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篮高手上映三天了,今天终于去把这部心心念念的影片看了。
截止4月25日,《灌篮》的豆瓣评分冲到了9分,印象里很久没有出现9分影片了。顺手刷了刷下面的影评,不少人的评价都是抛开了情怀,觉得影片本身就值这个分。我甚至读出了“情怀鄙视”的意味。
而我想说,这份情怀我抛不开,也没什么好遮遮掩掩的。毕竟,它就是我的青春。
说说影片的亮点。
从湘北五虎出场,一笔一画地素描出每一个人开始,那沉睡多年的回忆就浮上来了,看到轮廓我就能无需思考地喊出他的名字,那一刻我才惊觉:这记忆是有多么的深刻。五个人在银幕里朝我走来,我清晰地感觉到每一寸皮肤都在掉鸡皮疙瘩,每一缕发丝都在燃烧!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31003/9cd8665d774d02f4.png)
然后是中间来回穿插的宫城良田的剧情,填补了搁浅20年的空白。这种感觉就像一部等了20年的番终于更新了剧情。整部剧的主干是湘北VS山王的比赛,良田的成长剧情就是缠绕在主干上的藤蔓。有的评论说片子剪得太碎,切来切去看得头疼。而我倒是看得津津有味,丝毫不觉得影片不流畅,可能是我早已习惯了日漫的“回忆模式”。还记得TV版《灌篮》里木暮的那记三分,皮球在空中愣是飞了一集。
最后是我认为的全片最精华的部分——结尾。比赛进入交替领先的24秒倒计时,影片骤变“默剧”,全场屏住呼吸,心跳被影片里的节奏音效牢牢扣紧,由慢至快,如过山车经历的起、慢上、慢上、再慢上——快下!最后时刻,樱木的AJ特写——起跳——出手——停表——球进!所有的期待、情绪在那一刻喷涌。然后最经典的一幕到来:流川枫和樱木的击掌。这岂是热泪盈眶可以形容。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31003/f58987f6a1ec9045.jpg)
不过,关于影片我也有遗憾。倒也说不出不满意的地方,但总觉得哪里还不够。
首先是宫城,面对彩子一脸正经的样子太不习惯了!红脸、摸头、小鹿乱撞哪儿去了?
其次是三井的那一段,故事也太简短了,井上雄彦把最热血沸腾的那一段抹去了,我还期待着球场的火拼呢,结果突然三井就鞠躬了。名场面也得给我们这些“老灌篮迷”来上一两个意思意思吧。
再次,影片去掉了TV版的Q版画风,总让人觉得少了点意思。毕竟,对于TV版《灌篮》的记忆,是断然无法抹去Q版画风的。它对我来说,就是整部剧的点睛之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31003/99776f4079a9963b.jpg)
还有晴子,莫名觉得“路人感”好强,完全没有了当年的女神感。晴子怎能“泯然众人矣”呢?是我眼拙了吗?或者是晴子的镜头太少,我没看仔细?
走出影院的路上,凭着《灌篮》的余韵,我稍微回忆了一下少年时代。
对九零初的我来说,日漫就是童年和青春。假如要和谁聊聊此事,恐怕一个下午也说不完。《七龙珠》、《数码宝贝》、《神奇宝贝》、《足球小将》,《灌篮高手》,《海贼王》……这些名字就像刻在记忆光盘里一样,任凭年岁走远,光阴不再,也丝毫没有模糊。
尤其是我们那个时代的男孩,不光痴迷于日漫本身,就连校园生活中也充斥着日漫元素。踢足球模仿大空翼;课间扔纸团模仿小智“去吧,皮卡丘。”周末带着“战斗陀螺”和小伙伴到玩具店的“迷你赛场”一决高下……
那些中二的少年时期,回想起来,多么令人怀念,多么热血又美好。
回家的路上,小我八岁的老婆不解地说到道:“所以你天天挂在嘴边的《灌篮高手》就是一场篮球赛?还能拍成电影?”
我笑了笑说:“对,这就是《灌篮高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