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的实修功夫
原创:天国的女儿ing刘长志
格物致知的实修功夫
NO.1
《大学》里的八目,格物为第一目,是儒家彻上彻下修身的途径。在文义上求索、在识见上用功,在外圈打转,务外而遗内,皆不是阳明心学修习的根本。修心要在本源上用功,从根部发力由内而外,格物正是在本源上着力的真切下手处(非常精准)。根据实修,我将个人格物致知的功夫和体悟整理如下:
第一步:息思虑,触摸心体,感受气机流行。这一步比较抽象,初学者不太容易清晰感知,用文字也不太容易描述清楚。我的做法是:首先息思虑。个人采用瑜伽腹式呼吸调息法(可以通过打坐、站桩等多种方式获得),采用仰卧、俯卧和坐姿三个姿势进行调息(有时采用其中一种),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感受气体在腔子里的进进出出状态,每个姿势数5个息(一吸一呼为1个息),10分钟左右基本就可以把心静下来,将意识从外界收摄至心内。接下来触摸心体,用心感悟黄庭一窍处的心体,感受它作为一团气一点灵明的存在,感受它生生不息、活泼泼的状态,感受心体被私欲遮蔽或攀附后的情况。气机流行是心体的运作过程,感受时要以具体“物”为载体,忌用逻辑思维推导。以孝亲为例,认真感受孝亲在“身、心、意、知、物”上的输入、感知、停留、传递、输出整个过程。开始时,可以将上述作为独立单元分开体悟,而后串起来,体会流水线整个运作过程,用心感知“身、心、意、知、物”在流水线中的位置,这样基本就明白了心体的运作模式和气机流向。心学是一门用心体悟的学问,这一步做好了,才能更好更准确地领悟到心学的精髓。坚持做,这种体悟会逐渐清晰起来。
NO.2
第二步:内省体察,抽丝剥茧,私欲连根拔。心静下来后,向内观照心体,用心体察私欲的遮蔽和攀附情况。比较明显或较大的好名好利好色私欲,立即除去。坚持一段时间,这些显性的私欲基本会被清扫干净。可在面对人情事变时,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让你心“动”。比如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无名火、烦闷等等,这些属于隐藏于深处的隐形的、潜在的、细微的私欲,要下点功夫,把它们一一找出来连根拔除。对这些不易觉察的私欲,也要找到着力点,着力点就是捕捉让你心体的那个“动”,动就是关注,顺着那个“动”往下追,顺藤摸瓜,直至追索出私欲的根。比如,看见某人就觉得烦,滋生无名火。那么这时候就开始找:为什么觉得烦?滋生无名火的原因是什么?
A:此人和自己不一路,看见就烦。那么你是没有理解“心即理”,不明白世界的真相,是情绪判断下的产物;
B:近期此人发了一笔意外之财,让你眼红心里窝火。属好利私欲作祟;
C:此人工作能力和业绩远不如你,年终表彰排名却在你之前。属好名私欲作祟;
D:此人家境平平长相一般,却找了个漂亮媳妇,羡慕嫉妒恨。认真分析,中间可能夹杂了好名(要面子)、好色(想找个漂亮媳妇),同时还有“嗔恶”的私欲加成......找到了私欲的根,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格物时,要明白,要格心上的物、知上的物、意上的物,明白了气机流行,就能在心体运作的流水线上找到私欲的位置,又快又准连根格除。初期做格物功夫,不太容易,可以分解为慢动作分开来克,坚持一段时间,功夫纯熟了,上面的功夫基本就一起呵成了。
NO.3
稍微延展一下:做了格物的功夫,就知道了致知,致知就是格物。格物致知后意就“诚”了,心就“正”了。比如:一棵树的根往下扎,根扎得越深树就越稳,地面上的枝叶就越繁茂,向上空伸展的范围就越大。致知就是扎根,根扎得越深,知的就越深。根扎到哪里,知就延伸至哪里。知到哪里,私欲的根就被格到哪里,私欲被格的同时,知也被致,所以格物是致知的功夫,致知在格物。大学八目无论正推反推,其实说的是一回事,一条线顺下来的,只是针对不同的体说不同的用。“身心意知物”和修身的八条目是一一对应关系。
NO.4
第三步:事上磨,时时坚持“必有事”,良知存养不间断。事上磨,是存养良知和检验修心结果的重要手段,事上磨也需格物。事上磨,磨掉我们心体中那些先入为主的情绪、有色眼镜的习惯思维、自以为是的主观臆断,磨就是格。比如开车,时刻微调把控方向盘,时刻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保证车不超速、不压线、遵守交规、顺利到达目的地,也就完成了致良知。良知常提起,让良知做老大,就好比开车时把分道线当做良知边线,时刻保持车辆在分道线内行走,良知一直提着,也就是良知一直在线,那么就不会压线。
实修的初期阶段,事上磨的过程中,能感知到心体对整个事件的把控已属不易,来不及细想和深究其中的不妥不当之处,这就需要返回到上步做每天的“省察克治”功夫了。时时事上磨,每天省察克治,坚持一段时间,就能将省察克治的功夫扩充至每天的事上磨,功夫纯熟了,心一“动”,就有感知,就及时正其不正归于正。慢慢地,就可以做到七情发动遏于初,减少悔于后,逐步达到喜怒哀乐未发之中的境界。到了这个阶段,心体的未发之中(苹果手机主界面图标蠢蠢欲动的编辑状态,是看得见的未发之中)、寂然不动(心之本体动亦定静亦定,气自气我自我)和廓然大公(无一丝一毫人欲之私攀附的心之本体,“夜气”袭来神清气朗的状态)三种状态,才能体会的清晰明了。坚持时时“必有事”,无事时省察克治,连根拔私欲,去一分人欲,复一分天理,这是无事时的良知存养。有事忙起来了,循理,顺应忙的那个劲往下走,顺当妥帖,做忙起来的合道而行,这是有事时的良知存养。时时刻刻做良知存养,以应对入世的人情事变。
NO.5
格物实修一段时间,能明显感知到良知充盈的在线状态。如某一天因某件事,突然又会血气上涌、心智离线,遭受“打回原形”的窘迫,感受打脸状态的灼热,那是用事实告诉你心性修养水平不够,没有通过事上磨的“考验”。此刻,应牢记修心正当时,一定要抓住当下修心的最佳时机,往深里挖往痛处寻,省察克治不自欺,习气私欲连根拔,雨过天晴之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