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带上脑子去思考
图/来源于网络
最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书名叫《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里面的一些观点和感受都让我欲罢不能,于是我抑制不住地一天内品读完了它。上学时我就对心理学方面很感兴趣,总觉得神秘而又充满了诱惑力,再加上最近几年也经历了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我总是试图在书里寻找着答案,可是有太多的书都只是长篇大论,静下心读还是有很多专业的名词让我不是很懂,打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就是“通俗易懂”和“身临其境”。
罗伯特·戴博徳以故事的方式讲述了心理问题。故事的主人公蛤蟆先生是一个逐渐变得抑郁的人,最终在和心理医生的谈话中一步步地剖析自己,认识到自己产生抑郁情绪的原因,慢慢接纳自己,改变自己,最终和小伙伴们各自踏上了新的征程。
本书心理学的知识都是通过蛤蟆先生和医生的谈话传递出来的,用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没有心理学基础的我也可以清楚明白。书的内容并不多,但每一次谈话对我来说都受益匪浅,也许是因为我和那位蛤蟆先生有许多的共同之处吧。
在此想和大家分享文中令我印象最深的几个观点。
01
人有三种状态:儿童自我状态、成长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
最近几年我总是能够清楚地感觉到自己依旧像个孩子,不管是处事方式,还是自己的一些幼稚的情绪,都让我感觉不像个成年人,我总以为是我思想成熟地比较晚,但当我以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也许就是处于“儿童自我状态”。
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我没有以一种成年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大多数时候我脑海中都是一个儿童的思维,这将导致我不能很理性地看待问题,没有勇气去承担成年人该承担的责任。所以这几年我总是很迷茫,没有坚定的路要走,没有什么人生目标,就像一个迷路了的孩子,对待网络和生活中的各种言论也总是没有自己的态度,很容易就弄丢了自己。
“成长自我状态”就是以一种成年人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已经脱离了“儿童”,逐渐发现了真实的自己,目前我也努力在这个状态中寻找自己。
“父母自我状态”就是总是给人以“父母”教育孩子的感觉,有一种威严感和本身具有的气场,像小时候父母给我们的感觉一样。
02
是我们自己选择了某种情绪,而不是别人“让”我们感受到了某种情绪。
生活中我们总是太容易把某种情绪的产生归咎于外界因素,比如别人的言论,发生的一些事情都会传递给我们一种情绪,但最终能够决定自己情绪的还是自己,是自己选择了它,因为没有人强迫你必须要产生某种情绪。
大张伟曾经说过“人的烦恼源于人际关系”,如果我们选择不去在意,也就没有大多数的烦恼。
03
童年是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童年的经历如此强大,如此鲜活,于是塑造了每个孩子对世界的独特看法。童年期间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心里的世界,无论童年期间你对生活形成了怎样的态度,从此,你的行为和幸福感都会受到影响,往后余生都会如此,除非你决心要改变”。
这是医生和蛤蟆先生说的一段话,也是对抑郁情绪产生原因的一种剖析。
网上流传着一句话——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这句话只对了一半,不幸的童年需要治愈,但不需要加上期限,一生太长了,从此刻开始去改变,每一天都将是是新生。
对于我而言,我清楚地知道我有太多的问题是因为“缺爱”导致的,小时候因为读书离开父母太久,偶尔的陌生感会让我不知所措,弟弟的出生,被分走的爱,从小到大没有一个人真的说过一句爱我,这些都导致“我不配”的思想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曾经我问过自己一个问题“你最讨厌的人是谁”,脑海中只蹦出来一个字—我。也许是真的不太爱自己吧,才会产生这样的思想。
“学会爱自己”的这条路太难走了,童年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只要下定决心,未来就一定可以。
04
独立意味着拥有主权,而不是简单单的可以一个人生活。
长大后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事情需要自己选择,自己解决,真正独立的人是对某件事有责任,有主动权的人,不依赖与某人。
05
要有“我好,你也好”的看人态度。
人一共有4种态度——“我好,你也好”、“我好,你不好”、“我不好,你好”和“我不好,你也不好”。最好的看人态度就是“我好,你也好”。
如果每个人都带着这样的思想对待自己与他人的话,就会学会爱自己和爱别人。
(自己在楼下拍的,月亮很好看奥)这本书没有很枯燥的名词解释,没有令人头疼的长篇大论,是可以反复品析的一本故事书,所有的智慧都融入到了蛤蟆先生和医生的探讨中,很值得一读!
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去了解心理学的知识,并不是为了给别人贴标签或者去评论别人的行为,而是用来理解各种行为的方法,尤其是理解自己的行为,让我们更加透彻地了解自己。
网友评论