一个过程,我相信坚持刻意的练习一定会更好的!
娟 子
2017.2.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