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除了错的就是对的。”
“这个世界除了男的就是女的。”
“活着就只要有意义的,好什么好开心快乐的。”
“凡事都要讲理,都要按正确的方式去做。”
“一个人必须要理性、智慧。”
“你不懂,不了解。”
“我知道什么是对的、好的。”
“我知道得更多。”
“你不合逻辑、没有道理。”

我们常常听到、也常常会讲一些逻辑而客观的话,喜欢上升到抽象的想法,喜欢冗长的解释,并用名人名言来论证。
无论感性的事情还是理性的事情,不论在工作中还是在感情里,我们都喜欢解释、讲道理,我们堂而皇之地认为人应该讲理。
《亮剑》里田雨要嫁李云龙。田雨对妈妈说:“妈妈,他是个英雄,我喜欢他,崇拜他。”多么一致的表达,但是妈妈在和女儿谈论感情的时候却有了这样的话语:“太抽象了,你懂得什么叫英雄吗?我认为,一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造福人类,使人们走向光明,这才可以称为英雄。比如说,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他偷来了火种,为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女儿,你不要滥用英雄这个概念,现在怎么可能有英雄。阮籍说,时无英雄,竖子成名……”
田母是超理智的,女儿的感情要用阮籍和普罗米修斯来论证。
忽视自我和他人,只有情境,这就是超理智。
理智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过于理智的时候问题就会接踵而至了。
当我们无法去正视自己和他人的感受的时候,就会选择进入大脑,用“脑袋”说话,减少谈话的情感层次,只谈问题的内容、原则,我们会变得过度理性,有很多的道理可以讲和说服,我们以理服人,用数据说话,凡事都要讲出是非对错,但是我们却恰恰在这时候把与对方的情感连接切断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赢了道理,输了感情。
我们全然忘记了,这个世界,非要有个对错吗?关系,非要用是非来衡量吗?感情,有对有错吗?
叔本华常说,与其用道理来说服一个人,不如照顾到他的情感需求来得更有效些。
两个人的沟通也是如此,与其讲一堆道理证明他错了,去说服他,不如一句安慰来得更好。
因为后者照顾到了他人的感受,而那堆道理是没有感受的。
超理智就是这样一种姿态,发生了什么是重要的,自己和他人的感受都是视而不见的。
只有事情本身重要。
因为超理智的人很像一台电脑在运作,只处理信息不处理感受,因此也会被称为电脑型。
你说人应该讲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在明白超理智之前,你需要先回答一个问题:感情重要还是真理重要?
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回答,对于超理智者来说,真理是唯一的,超越一切的,即使伤害感情也要讲理。

超理智有这些特点:
身体雕塑姿态:
僵硬不动地站立挺直,脑袋微微向上仰,两只手臂侧放或交叉抱于胸前。
常有的行为表现:
僵硬而刻板、冷淡、严肃、不近人情、无聊。
常有的感受:
仅显露少许情绪、内心极为敏感、孤单、空虚、害怕失去控制、脆弱、容易感到被拒绝。
内在经历:
*如果我能说服你,你就会支持我。
*我不能坦承我的心,不能随便对人敞开自己,不能轻易表达真实的自己,那会让我感到被拒绝,我懂得很多但没人懂得我的心,我正在感觉自己被远离,体验不到存在感,空虚。
常见的生理影响:
*干燥性疾病,包括黏液、淋巴液以及其他分泌液干燥性疾病。
*癌症、皮肤病、淋巴系统疾病、背痛、单核白血球增多症、心脏科疾病、单核细胞增多。
常见的心理影响:
强迫性的、反社会的、紧张症的。
资源:
*有知识的。超理智的人是博学的,懂的道理特别多,知道的处事原则和标准也很多。
*注意细节的。超理智的人总能注意到别人没有注意到的细节问题,像个侦探一样,无孔不入。
*善于解决问题的。超理智的人能将视角聚焦于问题,能找到相关的方法解决问题。
*逻辑的。超理智者逻辑能力非常强。
意义:
利于解决问题,在事情层面上做出结果;将一切事件合理化;将自尊心埋在智慧的词藻之下。
缺失:
解决了问题,忽视了情感连接,伤害甚至失去了关系。
判定的方法:
*根据沟通三要素,在沟通中处理关系的时候没有注意到双方的感受,只顾着解决问题,就是超理智。
*解决事情而忽视关系中的感受,以解决事情为主体,而不顾是否促进关系,常常就是超理智的表现。
*固执、钻牛角尖、较真等死抱着道理不放的行为,也可能是超理智。

我是汤丽兰,专注0-12岁儿童心理研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师,提供亲子课程,父母课堂,心理咨询,青少年训练营,演讲口才训练,微信:tang-zkyxls
如果在育儿过程中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提问。我会解开你的疑惑,让你育儿不再迷茫。欢迎新老朋友一起聊聊养孩子那些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